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违规放出来的贷款,超出了贷款户的还款能力,有的人盲目扩大经营范围,投资失误,损失惨重
邮储银行滨州分行信贷员违规撮合客户替别人还贷款12万元(本报6月5日B2版曾报道)一事,近日又有新进展:被信贷员撮合替孙某还贷的林平波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最近该行一直向他催收他去年9月份申请的8万元贷款,说还不上就要起诉他,这让林平波颇为郁闷:"我被信贷员忽悠替别人垫了12万元,到现在两年多了都没有说法,我哪有钱还自己的8万元贷款?"据林平波反映,该行还存在信贷员授意贷款户用假材料骗贷的违规现象。
授意造假
6月28日,林平波坐在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自己经营的饭店中,一脸憔悴。从银行贷款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与邮储银行牵扯了两年多的贷款纠葛,让他疲惫不堪。按照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对“贷款用途不真实或不正当,或超出经营范围”以及“贷款有挪作他人使用嫌疑”的不予贷款。可是据林平波说,以上违规行为在当地邮储银行是常事儿。
被林平波代替还贷的孙某认可上述说法。“自己有两辆汽车跑运输,他买车和后来处理交通事故等都是通过三户联保从邮储银行贷的款。明明贷款是用于运输业,申请贷款用的却是养猪、养鸡、收粮食等假材料。”孙某说,申请养殖业贷款需要提供养殖场的图片,信贷员就让我自己去别人的鸡棚里拍照。三户联保每户最多能贷8万元,按规定是自己用自己的贷款,可这24万元都是我一个人用,信贷员嘱咐我说银行回访时就说是各自用各自的。
更离奇的是,按规定信贷员本应仔细考察贷款人的经营情况和还贷能力,从而规避贷款风险,可是邮储银行的信贷员不仅对假材料睁只眼闭只眼,甚至还授意贷款户造假骗贷。“我的车挂靠在公司里,办贷款时需要行车证,信贷员就对我说"你去弄个假的就行啊"。我花了400多元办了全套的假行车证、保险单等手续。”孙某说。
信贷员竟然授意贷款户造假骗贷,贷款的风险可想而知。“邮储银行有好多还不上的贷款,因为不良贷款被开除的信贷员不止一个。”林平波说。
为什么信贷员如此“热心”?导报记者通过走访附近的贷款户得出结论:除了经营业绩和业务考核的因素,以贷谋私是信贷员违规操作的最大诱因。
以贷谋私?
6月28日下午4点左右,导报记者和林平波一起来到位于黄河三路附近的邮储银行滨城区营业部。在二楼经理室,一位李姓女经理劝说林平波先把贷款还上。
“银行有明文规定不能对客户有任何承诺。据我们了解和孔庆萌自述,他没有对客户进行任何承诺,没有收受过任何利益,也没有进行私下撮合。即使有,也是个人行为,市行对这件事还没有处理结果。”对林平波反映的信贷员孔庆萌的情况,该李姓经理表示。
然而,对邮储银行方面说信贷员“没有收受过任何利益”的说法,在当地多次帮人们办理邮储银行贷款的刘某气愤不已,
“因为我和信贷员关系比较熟,镇上好多熟人都请我帮忙办贷款。”刘某说,“我怕熟人认为我从中间有什么好处,都是当着贷款户的面给信贷员打电话,他说要多少钱我就替他收多少钱。有几次是给信贷员5000元好处费。”
上述说法得到了林平波和孙某证实。林平波说,从邮储银行申请贷款不花钱不好办,即便有的人不送钱,宴请信贷员也得花去数千元。
与林平波相比,花了钱请客却没办下贷款让孙某更气愤:“我为了办贷款,在滨州市君临盛世和金光大道宴请孔庆萌,一共花了5100多元。”据了解,孙某所说的两个地方,都是滨州市以高消费著称的娱乐场所。
“信贷员以贷谋私,银行管理失察,既害了银行也害了贷款户,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经历过许多次贷款场面的刘某说,“这样违规放出来的贷款,超出了贷款户的还款能力,有的人盲目扩大经营范围,投资失误,损失惨重;再说把贷款投到经营上产生效益需要时间,可是银行先盲目放贷,随后再急于催收,逼得有的贷款户卖房卖车还贷款,不仅没挣到钱还差点儿倾家荡产。”
对滨州邮储银行出现的以上乱象,业内人士认为归根结底是农村信贷结构不平衡和局部供求矛盾突出造成的。农村金融问题也已被监管高层觉察到,6月27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谈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情况时也表示,尽管自2007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改革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最基本的矛盾是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矛盾,现有农村金融体系难以向农民提供充足有效的金融服务。看来,邮储银行的规范发展一如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任重而道远。
作者:刘民 姜旺 (来源:经济导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