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 保险频道-提供产品和全面资讯的保险门户 > 保险业界
银行 | 保险 | 黄金 | 外汇 | 期货

国资民资外资三股势力勾画中国保险市场版图

2013年02月16日15:08
来源:保险经理人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建设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情完成了。《资本论(第1卷)》

  关于资本的力量毋庸置疑,资本凝聚的力量可实现原本不可能的一些设想。瞭望历史,回首资本创

造的一个个奇迹、甚至是神迹,没有一个国家、行业、企业、个人可以承受忽视资本运作之代价。如果将此言引入国内保险行业,同样适用

  从宏观方面来讲,资本的蓬勃力量推动行业迎来汩汩保费的高峰,影响了行业的兴衰和走向;从微观方面言,资本的如影随形缔造了诸如中国平安[微博]、中国太保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令一家家险企后生拔地而起

  历数国内保险业资本来源大致可划分为三大块:国家资本、境外资本、民间资本。其中每个大的板块又可细分为数个领域。例如国家资本中有来自央企的资本,也有来自地方国企的资本;境外资本中有来自亚洲的资本,也有来自欧洲、北美的资本;民间资本中有来自实业的资本,也有来自金融、甚至道不清属性的资本

  之所以将资本来源如此清算划分,实在是不同性质的资本行事风格完全不同。国家资本中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势在扛起民族保险业的担子,塑造中国式保险公司,银行系、电网系旨在完善自身金融版图,至于地方国企意在健全地方金融中心职能。外资险企则垂青中国保险市场之巨大潜力,意图长期经营

  至于民间资本则鱼龙混杂,其意也不甚明了。有以保险为事业者,一路成长为行业翘楚;也有觊觎他物者,朦胧难窥,以另类经营名噪业内

  形态各异的经营诉求中,国内保险业迎来了一波波的资本狂潮。面对饕餮的资本盛宴,应该说国内的保险人还有很多方面来不及准备。如何珍惜这样的机会借资本之力更上层楼,又不要被资本的诉求牵鼻而行,是欢呼雀跃之后,必须冷静面对的现实

  时至今天,面对资本逐利本性背后的意图,保险英雄们仍忌惮三分。波澜的财富传奇,确实令人流连。不过,老练的资本面前,国内保险业似乎还显得太过年轻,缺乏经验

  也因此,本刊特以“明波”与“暗流”为主线,梳理行业资本版图,揣测资本背后的真实用意

  明波荡漾

  国资、民资、外资三股势力纵横交错勾画出了中国保险市场版图

  从国资险企一枝独秀,到外资险企蜂拥而至,再到民资险企异军突起,中国保险市场明波荡漾、暗流涌动,演绎了一出出或悲或喜的资本大剧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奔。不同性质的资本带着不同的个性在保险市场驰骋,造就了险企不同的发展理念,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尚需拭目以待

  国资主导行业发展

  自1979年末,国内保险业务复业,国有资本在行业中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此后,伴随行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外资、民资的大量涌入,国有资本在全部保险资本中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其在保险业中的主导地位从未发生改变。记者初步统计发现,在我国现存的100多家保险市场主体中,国有保险企业、国有资本控股的保险企业占到了大多数,即便在民营资本主导的险企中,也频现国有资本身影。

  大型国企控股险企:

  背靠大树好乘凉

  对保险公司股东进行梳理,会发现涉足保险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来自各行各业,电力、航空、银邮、汽车等等不一而足。借助这些庞大的国有企业自身资源以及网络优势,很多保险公司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银行系保险公司异军突起,成为业内最受瞩目的新势力。

  英大人寿、英大财险、鼎和保险、永诚保险的控股股东均为电力系统大型国企,其中,英大人寿和英大财险是国家电网[微博]旗下企业;而鼎和保险由中国南方电网及其全资子公司共同发起,类似于一个集团内部的自保公司;永城保险的股东则包括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国电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

  航空集团进军保险业也已颇具规模,其中,中航集团与与韩国三星[微博]生命保险合资成立了中航三星人寿,2011年6月,又入股安盟保险,成立中航安盟保险。东航集团于2004年与台湾国泰人寿合资建立了国泰人寿;南方航空[微博]则斥资2亿元参股阳光产险;而海航集团,虽然进入保险行业时间相对较晚,但进入之后的“动静”却是最大,其先是在2009年与台湾新光人寿联手打造了新光海航人寿,后来又在2010年购得民安保险大部分股权,2011年又参股华安保险。

  保险业也成为了四大国有资管公司争食的“大蛋糕”。目前,除华融资管公司筹备寿险公司尚未成立之外,其他三大资管公司均已参与到保险行业中。2007年,信达资管公司率先与中旅集团等15家企业发起成立幸福人寿,2009年8月,又联合13家大型国有企业设立信达财险;2009年6月,东方资管公司与国电电力等成为百年人寿的并列第一大股东,近期,其又成功入主中华保险,寿险牌照重启也被提上日程,为符合相关监管规定,东方资管公司已开始为百年人寿股权寻求买家;2009年10月,长城资管公司在上海入主长生人寿。

  近年来,汽车集团也对与其密切相关的车险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已经开业的三家专业汽车保险公司中,有两家均由专业的汽车集团发起成立:众诚保险成立于2011年,为广汽集团旗下企业,而鑫安保险于2012年开业,其控股方为一汽集团。

  对于这些依托大型国有企业成立的保险公司而言,股东庞大的网络以及资源成为其主要优势,例如英大财险,在2011年,其股东业务保费收入占据了全部保费收入的63.85%,而在2010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4.92%。对于专业车险公司众诚保险以及鑫安保险而言,其母公司完整的产业链无疑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人身险公司而言,大多数公司的股东优势却并不明显,然而,银邮系险企的成立,将这一局面迅速打破。借助母公司银行庞大的渠道优势,银邮系险企强势崛起。2012年,建信人寿、中邮人寿及交银康联人寿凭借银行股东优势,市场排名和同比增速均出现较大突破。其中,中邮人寿已经跻身国内保费收入前十名。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三至五年,仍将是银邮系保险公司崛起发力的时期。

  地方国企主导险企:

  发展前景引质疑

  与大型国企控股保险公司相对应的是以地方性国有企业为主发起设立的“地方法人险企”。

  近年来,多地均提出要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而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对象,据统计,除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西藏、海南之外,我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均已有地方法人保险机构,或正在筹建中。这股由地方政府牵头的“地方法人险企”热也被称为我国保险复业以来的第三轮险企扩容潮。

  实际上,“地方法人险企”早已有之,中煤财险、安诚保险、永安保险、渤海财险、君龙人寿[微博]等均由地方性资本发起设立。我国现有的四大专业农险公司,包括2004年成立的安信农业保险、安华农业保险、阳光农业互助保险以及2008年成立的国元农业保险也均属注册地所在省市的国有企业。

  2010年至今,已获批开业的地方法人险企中,绝大多数财险公司,包括长江财险、诚泰财险、锦泰财险、泰山财险,以及部分人身险公司,例如吉祥人寿等均由当地大型国有企业发起成立,也往往是当地第一家全国性保险法人机构。泰山财险就是山东省第一家全国性保险法人机构,由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等16家省属国有企业共同出资设立。

  值得关注的是,地方法人险企在开业之初往往都获得了很快的发展,例如,泰山财险在2012年实现保费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737%;同期,锦泰财产也实现保费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219%。

  地方法人险企的涌现,引发了业界大量质疑,主要的疑问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地政府对于地方法人险企有偏袒之嫌,将影响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另外一方面则是地方法人险企有违“大数法则”,业务风险类似程度极高,较难真正发挥风险分散的作用。此外,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市场竞争主体的大量增加,难免会进一步加剧对于人才的争夺,人力资本水涨船高,险企成本压力将更加严峻。

  民资尚需耐心

  活跃的民营资本在保险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从2001年末我国加入WTO,逐步放宽对于进入保险行业资本的限制之后,民营资本已经造就了两次进军保险业的高潮,第一次为2005年前后,第二次则为2009年以来的地方法人险企扩容潮。

  有分析人士指出,民营资本的介入,为保险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产权制度的规范化和国际化,相对于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更具创新精神,其灵活的激励手段,也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此外,民营资本的进入还促进了监管制度的改进,推动了市场的透明、平等和规范等。

  然而民营资本自身也存在致命的缺陷:资本实力相对较弱,功利性较强,这与保险行业盈利周期长的特点相矛盾。于是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民营资本所主导的保险企业股权变动频繁,一些企业到最后甚至完全变身为国有企业。

  第一波:股权变更不断

  中国在加入WTO后,保险业成为金融领域最先开放的行业,这为外资进入中国保险业打开了闸门,同时也为民营资本解除了政策上的限制。2005年前后,我国保险业迎来第二轮扩容潮,而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即为民营资本。生命人寿、民生人寿、合众人寿、华夏人寿等即为这一时期成立的民资险企代表。

  而在此前,民营资本介入保险行业实际早有先例。1996年成立的泰康人寿和新华保险可谓我国民资险企的先驱;2002年,当时由自然人控制的北京源信行投资咨询公司和北京宝华投资公司接手平安保险原第二大股东招商局出让的全部股权,跻身平安保险当时的十大股东行列,使平安保险成为一家民营资本高度渗透的保险公司;2002年7月,作为民营资本的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几家单位参股华安保险公司,使华安完成了由国有资本控股转变为民营资本集体控股的历史性转折。此后,2002年生命人寿以及2003年民生人寿的相继成立,正式拉开民营资本大举进军保险行业的帷幕。

  然而不同于其他行业,保险行业有着较长的盈利周期,一般而言,寿险公司的盈利周期为7—9年,产险公司盈利周期为3—5年。由于不能适应这一特点,很多民资险企开业一段时间后,即选择了退出保险业,这直接导致2007年前后,许多民资险企发生股权变更。

  成立于2005年的都邦保险即为其中一例。该公司发起股东为来自吉林、浙江的7家民营企业,此后,该公司经过多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加到20亿元,股东也增至19家。其中吉林股东持股6.7亿股,占股33.5%;浙江股东11家,持股9.6亿股,占股47.5%。之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两地股东发生严重内讧,最终以浙江系股东悉数将股份转让给吉林省当地国有企业的方式收场。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民营股东的“第一桶金”往往来自于多年实业领域的打拼,没有国有资本的雄厚资金的支持,也没有外资企业“三减两免”的超国民待遇,在实际操作中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资本。但民营资本在保险行业的快进快出也确实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为人所诟病。

  其中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德隆系将旗下东方人寿注册资本金8亿元中约7亿元“委托”给德隆系的证券公司“理财”,导致委托资金最终不知去向,东方人寿被勒令暂停营业,至今未能复业。

  第二波:现金流至上

  尽管很多民营资本在保险行业败兴而归,但中国保险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依然吸引着民营资本的目光。此后,监管层对于民营资本进入保险行业限制的不断放宽,又进一步推动民营资本对保险行业的介入。

  2011年5月出台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规定,具有持续出资能力,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信誉良好,在本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投资人有望将持股比例提高到20%以上。到2012年6月,这一门槛进一步降低,保监会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对于符合条件的民营股东,在坚持战略投资、优化治理结构、避免同业竞争、维护稳健发展的原则下,单一持股比例可以适当放宽至20%以上。

  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近年来,地方法人险企的兴起成为民营资本进入保险行业的重要通道。2010年以来,利安人寿、华汇人寿、前海人寿、珠江人寿、弘康人寿等成为新兴民资险企的代表。

  值得关注的是,在保险行业发展陷入困境、老牌险企纷纷转型,回归保险保障本质,致力于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当今,一些新兴险企却依然沿用传统的发展路子,通过银保渠道销售理财型产品,以此迅速拉升规模保费,提升企业知名度,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手段,险企迅速获得大量现金流,用于投资。

  例如弘康人寿,其主推的5款产品中,除却两款意外险外,其余3款均为万能型险种。而前海人寿,在开业之初也是在银保渠道推出多款分红型和万能型产品,依靠较高收益率来吸引客户。2012年3月开业,前三个月,其保费收入总和仅为7.8万元,之后随着分支机构的不断拓展,7月迅速增加至1972万元,8月和9月的保费规模均超过3300万元。珠江人寿也表示发展初期将以银保渠道为突破口。

  某公司省级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依靠理财型险种迅速提升保费规模获取现金流的做法会对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一定隐患。“保险公司的蜂拥而至进一步增强了银行的议价权,导致在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合作中,保险公司所处地位愈发弱势。更值得关注的是,理财型险种的实际收益达不到给客户的承诺,将极易引发群体性退保事件。”他表示,保险的根源在于保障,次要功能才是理财,为了实现公司长期稳健的发展,还是应以为客户提供保障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抓。

  外资介入形式多样化

  上世纪80年代,外资开始进入我国保险市场,这在2001年后达到一个高潮。然而外资带来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在发展上却没有实现大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外资开始调整对华投资策略,包括主动降低合资险企中的股权份额,变战略投资为财务投资等。尽管如此,外资对于中国市场依然充满期待,依然不断以各种形式加入进来。

  前期:蜂拥而至

  1980年,日本东京海上在华设立办事处,标志着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开始,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外资险企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为特征。1992年,中国开始允许外国保险公司在指定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并与中国公司组建合资企业,但业务范围仅限于几个险种。这一年,友邦保险以独资身份进入中国市场,4年之后,加拿大宏利人寿与中化集团成立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中宏保险。有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中国共有28家外资(含合资)保险公司。这些公司大多位于上海和广州,业务范围局限于为在华外资企业提供保险服务,以及外国人个险业务和其他个人保险业务等。

  2001年末,中国加入WTO,按照承诺,将保险业向外资险企全面开放,包括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养老险、团险、健康险和企业年金等全部业务向外资洞开大门,这直接导致了外资险企的蜂拥而入。据记者粗略统计,从2002年到2005年底,有近20家外资险企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人身险公司主要是以与大型国企共同出资组建合资保险公司的形式登陆中国保险市场,财产险公司则主要是以独资的身份进入。

  外资保险公司为我国保险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例如友邦保险,将个人代理制引入国内寿险业,引发国内险企纷纷效仿,并直接推动了个险渠道成为我国寿险行业最重要的营销渠道之一。而我国最大的外资险企美亚保险在责任险方面的创新也带给国内财险公司很大的启示。

  有专家指出,在西方发达国家,保险业具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其先进的经营理念、专业技术、管理经验、优质产品及售后服务对中国本土保险公司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和启迪作用。同时,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促进了保险市场的竞争,保险经营主体不断增加,提高了我国保险资源的配置效率,使我国保险市场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之一。

  现阶段:转换投资策略

  在外资险企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狼来了”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事实却是外资险企在中国并没有迎来预想中的大发展。截至2012年底,外资(含合资)险企在中国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3.5%。

  一些外资险企选择了放弃,如原海尔纽约人寿,成立于2002年11月,最初由海尔集团和纽约人寿合资成立,两股东各占50%比例,但由于发展形势长期不见好转,2010年底,纽约人寿选择退出,将所持股份分别转让给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在进一步增资后,海尔纽约人寿更名为海尔人寿。

  也有一些外资险企,主动选择了降低股权占比,如光大永明人寿,2002年4月成立时中外股东各持股50%,但由于一直处于亏损的境地,2010年7月,该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引入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两大股东,原中方股东光大集团总公司持股比例不变,外方股东加拿大永明人寿持股比例则降低到24.99%。光大永明人寿通过此举一跃变身为中资险企,在机构开设等方面的限制大为减少,随后迎来快速发展。

  此外,原安盟保险也在苦心经营多年无甚突破之后,选择了放弃外资独资身份,引进中航集团,组成合资险企。而原金盛保险,则在工行入主之后,选择了降低持股比例。

  但也有逆势而行者华泰人寿,原为中资险企,但在2009年,其却悄然变身为合资险企,原因在其增资后,大股东华泰财险持股比例约为73.8425%,美国ACE的持股比例约为24.2165%,但由于美国ACE集团还持有华泰财险21.33%的股份,间接加直接持有华泰人寿股份共计40%,已经超过了25%的规定。

  事实证明,在中国市场经历了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外资投资中国保险市场的战略已悄然改变,即不再执着于自立门户,而是选择参股与自设两条腿走路。近期,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将与德国安联集团合资成立太保安联健康保险公司。而美国国际集团、日本东京海上也有意与中国人保合资设立相关公司,共同拓展中国保险市场。

  暗流涌动

  忽有暗流江底出,滚翻水面作车轮

  国内保险产业的日渐繁盛,逐渐被各方资本觊觎,或明、或暗而已。一明一暗之间,叹息跌宕中诸多故事先后被搬上保险的舞台

  资本明波之外,尚有汨汨暗流推波助澜。暗流处,自有眈眈目光一旁环视。大鳄潜行,追波逐浪。一去经年,有些已成前朝轶事,有些则跃出水面,而有些依旧潜于水底

  前尘往事之左右腾挪

  刘益谦掌控两险企

  关于刘益谦,资本市场中有着太多的故事,有的甚至传奇化。“法人股大王”、“第一牛散”等高帽称号纷繁加身,并被辅之以各种暗箱操作、潜行狙击类渲染词语。

  纵观刘益谦20年资本市场路,他几乎精准把握住了国内资本市场每一个因制度而产生的获利空间期。若用一词概括机会主义者。

  相较于早期低买高卖的操作手法,真正令之成名于资本市场的操作当属大手笔定向增发事宜。其中,最为活跃的2009年,刘益谦以个人名义参与东方电气保利地产[微博]、金地集团华电国际浦发银行等数家公司增发,涉及资金80多亿元。

  有调查报道指出,当年刘益谦的自有资金不过10亿元,那么如何以10亿元撬动80亿元资金链?辗转之间方见操作手法。

  同样高明的操作手法,亦被之用于发起设立两家保险公司的股权腾挪之上。

  2004年,刘益谦联合7家民营企业联合出资2.2亿元设立国内首家专业车险公司天平车险。其中,刘益谦绝对控股的新理益投资占20.17%的股权。8年过后,天平车险股东阵营中难觅新理益投资身影。天茂实业集团、上海益科创业、海南浦海实业三家企业并列为天平车险第一大股东,各自持股20%。随后是海南华阁实业投资拥有13.57%的股权,上海日兴康生物工程和海南陆达科技分别拥有天平车险12.65%、11.16%的股权。

  设立天平车险之余,刘益谦又参股了国华人寿。2007年,天茂实业集团发布公告以现金认购国华人寿发起股份5997万元,持股19.99%。国华人寿的其他股东有:上海汉晟信、上海日兴康生物工程、上海合邦投资均占比19%,海南博伦科技占比13.5%,海南凯益实业占比9.5%。4年过后,国华人寿股东变化为上海汉晟信、上海日兴康生物工程和上海合邦投资并列为第一大股东,各自持股20%。海南凯益实业紧随其后,持股15.17%,海南博伦科技行业和天茂实业集团各自持有15.08%和9.75%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刘益谦持有新理益集团83.6%的股权,新理益集团持有天茂集团23.78%的股权。据报道,上述两家保险公司的股东之间曾发生多次关联交易,甚至有媒体质疑其多为刘益谦的影子公司,并举例,刘益谦曾为上海日兴康生物的前身上海武汉香烟伴侣生物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

  或许是受到实际控制人操作风格的影响,上述两家保险企业均以独辟蹊径的操作风格有别于行业同仁。天平车险以外包模式拉低综合成本率,并控制规模,剑指上市;国华人寿尝试走出投资反哺承保道路,意欲通过投资收益做大承保规模。

  值得关注的还有,这两家企业的掌门人均非保险业内人士,而是出身投资领域。

  入主华安

  李光荣另类操作

  同样是2004年,另一位资本大鳄进入保险圈子,只不过,他的选择并非新设一家保险公司,而是接手一家步履蹒跚的险企。他就是特华投资掌门人李光荣,入主的企业为华安保险。

  其实,特华投资早在2002年便接手华安保险股权,只不过当时李光荣因诉讼缠身没有出任董事长一职。当年,特华投资携其关联企业,从深圳华侨城集团、深圳机场集团、三九集团等数家国有股东手中获得华安保险70%的股份。自此,华安保险成为民营控股的保险公司。

  作为国内最为低调的资本大鳄之一,被称为特华系掌门人的李光荣不为外界所熟知。可以说,正是因为这起收购保险公司的事件令这位资本大鳄浮出水面。

  公开资料显示,李光荣,湖南人氏,原为国有金融企业高管,发迹于广州。2000年移师北京后,李光荣和之执掌的特华投资获得极大发展。特华投资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主,下设特华发展研究中心、特华医药技术咨询与信息工程研究所等数家子公司,对各子公司实行控股经营。

  或许是资本上的长袖善舞令李光荣对同样属于金融版块的保险市场充满信心。2002年首次与华安保险员工见面的大会上,他曾做出如下许诺:“特华投资有非常强大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好好地送华安一程,至少可以使华安的资本金做到20亿元,保费做到50-80亿元。当然,前20亿元由我来做,后50-80亿元由大家做。”

  此后,华安保险的发展多了鲜明的资本印记,发展轨迹被嫁接至资本市场。多番努力,华安保险在2007年牛市来临之前得到一张特别的新产品通行证“华安金龙理财险”。这款通过银行渠道发售的与银行利率保持联动的财产理财型保险产品,让华安保险赚了个盆满钵盈,不仅获取了高额的投资收益,还彻底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2007年,华安保险全年综合收益率高达32.5%。这也令之实现了全面盈利。

  虽然理财险对保费规模没有多大贡献,但却给华安保险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偿付能力一度提高到空前的1000%。不过,这也为后来的偿付能力严重不达标埋下了隐患。

  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大熊市不期而至。华安保险面临偿付能力和现金流双方面的压力,令之被迫转型回归传统业务,并引入投资者海航集团。

  行文至此,记者忆起一个插曲,2002年7月,特华入主华安之时,谣言四起,“特华入华安保险就是要把华安转手卖掉”。李光荣争锋相对:“你的眼光真对,特华进来就是为了卖,但是我一块八毛钱一股买进来,是想卖一块钱一股呢,还是想五块钱一股卖出去?”

  八年纠葛 鲁伟鼎掌舵民生

  2010年中,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之子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接任民生人寿董事长一职,实际持股比例近36%的万向集团终于走到了台前。

  据悉,民生人寿成立于2002年,由全国工商联发起设立,是国内第一家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保险公司,民营资本占比超过80%。

  2010年初,保监会发布公告,同意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通联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受让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民生人寿4.58亿股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受让方均为万向集团的关联公司。通联资本原名为深圳万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万向集团旗下的资本运作旗舰,与万向财务有限公司属兄弟公司;而万向集团是浙江航民旗下上市公司航民股份第二大股东。

  早前万向集团和泛海控股一度并列为民生人寿第一大股东。然而在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初,民生人寿两度增资,注册资本升至27亿元。那次增资后,万向集团持有4.61亿股,占比17.09%,成为第一大股东;泛海控股持有4.58亿股,占比16.96%,屈居第二。外界推测,股权的多次更迭也是泛海萌生退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泛海正式退出之后,浙江航民持有民生人寿2.43亿股股份,占比8.98%;通联资本持有2.68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9.91%。加上万向财务所持有的17.09%的股份,万向集团一共掌握了近36%的民生人寿股权,稳居第一大股东地位。山西海鑫钢铁集团与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4%和13.71%,为第二和第三大股东。

  实际上,2009年中原民生人寿总裁段景泉去职加盟生命人寿之时,作为民生人寿副董事长的鲁伟鼎就已经出面接手了实际经营大权,成为实际掌舵人。此为民生人寿第三次换帅,之前掌舵者分别为王耀华和段景泉。

  有离开民生人寿人士告诉记者,民生人寿业务发展多年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即为股东角力。相对于同期成立的生命人寿,其保费规模尚不足对方一半,行业排名多在十三四名。随着万向系的成功掌权,民生系金融版图划分得到妥协,民生人寿或许将进入稳定期。

  “金融保险业作为一个尚待开发并又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始终在万向的拓展视野之内。”鲁冠球曾如此描述对保险行业的期待。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显示,万向集团投资的金融机构达6家,直接或间接控股上市公司10家,持有的金融牌照已达11块。民生人寿只是万向集团架构金融版图的拼板之一而已。

  合众频换帅 戴皓走向前台

  作为2005批次的保险公司,合众人寿算得上是业绩尚可者,无论是保费规模还是总资产都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以保费规模而论,合众人寿一度杀入寿险市场前十。成立七年,规模保费已由2005年的6亿元增至2012年的80.8亿元,增长13.4倍;以总资产而言,合众人寿也由开业之初的7亿元增至332.6亿元(截至2011年末)。

  与之成绩的取得,合众人寿的换帅举动更为市场瞩目。筹备之初,合众人寿拟定的总经理为深谙寿险营销的原新华保险副总裁林克屏[微博]。不知因何原因,筹备完成之后,林克屏又回归新华保险,后创建大童保险销售服务公司。林克屏之后,原平安人寿[微博]北区负责人丁当加盟合众人寿出任总经理。两年过后,丁当重返平安,现为平安人寿董事长。2008年初,中宏人寿首任总裁澳籍华人陈炳根空降合众人寿。蹊跷的是,一年后,陈炳根突然退休,合众人寿总经理一职空缺。此后,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亲自掌舵合众人寿,宣扬其人生新的人生目标40岁之前做实业,40岁之后做金融。据接近戴皓人士透露,因一场车祸,戴皓自2002年后坐上了轮椅,但这并未改变他以往事必躬亲之做事风格。因身体原因不适合乘坐飞机,他经常通过汽车等交通工具到各分公司视察。工作之勤勉常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吃不消。

  相对于合众人寿成绩以及频繁换帅的举动,市场中关于合众人寿的传言更多的聚焦在这位独特的董事长身上,包括其身体状况、出身乃至背景,甚至猜测他将合众人寿总部安置在武汉的寓意。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合众人寿董事长职务以外,戴皓还拥有诸多的头衔,比如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工商联常委、九届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五届湖北省残联主席团副主席等。

  至于商业身份则是中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如果要对其商业路径作一追根溯源的话,哈尔滨中大城市信用社为其第一桶金。因政策原因被政府“收编”后,南下北京崛起于房地产行业,2005年发起设立合众人寿。他旗下中发集团为合众人寿最大股东持股20%。

  关于合众人寿的成立,尚有一个插曲。据悉,合众人寿设立之初拟用“联合”之名,而戴皓也并非发起设立之人。阴差阳错发起设立之人抽身而出,戴皓上位。

  东方人寿深陷德隆系

  2011年初,保监会公告显示,内蒙古达林哈尔投资有限公司将所持有东方人寿5000万股股份转让给北京新奥特集团有限公司,同时江苏兴澄集团有限公司将东方人寿7000万股股份、内蒙古达林哈尔投资有限公司将东方人寿2000万股股份转让给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转让完成后,北京新奥特、湖南中烟工业分别持有东方人寿6.25%、11.25%股权。内蒙古达林哈尔、江苏兴澄彻底退出东方人寿。而内蒙古达林哈尔正是之前“德隆系”控制的公司之一。

  成立于2001年底的东方人寿,曾顶着数道耀眼的“光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批获批的全国性寿险公司,股东涉及能源、水电、钢铁、汽车、化工等多个行业。

  如此的股东背景可谓给东方人寿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岂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股东隐患,东方人寿成为国内第一家被保监会明文勒令停业的寿险公司,并一度被作为寿险公司风险管控存在严重漏洞的反面教材。

  众多股东名单中,ST重实、湘火炬和天山股份,3家“德隆系”企业共计持有18.75%的股权控股东方人寿。随着“德隆系”资金链断裂,“德隆系”实际控制的东方人寿深陷其资金黑洞。

  2004年德隆系东窗事发,东方人寿因将注册资本金8亿元当中的约7亿元“委托”给德隆系旗下的证券公司“理财”,并最终导致委托理财资金去向不明而被暂停营业。据了解,“德隆系”资金链断裂后,“德隆系”掌门人唐万新曾亲自向其“朋友”李光荣借款3-4亿元。李光荣正是特华投资的董事长。湘晖股份则是“德隆系”的“遗孤”。此前,湘晖股份曾是华安保险的股东之一。

  可惜的是,停业整顿8年之久的东方人寿虽然摆脱了“德隆系”阴影,但并未带来开业的曙光。因为2011年初的重组方案并未获得保监会的批复。

  浮出水面之复制巴菲特模式

  郭广昌布局保险

  2007年,“复星系”依托旗下多家公司参股永安保险,并且经过永安保险随后的两轮增资,逐步加大了对永安保险的持股份额。目前,“复星系”持有永安保险19.93%股权,是其第二大股东。

  2012年,复星集团和美国保德信联合设立的复星保德信人寿开业。据悉,复星保德信人寿注册资本5亿元,上述两家股东各自持股50%。另外,复星保德信人寿还是国内第一家由民营资本和外资联合成立的合资保险公司,打破了外资方进入中国市场总是会与大型国企合作的惯例。

  2013年初,复星集团再拓保险版图,拿下再保险牌照。复星集团宣布,其成功获得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正式授权,与世界银行[微博]成员组织国际金融公司合资成立“鼎睿再保险公司”。据了解,鼎睿再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亚太地区,复星与IFC分别投资4.68亿美元及8195万美元,持股比例分别为85.1%及14.9%。

  加上这家再保险公司,复星已坐拥三张保险牌照“寿险+财险+再保险”,基本囊括保险主要领域。复星不断扩大“保险版图”的战略转型,与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民营企业家郭广昌不无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复星集团为郭广昌在1992年创立之民营企业,创始资本3.8万元,20年过后,复星集团净资产超过516亿元,管理资产1580亿元。

  纵观其20年发展路径,可概括为三大阶段。起始阶段,通过市场调查进入医药健康和房地产等实业行业,打下根基;其后进入投资发展阶段,先后投资钢铁和矿业等实业;如今复兴集团主要投资方向则为消费及消费升级、金融服务、能源资源和制造业升级,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就是保险领域。历时5年,划下了上述包含财险、寿险、再保险的综合版图。

  “产业+投资+保险”,巴菲特式成功模式,亦是无数资本大佬青睐的模式。郭广昌很是认可这一模式,曾公开表示要成为中国的巴菲特,炮制“产业+保险+投资”的业务模式,带领复星向以保险为核心的投资集团转型。

  按照郭广昌的设想,今后10年,复星要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将向以保险为核心的投资集团转型。以对接中长期优质资本,将复星的投资能力与保险相嫁接。

  其实,所谓的巴菲特模式,无非觊觎保险的现金流,利用保险业务提供的大量现金流为投资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投资资本,放大赚钱效应。

  成立民资投资联盟

  祝义材情迷保险

  对于保险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资本运作的空间,不仅是郭广昌看到了,江苏首富祝义材同样也看到了。

  早在2004年,祝义材牵头六家江苏民企成立“江苏投资联盟”时即有意成立保险公司。几经辗转,当初步方案提交至江苏省政府的时候,相关部门出于对民营企业建立江苏第一家法人保险公司的慎重考虑,在内部下发了关于募集国有股的文件,对股东进行了调整。

  最后,江苏省国际信托、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交通控股、江苏汇鸿国际集团、南京紫金投资控股、江苏信用再担保等6家国有大型企业和雨润集团、远东控股集团、红豆集团、月星集团等4家民营企业发起设立利安人寿。其中,雨润集团以20%的持股比例成为最大股东,祝义材出任董事长。

  关于祝义材,大多想到是他旗下的雨润集团。其实,出身寒门的祝义材更擅长的是资本操作,依托雨润集团连施大手笔,以收购地方国有企业成名于资本市场,其后投资业务范围拓展至房地产、医药、纳米等众多领域。数据显示,2010年时,祝义材身价210亿元。

  他认为,一家优秀的企业必须有三个层面的发展,一是做好本身的实业,二是发展关联互补的产业,第三个层面是资本投资,如证券、银行和保险。

  良好的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国资背景的股东,利安人寿开业之初备受当地政府重视。开业当天,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省长、保监会主席悉数到场。

  2011年7月开业,2011年末,开业不足4个月的利安人寿保费收入总额是4.02亿元。至2012年末,利安人寿保费收入突破10亿,为12.96亿元,占据当地1.62%的市场份额。

  珠江人寿开业

  朱孟依家族再拓金融版图

  近日,珠江人寿低调开业,又一民营资本现身保险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珠江人寿注册资本为6亿元。朱孟依、朱拉伊、朱庆伊三兄弟旗下企业各持股20%,另外40%股权由粤财信托与广州国际控股集团平分。

  不同于上述保险公司中民营资本以最大股东身份相对控股企业,朱孟依家族掌舵的“珠江系”以60%股权绝对控股珠江人寿。

  在房地产、基础设施及能源两大板块发展壮大之后,朱孟依家族开始将触角伸向金融投资。过去数年,珠江投资先后入股上海电气、北京农商行、以及广州农商行等金融机构。

  以房地产、基础设施与能源作为左臂右膀的“珠江系”发起筹建珠江人寿的用意被业内质疑,有业内人士认为,入股北京农商行、广州农商行和控股珠江人寿,可能是朱孟依家族资本运作的一部分。甚至有人猜测,朱孟依家族投资珠江人寿是为了反哺旗下实业板块。

  珠江人寿董事长汪群表示,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有着严格的审查和监控,大股东要随意从保险公司融资是不可能的。而且,另外两个国有股东也绝不会允许。

  珠江人寿官方网站显示,珠江人寿董事长汪群、董秘李微均出身“珠江系”。汪群另一个身份是广东珠江投资控股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李微曾任广东珠江投资控股集团财务副总监。

  至于珠江人寿总经理为保险老人胡国萍。胡国萍出身中国平安,曾为中国平安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后转战多家险企,先后出任信诚人寿、国华人寿副总经理。

  借力前海特区

  姚振华成立前海人寿

  2012年初,一家由六家民营企业设立的前海人寿挂牌成立。姚振华、孙伟光分别担任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提及孙伟光,业界不会生疏。前海人寿已是孙伟光第三次参与筹建新保险公司了,此前,他还曾参与筹建新华保险、正华健康险。因正华健康险筹建多年未果,孙伟光转任美国WellPoint健康险公司在华办事处代表。

  不过,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并非保险业内人士,是前海人寿大股东钜盛华实业的母公司深圳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另外,姚振华还是广东潮联会名誉会长,2010年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366位。

  有意思的是,姚振华和前海人寿的另一名股东广州立白的老板陈凯旋同为潮商。陈凯旋与生命人寿董事长张峻一样,是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

  前海人寿开业典礼上,姚振华表示,前海人寿计划3年完成全国布局,5年发展成为优秀寿险公司,10年进入国内一流寿险公司行列,15年打造成世界知名优秀寿险公司,并最终发展成为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基于如此愿景,前海人寿扩张凶猛,甚至不惜搅动当地的保险格局。

  总部迅速开业后,前海人寿的分公司筹备频繁提速,多家当地支公司几乎同时开业。在产品渠道方面,前海人寿主要依托银保渠道销售理财型保险产品,产品收益率位居行业较高水平,最高可达4.8%。

  有当地媒体报道,人才选择方面,前海多选择平安系人马,至于薪酬则高于同行30%-40%。

  保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前海人寿保费规模收入仅为7.8万元,2012年底则达到2.7亿元。

  若隐若现之转战保险

  张峻操持生命集团化

  近两年,生命人寿突然崛起,保费大幅上涨。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时,生命人寿年度保费规模为70.03亿元;2010年同比大增119%,实现保费收入153亿元,市场份额从2009年末的0.86%攀至1.46%;2011年实现保费收入233亿元,市场份额攀升至2.44%,稳居寿险市场第八位。

  日前,有资料显示,生命人寿2012年度保费已突破400亿元(旧会计准则下),同比增速71%,位居寿险业前十大主体增速之首。

  如此高速的保费增长离不开一队空降军的加盟。2010年,以新华人寿原总精算师杨智呈、销售中心原总经理高焕利、运营中心原总经理赵子良为核心的新华系人马掌舵生命人寿。这一年,多名原新华员工加入生命人寿,其中不乏恶性翻牌事件(具体内容详见本刊2011年7月刊封面《人事暗流》一文)。

  能征善战的职业经理人仅是生命人寿爆发的两大要素之一,另外一个要素当属资本的后盾。

  据统计,2010年后生命人寿先后数次增资发债,注册资本由22.5亿元增至107.75亿元。

  如此强力的资本支持,令之幕后推手张峻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公开资料显示,张峻,深圳知名企业家,深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深圳民营企业家商会副会长、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深圳海外潮人经济促进会永远名誉会长。2008年7月,在生命人寿曲折的董事长更迭中最终浮出水面,当选为董事长。同年,生命人寿总部由上海南迁至深圳。

  上述字面上的头衔远不能说明张峻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但其通过错综复杂的股权腾挪,以自然人投资20%控股生命人寿的操作手法,可见其影响力。

  有资料显示,张峻和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马明哲以及“明天系”掌门肖建华颇有私交。恰巧上述三人,均对保险所谋者大。

  张峻亲自掌舵生命人寿后,生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和控股财险子公司华信财险相继开业,生命集团化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人“红”是非多

  肖建华再谋保险?

  哥虽已远离江湖,但江湖还有哥的传说。

  作为昔日国内资本市场三大系中仅存的“明天系”,最近几年在国内显得异常沉默,其控制人肖建华也远遁海外。不过2012年底,这位久无消息的资本大亨重新回到市场视野中。一句“未来肖建华和马明哲之间还会有很多故事”引发无限遐想,“明天系”的下一个布局在保险领域吗?

  事实证明,“明天系”对国内保险市场早有关注,且小试牛刀。其中,涉及华夏人寿、生命人寿、天安财险、天安人寿等四家保险公司。当然了,还有一家不得不提的公司新华保险。

  2012年,一众加盟生命人寿的原新华保险高管再度流转业内。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郭自光任天安人寿总经理正式获批,赵子良、高焕利从生命人寿副总经理位上辞职,分别加盟华夏人寿和天安财险,任总经理一职。

  以华夏人寿而论,观之持股5%以上的股东,难以找出和“明天系”间的关联。不过,华夏人寿董事长李飞出身新时代证券,而新时代证券正隶属“明天系”。据报道,华夏人寿成立之初之所以历经波折,主要原因就是主要发起人为“明天系”企业,监管部门要求其调整。

  天安财险第一大股东为西水股份,此为众所周知的“明天系”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天安人寿的第一大股东领锐资产也与西水股份存在诸多关联交易。

  不难看出上述高管多是出自生命人寿的原新华系人马,至于是推荐还是跳槽不得而知。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生命人寿董事长张峻和“明天系”控制人肖建华颇有私交,生命人寿汹涌爆发的资本金实力亦和“明天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据网络资料,张峻与马明哲私交甚好,平安筹建之初,他就对保险业有所关注,随后旗下公司也参股了生命人寿。但在2008年以前,张峻的主要精力和资金并未投入到保险行业。2008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张峻到国外考察,对保险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决定把保险业作为其重要产业来发展,通过改变公司治理结构,竭力达成把生命人寿打造成国内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之目标。

  值得关注的还有,2010年AIG出售台湾南山人寿保险股份时,肖建华曾伙同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及有重庆首富之称的张松桥等参与收购战。

  2011年初,中国平安定向增发2.72亿股H股股票,涉及金额194亿港元,定向增发对象为郑裕彤旗下公司。定向增发后,郑裕彤将占中国平安H股总股本的8.7%。据了解,郑裕彤对内地保险股颇感兴趣。早在2008年,就有港媒报道称,郑裕彤通过多家家族公司“曲线”进入内地第二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当时持有中国平安A股将近12%的股权,是中国平安“隐形”的第二大股东。

  安邦谋变 闪耀吴小辉

  提及吴小辉绝对是保险业内陌生的名字,不过,提到他麾下的险企业内绝不陌生。尤其是近两年,在他的执掌下这家险企可谓巨变。这家企业就是安邦保险集团。

  两年前,安邦保险集团还仅仅只有一家财险公司。2010年,安邦财险接收瑞福德健康险公司,将之更名为和谐健康险;同年底,安邦财险设立安邦人寿;2011年5月,安邦资产管理公司开业;同月,和谐保险销售有限公司获批;当年6月,拿下国内第八家保险集团牌照,安邦保险集团成立;还是这个月,北京瑞和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立,安邦持股51%。“安邦系”财、寿、健康、资产管理、代理和经纪子公司迅速完成架构。

  随着安邦保险集团化不断提速,其注册资本金亦不断飙升。安邦财险成立之初注册资本金5亿元,2005年资本金增至16.9亿元,次年再次增资至37.9亿元。2008年,进行第三次增资,注册资本增至46亿元,2009年第四次增资,注册资本增为51亿元。2011年,一举将资本金增至120亿元后,安邦财险的资本实力一度位居财险业第二。

  值得关注的是,安邦保险注册资本金激增的背后是之股权构成的变化。原上汽集团中石化等发起设立国企股东逐渐让出大股东宝座,联通租赁集团、旅行者汽车集团、上海标准基础设施投资集团、标基投资集团等民营股东逐渐上位,并控股。

  据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安邦财险增资至120亿元时的股权情况为):联通租赁集团持股19.983%、旅行者汽车集团持股19.317%、上海标准基础设施投资集团持股18.900%、标基投资集团持股18.733%、嘉兴公路建设投资持有13.725%、上汽集团持股6.317%、中石化持股2.817%、浙江中路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0.208%。

  股权变化的背后,必然是新的人事变化。据悉,安邦保险集团成立之后,原安邦财险董事长胡茂元出任集团董事长,吴小辉出任安邦保险集团CEO,原安邦人寿董事长陈萍兼任安邦保险集团总经理,原安邦财险总经理姚大峰兼任安邦保险集团副总经理。

  不过,事后安邦保险集团人事大幅调整,姚大峰接替陈萍出任安邦人寿董事长,原安邦财险副总经理张健升任安邦财险董事长兼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胡茂元、姚大峰均为安邦财险设立之时的创业元老,成立之初即为董事长、总经理。张健也早在2005年进入安邦财险。

  关于吴小辉、陈萍的官方资料甚少。观之掌舵之后的布局战略,不难发现,安邦的目标是成为金融集团,并有意成为金融业内首家跨国企业。此前,曾有传闻安邦保险斥资50亿元控股成都农商行。

  据了解,安邦财险正在筹建金融租赁公司,作为安邦财险第一大股东,联通租赁集团是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确立的首批九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之一,有着较为深厚的融资租赁背景。

  或许真的是巧合,记者查阅资料之于偶然间发现有媒体报道,2010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产公司国恒地产以26.74亿元天价击败华润新鸿基、复地、保利等地产豪强,以高达165.5%和167.5%的溢价率收购余杭两块地。事后追查,国恒地产乃是北京国通高盛的子公司,法人代表为温州人陈萍。此前,一则新闻,国通高盛的董事长为吴小辉。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国通高盛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车、金融、房地产、基础设施、传媒等多元化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点击进入搜狐理财频道>>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