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明明在自己手里,可里边的钱却被别人刷掉了,这种让人感到可怕的事情,已经不是电影里的情节,而是现实中已经发生的事情。
银行卡盗刷现象日益严重,犯罪分子的手段不断升级,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全面的防范。
网友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微博自曝被盗刷 前不久,微博上一个网友的发帖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网友H_Jude发微博称,自己的银行卡明明在手里拿着,可卡里的钱却被盗了。
H Jude说,当晚10点多,他接到
招商银行发来的提示短信,显示“支付通功能申请验证码是×××……”,经过客服确认,H_Jude怀疑是有人盗刷自己的银行卡,每十几秒刷一次,已经刷了4笔,每笔100元。在他打电话冻结账户,修改网银密码时,竟然又被人刷掉3笔,刷卡类型为“POS机消费”。
“银行卡还在我身上,怎么就被盗刷了呢!”H_Jude 在微博上不解地抱怨,他详细分析了几种被盗的可能性。随后,一些网友转发了他的微博,并提供了自己受害“被盗刷”的案例。据其他网友的反映分析看,这种“小额”“快速”,以“POS机”形式盗刷的方式还是比较罕见的。多数人遇到的问题都是“银行卡被复制”。
经过查找,这名用户发现,这7笔钱代收费的公司均为“北京葳网通科技有限公司”。随即,“招商银行远程银行中心”在4月22日用官方微博账号对他进行了回复,称将指定专人与之联系,解决问题。事后,H_Jude的700元损失已经由招商银行联系葳网通公司退回,并由该支付公司进行了报案。
5月2日,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北京葳网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负责人表示,他们公司的风险控制手段比较严格,除了银行账号、密码是必须使用的支付信息外,还会包括身份证号等一系列信息。至于用户为什么会遗失这些信息,他们也在期待公安机关给出的调查结果。
受害人H_Jude则表示,该卡已经长期不用,“只上过淘宝和京东”,而且是储蓄卡,自认比较安全,卡号密码信息怎么会丢失的,他也百思不得其解。他表示,惟一能想到的解释就是,一些支付公司的支付权限太高,有卡号和密码就能支付,安全性值得考量。
花样百出的盗卡案件 银行卡被盗刷现象大量存在,进入2012年以来,盗刷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在今年“3·15”晚会上,银行业员工就被曝倒卖客户信息遭到处罚,而如今“被盗刷”事件屡禁不止,信息安全问题值得顾客、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每一方的严格重视。但即使如此,盗刷事件也没有因此而减少,且手段层出不穷。
案例1:银行卡被复制 2012年1月8日下午,广东的廖先生在银行办事时发现,其在江门某银行开设的储蓄卡账户已消费了126万元。银行卡的交易记录显示其于1月1日分两次在广州的一间珠宝店刷卡消费了126万元,遂报警求助。随后,江海警方派出民警前往盗刷地点的广州市番禺区某珠宝店进行调查。
警方调查发现,盗刷卡人员在进入该珠宝店才十来分钟,就分两次从店内“选购”了重达800多克和2500克的黄金首饰制品,但该店店长杨某不仅没有怀疑,还亲自为其进行了刷卡操作。
据杨某交代,在2011年12月底,表哥梁某电话联系他,告知打算到其金店刷卡购买126万元黄金,要求将黄金准备好,事成后杨某获利1.3万元。而根据杨某提供的线索,警方于2月9日抓获了与其接触并负责在店内刷卡消费的梁某。
警方深入调查发现,虽然杨某和梁某已经落网,但其所在的“克隆”卡诈骗团伙已经发展成了一条组织体系十分完善的巨大犯罪“产业链”。有专门负责提供信用卡磁条信息的上家,也有出售信用卡白卡用于制作伪卡的“中间商”,还有流窜于各大繁华商业区使用伪卡消费的下游团伙。平时,团伙成员都散居在珠三角各大城市,作案时相互联系,按照分工各司其职。
案例2:搭讪借机骗卡 2012年3月23日,西安的孙女士独自行走到朱宏路附近时,突然三名开着宝马的男子上前搭讪,用类似香港口音询问“某金融大厦”怎么走。当女孩热心地向对方指引后,对方又自我介绍称,他们是香港来西安投资的商人,因意外身上的现金花光了,但自己的银行卡是香港的,公司把钱汇不过来。希望向孙女士借一张本地的银行卡,事后定有重谢。
在现场,他们还让孙女士用电话查一下自己卡内的现金。交谈中,其中一名男子将孙女士的卡拿到车上停了不到两分钟,就还了回来。事后,对方就以公司暂时不能打钱过来为由离开。
当孙女士离开后,不到10分钟,手机就收到20余条短信,卡内的2万多元钱全部被提走。案发后,公安未央分局刑警大队立即展开调查。警方根据案件特点,加强对旅馆、酒店等地方的摸排监控力度。
4月14日下午,民警接到朱宏路一酒店报告,该酒店刚刚住下三名自称是香港人的小伙子,登记住宿时却用一名湖南人的身份证,还开了一辆无牌照的黑色宝马轿车。得知这一情况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以治安检查为由对三人进行检查。很快,民警在三名男子身上发现了三张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笔记本电脑以及一些境外银行卡等物品,还在宝马车座位下发现了一台疑似磁条卡读卡器、六张无标识磁卡条、数据线等物品。
经查,民警发现这三人所持有的港澳通行证是伪造的,立即将三人带回派出所调查。卢某和孙某负责“搭讪”,用香港普通话先和受害人套近乎,自称是香港做房地产生意的商人,现在急需要转账,称自己的银行卡是境外的,在内地不能使用,请求帮忙借银行卡用一下,见受害人犹豫,便将伪造的港澳通行证、境外银行卡等让受害人看,博得受害人的信任。
施某则偷偷将受害人的银行卡信息用读卡器记录复制下来。卢某将卡还给受害人,让查到账没有,就在受害人向银行客服查询时,他们便趁机记住了女孩的密码。支走受害人后,便迅速用空白卡复制一张新卡到银行将卡里面的钱全部取走。
案例3:出国之后卡被盗刷 2012年3月29日,佛山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郑小姐报案称,出国半个月,回国后竟发现自己存于某银行储蓄卡内的501万元人民币竟被他人在深圳等地通过POS机消费或ATM取现,而该卡从未离开过她本人,也未借给其他人使用。
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经过10天侦查,民警锁定了同为广州人的犯罪嫌疑人范某安、陈某慧。4月9日,公安机关精心部署,在广州荔湾区将二人抓获,在其所租住的房间内缴获多个泡沫饭盒,内装着各类黄金饰品约14公斤。另外还发现用于作案的电脑、银行卡读卡、写卡器等赃物。经统计,涉案价值达500多万元。
范某安原从事楼盘销售工作,30岁的他不甘平淡,工作之余还做些投资生意,但都收益平平。在“发财梦”的驱使下,他开始谋划“发歪财”,并与旧爱陈某慧一拍即合,两人决定利用范某安的工作之便,“克隆”客人的银行卡窃取存款。
去年10月,事主郑小姐到范某安所在的售楼部购房,范某安在收取销售订金时,伺机窃取了郑小姐的银行储蓄卡相关信息。随后,他们想方设法克隆了郑小姐的储蓄卡。
案例4:收银时偷看密码 2012年3月29日上午,山西太原的茹先生报案称,前不久在外地出差,3月27日回到泉州,当晚在外消费时准备刷卡,被告知余额不足。茹先生很是纳闷,卡里还有99.8万元,怎么会不够呢?他随即到ATM机上查询,没想到卡里只剩下不到5万元。茹先生急坏了,第二天等银行一开门就赶去质问,银行工作人员帮他查询之后发现,茹先生的银行卡曾于一天前在太原消费了95万余元,怀疑被人盗刷,建议他立即报警。
接到报警后,太原市迎泽区警方立即展开调查,查明这95万余元是在太原市铜锣湾购物中心一家金店刷卡消费的,警方立即前往展开调查。
据售货员回忆,当天一名男子在柜台购买了95万元的金条。按照对方的要求,售货员最终为他选择了12根金条,从20克到1000克不等,共计2670克。整个过程中,男子始终没有抬头。视频监控资料显示,男子从进入商场到刷卡将金条带走离开,整个过程不过25分钟。
经过连续二十多天的调查追踪,警方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32岁的成都人罗某和王某。4月24日,在他们准备交易金条的现场,民警将二人一举抓获,当场搜缴6根金条。随后在其家中,还搜缴到4根金条和被制成的金手镯一个。
据了解,罗某原是一家酒店的服务员。在“发财梦”的驱使下,他开始谋划“发歪财”,并与老同学王某一拍即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跟别人学会了克隆银行卡的技术,便想到利用工作之便,“克隆”客人的银行卡窃取存款。
2010年年底,罗某专门应聘到夜总会担任收银员工作,为的就是方便窃取别人的信息。今年1月,茹先生到罗某所在的夜总会消费,罗某在结账收钱时,伺机窃取了茹先生的银行卡信息。趁茹先生输入密码时,悄悄记下。随后,他们克隆了茹先生的银行卡。
罗某趁茹先生输入密码时,用随身携带的读卡器轻轻一刷。不过一秒钟,银行卡的信息就复制了。事后,犯罪分子再将破解的卡号复制到另外一张银行卡上。复制成功后,该卡与原卡功能实际上一模一样,也就是所谓“克隆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