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办理存款,结果稀里糊涂买了保险理财产品,“银行存单变保险”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不过,4月1日起,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银保新规”开始实施,设立了几道门槛,帮你防“忽悠”。
第一道防线:
短信提醒“是保险不是存款”
57岁的桑先生,去年5月到银行想把自己24000元退休金办定存,“银行工作人员推荐一种5年期的理财产品,当时也不知道是保险,稀里糊涂的签名了。”桑先生说:“其他都是工作人员帮我办理的。接听的回访电话也是按照工作人员事先教我的回答的。”每月退休金只有2000元的桑先生,根本负担不起每年24000元的保费,只能退保损失部分保费。
《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实施以后,银保销售人员不能代替投保人填写保单。而此前很多银保销售人员都会为投保人填好保单,最后由投保人签字。“本人填写”能起到防止销售过程中的“语焉不详”甚至误导。
凡是在银行购买了保险公司产品的市民,保险公司都必须在划扣首期保费24小时内,或未划扣首期保费且在承保24小时内,以保险公司的名义,向投保人的手机发送提示短信。
第二道防线:
被忽悠了15天内可“反悔”
2010年1月,于女士到银行办理存款业务,被工作人员推荐买了“理财产品”,而实际上是一款投资连结保险。“我的钱是准备给孩子出国读书的钱,一两年就得取出来,本想存个定期,但听说收益率能达到5%左右,我也就心动了。”于女士说,2月份合同下来,可直到3月4日她才拿到手,这时已经过了保险10天犹豫期。“也就是说,我想不买都不行了,否则就得损失一部分保费。”
如果在现场没搞得太清,收到了保险公司短信,才知道购买的是保险,钱已进人家腰包,怎么办?
根据新规,“犹豫期”从10天延长到了15天。客户15天之内如果“反悔”的,可以全额退保,这可以有效避免一时冲动或盲目购买的情况发生。
第三道防线:
65岁以上老人买保险须人工核单
郭女士81岁的母亲,2012年2月到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时,听信工作人员的推荐买了2万元收益率比定存高的“理财产品”。回到家,郭女士发现母亲买的其实是保险产品,而且10年才能取出来,“父亲已经90岁了,母亲也81岁了,钱存那么久根本就不现实。”郭女士马上找到保险公司,由于还未过10天的犹豫期,“保费是要回来了,却被收了900元的手续费。”
根据新规,对城乡低收入居民、投保人年龄超过65周岁或期交产品投保人年龄超过60周岁的,向其销售的产品原则上以保单利益确定的普通型产品为主,不得通过系统自动核保现场出单,应由保险公司人工核保,核保中保险公司应对投保产品的适合性、投保信息、签名等情况进行复核。
如黄金占流动资产15%
可持金待涨,不必抄底了
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延续走跌走势,后市或将进一步下跌。专业人士提醒,目前金价位置不高不低,不必抢购。由于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思路不变,黄金熊市路漫漫,少则一两年,多则六七年都有可能。如果金价跌破1200美元/盎司,家藏黄金较少的投资者可买入适量金条长线投资。但对于家庭金条价值占比已达流动资产15%以上的家庭,不必再抄底,持金待涨即可。
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完成
保险上限或为50万元
随着首批民营银行试点方案确定,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显得更加迫切。近日,有接近央行的人士向媒体透露,其实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早已完成,已走完相关程序,在适当的时候,中国会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上诉人士透露,目前存款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强制参保、费率不一、保额存上限。据悉,中国的存款保险对每个银行账户的保险上限初步定为50万元人民币。
开发商重启“垫首付”
购房者是否受惠
开发商重启“垫首付”
购房者是否受惠
继降价促销后,近期外地楼市又刮起一股“垫首付”风。“垫首付”为改善型需求降低了门槛。不过,“垫首付”并未降低成本,或许还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对于购房者而言,“垫首付”本质是在开发商垫付之后再分期还给开发商,因此需要认真推敲合同内容,同时还得根据自身资金情况,判断是否满足开发商提出的要求。而如果自身资金实力有限,则应放弃置业计划。
此外,如果开发商在购房者首付一成之后降价,那么,购房者有可能会承担变相多付首付款的情形,也会错过房价下跌带来的更多实惠。住房买卖合同一旦签定,即表明房企、购房者双方认可以某种价格达成成交,即使是未来价格出现变化也不能反悔,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