为适应财富管理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今年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将触角伸向国际化业务,除积极招募人才团队,亦大规模申请或通过旗下专业子公司申请业务牌照。
外管局资料显示,截止到今年9月28日,共有14家信托机构取得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共77.5亿美元。其中兴业信托、北京信托以及交银信托为今年新获资格的信托公司。
包括中信信托、中融信托、中诚信托等信托机构设立的子公司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第四类证券咨询、第九类资产管理业务牌照。自沪港通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瞄准了投资香港资本市场的机遇。
中诚信托旗下孙公司深圳前海中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业务试点获批。已发行的“睿投”系列及“精选”系列产品,获批换汇额度共计1.45亿美元。其中“睿投”系列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精选”系列主要投资于非标准化产品,包括私募股权基金、未上市股权等。
今年年初,由中信信托全资子公司——中信聚信(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云南聚信海荣股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获准从事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海外贷款业务。至此,中信信托正式成为国内第一家可从事人民币国际投贷业务的信托公司。
不过,对于大多数信托公司来讲,国际化业务虽然是必修的一课,但是由于缺乏投资经验,其展业初期仍以通道性质的被动投资为主。
东部某信托公司分析人士称:“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被动投资和跟投,信托公司对市场风险、项目筛选方面可能不擅长,但可以协助有境外投资需求的客户进行投资结构的设计,规避税务、法律等业务上的瑕疵,慢慢积累经验。”
以QDII业务为例,上述人士称,目前信托公司的目标客户以机构客户为主,还有部分超高净值的个人客户,这一类业务注重差异化和量身订制,对信托公司的人才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也有信托公司依托股东在海外投资的经验,慢慢跟进学习,后者常见于金融机构股东背景的信托公司。”
有信托机构高管近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明年将准备全面进军海外市场,但是展业初期,仍会依托股东大型金融机构在海外投资的经验,以其为带路人,在投资过程中慢慢学习提高。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开展境外理财业务需经过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批,如信托公司资质、从业团队资质、风险管控等多方面。架构境外理财业务成本较高,随着信托公司经验的积累和投入的增多,国际化业务或称为信托公司实现业务突破的新领地,上述信托研究人员表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