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融资骗贷一事正在港口持续发酵。
据外媒报道,青岛港上周开始专项检查,调查通过重复质押仓储收据获取贸易融资的行为,报道称青岛港现已停止铁矿石、铝和铜的出港。该调查引发了一些银行和贸易界人士的担忧,不过今日青岛港方面否认了停止出港的消息。
6月3日上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收到青岛港方面发来的一份说明。说明中称:“端午假期期间,青岛港5000多名人员仍在工作。5月31日至6月2日,三天里进出港船舶184艘,其中大型矿石船4艘。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2.5万标准箱。全港货物疏运147万吨,其中铁路、公路、转水三路并举完成矿石疏运73.6万吨。目前青岛港生产安全有序,一切正常。”
另外,根据青岛港实时监控画面显示,青岛港目前提货正常。与此同时,有多位贸易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并未收到出港限制的消息。
青岛港的铜和铝的出港是否也在正常运转?青岛港方面称,目前掌握的消息是,包括铜铝在内的大宗货物的运转都一切正常。但对于具体是哪一家贸易商涉事,青岛港方面并未正面回应。另据了解,骗贷检查确实存在,但对青岛港的发货并未产生影响。目前青岛港方面正在进一步调查相关情况。
否认停止矿石出港
青岛港暂停多个金属运输的消息最初是出现在一家关注大宗商品的媒体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英国的Metal Bulletin当地时间6月3日发布的报道称,在青岛拥有铝金属仓库的贸易商表示当局正在对其仓库内的铝金属是否涉嫌重复质押以融资展开调查,货物运输被停止。
紧跟其后的路透社援引不止一位贸易商的说法,称不仅是铝,青岛港同时还停止了铜的运输,原因同样也是正在调查外贸商是否存在重复质押。而3日起中文媒体在提到禁运名单时又加入了铁矿石。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咨询青岛口岸的人士,却并未得到相同的说法。一位李姓贸易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完全没有听说有矿石被禁运的说法,称矿石船仍然可以正常开行。
根据上交所的数据,2013年青岛港吞吐量位列全球第七,年吞吐量达到4.5亿吨,而今年上半年已经突破2.3亿吨。是中国北方第二大港口。市场普遍认为,以上消息一旦属实,该调查将打击本已低迷的矿石市场。调查结束后,一些外资银行可能会停止为中国企业进口大宗商品提供融资。
不过同时,以上消息也遭到了港口贸易商的诸多质疑。“山东地区的贸易商上周并没有反馈相关的信息。”一位长期从事铁矿石贸易的王姓贸易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港口是否中止铝和铜的出港,与铁矿石没有关系。因为融资铁矿必须要落地变人民币,铁矿基本不能做转口。再加上铁矿单价低,诈骗不会有这样的品种。而且青岛港的货代不控货。”
6月3日,青岛港方面否认了停止出港以及不许提货的消息,称港口生产情况正常,5月31日至6月2日,三天里进出港船舶184艘,其中大型矿石船4艘,铜铝出港也在正常运转。
正调查港口融资骗贷
此次调查的重点是重复质押仓储收据获取贸易融资,此种融资方式近年在圈内较为常见,贸易商通过同一批矿石在多家银行获取贷款,即贸易商可以将金属作为质押品来筹集资金,由于同一批货物可以质押给多家银行,从而也加剧了热钱流入中国的问题。
金属进口与融资问题关系密切,由于存在以上潜在的风险,中国银监会在2013年对铜融资进行整顿,近期又专门发文摸底铁矿石贸易融资风险,并要求15个地区银监局上报《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风险监测统计表》和分析报告。
目前国际铁矿石市场正处于“中国需求萎缩”与“矿山供应扩大”的双重夹击中,而一旦青岛港事件查实,外资银行将可能停止为中国企业进口提供融资,将会让本已陷入低迷的中国需求遭受更大打击,进而继续拖累铁矿石价格走低。
在此背景下,青岛港的专项调查一出,便引发了业内人士的进一步担忧,“一旦调查结束,矿石市场前景堪忧。许多西方银行都会停止为中国企业进口矿石提供融资”。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青岛港的专项检查,涉事公司为一家做铝的贸易公司。青岛港方面称:“骗贷的事可能是有,这属于贸易商的事情,如果调查也是集团层面或者司法部门参与,正在了解此事。”
青岛港调查事件也引起了银行方面的担忧,媒体曾引述新加坡一家仓储公司人士的说法称:“各家银行都在担心受波及的程度,急需厘清通过质押仓储收据获取贸易融资的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针对青岛港实际在港矿石数量低于应有矿石数量、铝和铜的缺口分别达8万吨和2万吨的说法,青岛港方面称目前也正在了解相关融资骗贷事宜,并强调并未影响青岛港大宗商品的发货与出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