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超/制图
最严信托法规出现两大变化68家信托公司松了一口气
证券时报记者 杨卓卿
尚未正式出台的《信托公司条例》一度令68家公司感到压力巨大,但将要发布的正式版本应该可以让这些公司大松一口气。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由银监会代国务院起草的《信托公司条例(代拟稿)》已经敲定,并进行新一轮征求意见中。与数月之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新版《条例》出现两大重要变化——删去信托公司分类经营及监管指标部分。
南方一家中型信托公司研发部人士称,“业内公司普遍认为《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分类标准和监管指标过于严苛,删去这两部分对业内多数公司应该都算好消息。”
删减两大部分
证券时报记者获取的《信托公司条例(代拟稿)》显示,与今年4月份监管部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这次《条例》整体结构未有大的变动,删去信托公司分类经营及监管指标部分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一方面,新版《条例》删减了之前的成长、发展、创新类信托公司以及所具体对应的业务范围,取而代之的是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要求信托公司业务范围,与其风险管控和业务范围相对应,具体授权监管部门另行规定。
回顾今年4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根据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等标准,信托公司将分为成长类、发展类、创新类三类,按分类经营原则开展业务。其中低评级的成长类信托公司将被禁止开展集合信托业务,而评级较高的创新类信托则将获得新的红利。
另一方面,新版《条例》删除了之前规定的杠杆率、集中度等监管指标,取而代之的是要求加强信托公司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方面的监管,具体监管指标由监管部门制定。
在之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净资产与全部融资类单一资金信托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5%”、“净资产与全部融资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2.5%”等细则亦让多家信托公司头痛不已。
北京一家中字头信托公司研发部人士表示,新版《条例》删去的两方面内容恰恰是对信托公司影响较大,也是分歧较大的部分,此次采用了淡化的态度。“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其一,相关创新监管举措尚不成熟,还需要进行论证,不宜马上纳入《条例》;其二,作为国务院层面的法规,不宜就监管举措规定得如此细致。为了方便根据行业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更宜由监管部门具体进行实施。”
不过,上述人士也表示,淡化处理上述两部分不意味着否定相关监管举措,而是可能希望给予更加充分的考虑和论证。“分类经营和分类监管、创新信托公司监管指标势在必行,只是可能相关举措延后或者进一步论证后执行。”
更多监管举措将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条例》在删减一部分细则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内容。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条例》增加的内容包括,设立独立董事、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承担违反审慎经营原则法律责任的要求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举措均有利于促进信托公司审慎经营。
华融信托研究员袁吉伟表示,“此次条例征求意见后,距离颁布时间会更进一步,最快今年末明年初。在信托法短期无法修订完成,《条例》无疑成为新时期信托行业监管新指南,更多监管举措会逐步到来,不论是其他金融子行业还是信托行业都处于监管变革新时期,这有利于促进行业稳健发展,当然也需要信托公司做好更多应对举措,做好与监管部门的互动。”
作者:杨卓卿 (来源:证券时报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