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工具,小额信贷在近几年蓬勃发展。然而“当前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正在逐步走入迷途。解决之道就是对中国的小额信贷“正名”,使之“迷途知返”,成为服务低收入人群及微型企业,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发展的有力工具。”《小额信贷在中国——以小额信贷促进社会公平》一书主要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教授,在《小额信贷在中国》系列丛书出版暨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发出呼吁。
从上世纪80年代,国际小额信贷引入我国到本世纪初的2004年,我国仍将扶贫视为小额信贷的主要功能。然而2005年以来,情况逐渐开始发生改变。随着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推进,大量小额贷款公司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商业性小额贷款借政策东风如火如荼,公益性小额信贷不仅没有发展起来,原本纯正的“小额信贷”概念还被扭曲,小额信贷“误入歧途”。
当前的小额信贷有多少真正深入贫困群体,农村金融服务还有多大缺口?为了厘清小额信贷行业当前的问题,并寻求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背后的答案,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研究出版了《小额信贷在中国》系列丛书。该丛书全套共五本,分别为《国际实践中的小额信贷》、《农村信贷配给与小额信贷体系建设》、《以小额信贷促进社会公平》、《艰难前行中的中国公益小额信贷》、《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发展史》。丛书委托潘席龙、焦瑾璞、康晓光、冯利、程恩江、吴国宝、何雪峰等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体现了他们对中国小额信贷领域现状与问题的不同观察和理解,展示了国际成功小额信贷经验为中国提出的借鉴与思考,希望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全面信息、促进行业的理性思考与治理改进。
“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有其积极的效应,也符合当今中国的市场需求。但是,我们必须正本清源,使行业找到跟国际接轨的、在同一种语境中的交流语言和行业标准,才能找到理性的行业政策扶持与监管方法。”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何道峰在会上提到,“否则被无限宽泛化的“小额信贷”概念会鸠占鹊巢,形成政策误导,掩盖了低收入人群的自立扶贫和金融服务需求。”
记者了解到,继《小额信贷在中国》系列丛书出版后,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中国扶贫基金会还将于10月15日举办“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届时将邀请金融监管部门,行业专家对于中国目前的金融扶贫措施进行剖析,探讨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多种金融扶贫模式,展望新时期金融扶贫发展,促进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的完善,进而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