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北京交通大学看到某银行正在面向大学生开展信用卡营销活动。与过去不同,银行工作人员对前来咨询的大学生会先小心翼翼地问一句“您是应届毕业生吗?”记者了解后得知,原来这是该行针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所进行的“办卡预约”。毕业生在填写申请材料后,暂时还拿不到信用卡。“我们会在六七月份打电话与您沟通,确定您的工作信息后再为您安排邮寄。”该工作人员说。
大学生信用卡早已不是新鲜的事物,早在2004年,商业银行就曾掀起了发行大学生信用卡的浪潮,办卡热曾一时风靡校园。直到2009年银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商业银行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办理信用卡的门槛,校园内的“办卡风”才算告一段落。事实上,在银行业整顿大学生信用卡之后,大部分银行已经停止了此项业务,即便仍有此业务的几家银行,大学生办卡时申请手续也非常复杂。
不过,上述政策并不影响此前已经办理使用的大学生信用卡。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大学生,发现有近50%的大学生表示持有信用卡,约30%表示会经常性地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费。很多大学生办理信用卡是在2009年之前,其中部分大学生表示,主要看中了一些银行信用卡的“免费异地汇款”、“刷卡消费折扣”等服务。“这样存取生活费可以省掉不少手续费”。也有几位大学生在采访中表示,“好多餐厅和影院用信用卡结账有折扣,消费后只要在还款期限前偿还就没有利息,对我们学生来说很划算,既保证了生活品质,又节约了成本。”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而言,银行信用卡的“节流”功效很有吸引力。
记者现场向银行人员询问大学生信用卡的透支额度时,该人士解释道:“不同于以前大学生信用卡1000元到5000元间的透支额度,我们这次办理的信用卡在2万元左右,具体数目要根据您提供确切的工作信息后确定,毕竟是针对毕业生进行的办卡活动,其实与大学生信用卡并无关系。”
银行极力与大学生信用卡撇清关系,一方面是碍于监管政策,另一方面也出于风险考虑。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利用信用卡“救急”的情况很普遍。“这个月的生活费用完了,又有确实想买的东西,信用卡就是个不错的选择,等下个月的生活费到账再去偿还。”信用卡透支消费一旦超出免息还款期限,银行将收取透支利息。虽然在本次采访中,并没有发现学生因使用信用卡导致欠债难还的情况,但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来自父母,自己并没有稳定的收入及偿还能力,对于银行来说还款就没有保障。这也是近年来银行放弃这一业务的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除了储蓄卡、借记卡之外,目前大学生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理财工具还是开立定期存款账户,这是一种最保守也是最安全的理财方法。大学生在银行开具个人储蓄账户后,银行可以为其提供零存整取的方式进行储蓄,每月定期从生活费中拿出定额存入银行,或者将每月剩余的资金全部存入银行。“之前每个月生活费都在不知不觉中花光了,自从办了零存整取后,一年下来也有了自己的小金库。”一位同学表示,这种零存整取的方式对学生们的消费储蓄具有一定约束力,也有利于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除了“节流”之外,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丰富化,大学生也开始逐步探索“开源”的新渠道。有部分大学生表示,保险、基金、白银、黄金等理财工具也纳入了他们的理财范围。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涉足股市。今年在读金融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郭同学已经是一位具有4年“股龄”的老股民了。“四年前,我在大学课堂学习了证券模拟,之后便对炒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会把每季度攒起来的生活费投放到股票账户里。今年初,我用股市赚的钱为自己添置了一套准备用来求职的服装。”同时她向记者提到,学校在开设证券投资的课程后,身边近2/3的同学都进入了股市,平时大家会在一起交流经验,分享信息,对专业学习也有帮助,“虽然资金或多或少,结果有赔有赚,但比起赚钱来,我认为炒股更是一种学习,更是对今后人生的投资。”
“会赚钱的人,即使身无分文,也还有自身这个财产。”正如法·亚兰在《幸福语录》中所提及的那样,理财是伴随人一生的财富。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时代是获得人生“第一桶金”的时候,也是独立生活、独立理财的起步阶段。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得到正确的引导,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是可以终身受益的。而对于银行方面来说,大学生是社会的高知识群体,也是银行理财业务等金融服务未来的中坚客户群。因此,银行虽然放弃大学生信用卡业务,但事实上并没有放弃这一重要潜在客户群体,走进校园、在他们中树立起良好的银行品牌形象,是银行培育市场的重要一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