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类除在消费市场内涨声一片外,在收藏及投资领域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近1个多月,多个中高端品牌的白酒价格出现集体跳水的现象,其中年年涨价的茅台更是出现了九年来的首次大幅降价。
白酒市场的表现疲弱,会否波及其他酒类市场的价格?目前整个酒类收
藏及投资市场形势及前景如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为给酒类收藏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白酒降价属自然回落
白酒市场的震动引起巨大关注,主要由于被称为国内名酒涨价“领头羊”的茅台,从2003年至今,涨幅超过945%。但从3月初开始,茅台出现连番降价。
一度在春节前高涨至2300元/瓶零售价的飞天茅台,近期回落到2000元/瓶以内,部分地区降幅超过500元/瓶。某些前期囤酒者开始甩货,也有茅台经销商改做其他品牌的总经销。此外,五粮液每瓶的价格也出现100元左右的调整。
“春节过后,人们对酒类需求没有那么旺盛,而酒厂每个月的生产指标是一样的,于是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价格自然出现下降。”广州华致酒行的陈经理说,目前正处于酒类市场的空档期,价格回落十分正常,多数还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据陈经理介绍,一般来看,3~5月是酒类市场的淡季,而6~9月随着端午、中秋节送礼需求的增多,酒类市场价格会有所回升,10~11月市场回升的幅度有所缓慢,甚至出现下跌。12月份,酒类价格回复上涨,并迎来小高潮,尤其月尾各大企业举办年会,回馈送礼。到了2月春节前后酒类涨价到达顶峰。
不少经销商在去年价格处于低位时就购入了大量茅台,如今过了旺季,经销商必须出货,导致市场供应量猛增。总体来说,酒类市场的价格呈现曲线变化,但整体的趋势仍是同比上升。
酒品投资专家肖竹青也认为,近期政府严厉打击“三公”消费,的确对高端白酒的政务商务销售渠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白酒降价只是暂时性的情况。”
至于红酒市场,主要经营进口葡萄酒贸易的蓝泉酒业经理潘裕向南方日报记者透露,白酒降价对红酒的销量和售价没有太大的影响。“红酒不像白酒那样,通过品牌的包装能够人为地把价格推上去。”她指出,红酒的价值从它酿造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就由它的收藏年限、年份以及质量等天然因素决定。
酒类投资日渐成风
潘裕透露说,投资中高端酒类产品眼下正日渐成为风潮。“现在公司的客户过来买红酒,有60%至70%的人在自己品尝的同时,也会用作收藏或投资。”
近年来,酒类行业“暴利”的确引人注目。去年各大白酒上市企业的财报显示,其中11家白酒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增幅高达70.96%。
例如,2011年,茅台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净利润达87.6亿元。五粮液的净利润为61.93亿元,增幅达40.9%。而沱牌曲酒的净利润高达1.95亿元,增幅为155.25%,居各企业之首。即使前几年表现平平的品牌,如沱牌舍得、老白干酒,去年的业绩增速也表现突出。
“现在人们有强烈的投资意愿,加上近年股票又不景气,在其他投资渠道相对缺乏的情形下,加上酒价逐年上涨,酒类板块也表现平稳,从而使得高端酒成为人们的一个投资选择。”肖竹青道出了酒类投资热潮背后的深层原因。
对于酒类的收藏和投资,也有业内人士持不同意见,认为这在国外已经具备一套成熟的评级和交易机制,对产品价值的保值升值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发展并不健全,尚无完善的机制和销售渠道,投资者容易陷入如“炒楼”现象一样的恶性循环,最终扰乱整个酒类市场的交易体系。
投资者应端正心态
至于目前酒类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如何呢?华致酒行的陈经理根据长期一线操作的经验,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数据:“酒类投资的回报率,要视乎产品类型而定,目前来看,白酒与红酒的投资回报率大概在10~20%左右。”
但他也提到,今年酒类投资市场的热潮将有所缓和。“现在我们公司买酒自己品尝和用作投资的比例,大概是9:1左右。由于目前的白酒市场相对较淡,客人在投资时也相对理智。”
目前华致酒行采取客人回购的方式,鼓励买家在合理范围内投资。“例如,客人以每瓶100元的价格购入一批货,到年尾的时候价格上升为每瓶130元,那我们公司会以120元的价格向客人回购,这样对双方都是有利。”陈经理向记者介绍道。
他认为,今年整个经济形势表现一般,酒类投资市场也不是很理想,加上今年政府的工作强调廉政形象,也引起酒类消费市场的连锁效应。估计等到今年政府换届以后,酒类市场才逐步回暖。“酒类投资需要看大环境的经济情况,关注行情的预测是否理想。”
而肖竹青提醒酒类投资者,若购买酒类收藏,最好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例如白酒的四大名酒或八大名酒,同时也要注意它们的年份、年限和质量保证。最重要的是,要把酒类收藏视作长线投资,需要长线持有,不能期望借此短期内获利。
潘裕也认为,酒类投资者也应把收藏红酒作为一种享受其中的爱好,而非压力。
多种酒类理财产品可供选择
■投资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财富的增长,包括酒类、艺术品等在内的另类投资市场,凭借其“抗通胀、避风险、与其他资产类别的关联度低”等三大特点,成为继证券、房地产市场之后,又一大容纳社会流动性的大类资产,这些另类投资品种正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和欢迎。
在国际酒类市场,高端名庄期酒率先进入了证券化,在金融资本的推动下,传统的中国白酒也开始与金融相结合,并且孕育出期酒业务以及众多白酒交易市场,今年4月11日,西凤酒推出的西风·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在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该款酒的公开报价为每瓶800元,号称“半价买名酒”。
在肖竹青看来,西凤酒如此低的发行价格“实际上是在打广告,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但他也认为,随着中高端的品牌酒纷纷进驻交易中心,这种类似“携程”模式的酒类交易平台,将会给酒商和投资者带来更多双赢的机会。
例如,交易中心一次性向酒厂购入1亿的酒向外出售,酒厂可借此省去中间渠道一系列的进场费、促销费、补损费等,降低买家的购买成本。而交易中心以出厂价发行,买家可以通过申购,享受五折买名酒的优惠。由于首次申购的中签率大概在8%至10%左右,中签者可以因此获得1倍以上的溢价空间。
“这种商业模式也是一种数据库营销的手段。”肖竹青说,目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均与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合作,银行有巨大的客户数据记录,通过购买银行数据、客户经理渠道向投资者推荐白酒理财产品,达到精准营销高端客户的目标。同时,交易中心还要在每款酒品上市时进行全额投保,委托银行对客户资金进行监督以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
除此以外,银行也陆续推出针对投资的酒类理财产品,例如红酒投资信托。其购买起点一般为100万元-300万元,成为不少非专业人士的首选。红酒信托计划一般是某个酒庄所持有的红酒在某个年份期酒的收益权,多以1桶为一个认购单位,然后按照一定的预期收益率向投资人发售。
据了解,这种投资收益以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在葡萄酒装瓶后,投资人向信托发行人提出红酒的消费申请,信托发行人将按照一定的收益率向投资者提供红酒的实物消费。另一种收益方式是在投资期满后,投资者以现金方式分配理财收益,酒庄按照此前的协议回购未行权的红酒,回购价格也将按照此前约定的收益率执行。
高端白酒红酒双双回落
■市场风向标
作为现货市场的风向标,期酒市场近期摇摇欲坠。
中国期酒交易中心官网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五星茅台2013年的价格已由3月1日录得的年内最高价7979元直线下泻至2219元,跌幅达72.19%;五粮液2012年的价格亦从年内新高1789元跌至1289元,缩水27.95%。
不仅仅是高端白酒市场出现萎缩,高端红酒年初以来也呈回落态势。新年伊始,进口顶级红酒的代表拉菲即在中国遭遇十年来首次降价寒流。
上海红酒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初至上周五收市,拉菲副2008B的价格由2806元/瓶跌至2450元/瓶,跌幅为12.69%;玛歌2001B的价格由3350元跌至2994元,缩水10.63%。不过,也有一些品种仍然保持坚挺。如拉菲2000B,今年以来,价格基本维持在16800元上下。
高端红酒降价早有征兆
高端红酒价格的回落并非没有征兆。作为2011年葡萄酒价格晴雨表的151届法国伯恩慈济拍卖会上,红酒拍卖价格同比下跌6.21%,拉菲甚至首次出现流拍。苏富比拍卖行副主席杰米·里奇也在一次访谈中说:“实际上,去年春,红酒价格已经升到顶点。”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拉菲价格开始下跌,成为波尔多一级酒庄中表现最差的产品。
因为抵挡不住红酒泡沫的破灭,济南等地出现了部分红酒庄关门大吉,老板跑路的凋敝情景。而此前,随着红酒市场的持续火爆,各地红酒庄的投资风生水起,甚至有假酒亦乘虚而入。相关数据显示,拉菲的产地法国拉菲的年产量不过20余万瓶,但中国市场每年喝掉的“拉菲”却有200万瓶。
短期价格或难收复失地
业内人士认为,红酒尤其是高端品种价格的回落根本原因在于投机过剩导致价格虚高,脱离了实际价值。上月下旬举办的第86届全国糖酒会发布的《中国葡萄酒市场白皮书(2011-2012)》指出,国人选购葡萄酒的主流价在100-300元之间,愿意购买1000元以上葡萄酒的比例仅2%。
但一些投机商却趁着中国红酒市场迅猛增长的势头,大肆囤积进口高端红酒进行炒作,待价而沽。3月份安徽合肥举行的首届中国世界葡萄酒高峰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瓶装葡萄酒进口额达到12.7亿美元,较上一年飙升94%。
而实体经济的持续低迷,以及紧缩的货币政策成为压垮红酒价格的“最后一根稻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Serhan Cevik 和Tahsin Saadi Sedik的研究表明,尽管发达国家受欧债危机影响减少了需求,但并不是红酒价格调整的主要因素。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受到通胀困扰,货币政策从紧,影响了总体需求,导致一定幅度价格调整。
上述两位经济学家预计,红酒价格调整结束的时间,取决于新兴市场如中国何时改变经济紧缩政策。
南方日报记者 高国辉
朱星海:
红酒市场最大问题是信息不对称
■观点
对红酒研习多年,曾在广州嘉德专事红酒拍卖的资深人士朱星海认为,中国的红酒市场最重要的问题源自信息不对称。第一方面,很多顾客红酒知识不足,上来就问有没有波尔多的酒?至于法国酒到底好在哪,甚至对性价比一窍不通,以为上面印着波尔多的就是好酒。第二,酒商利用消费者心理钻空子,从法国引进波尔多最普通级的餐酒,标个三、五百的价钱,实际上就是国外最普通的10美元以下的餐酒。餐酒就是平时大家随便吃饭配的那种酒,就如同我们去饭店随配的茶。正常的是来自酒庄的酒,由欧洲专业评级评定。当然,中国同样有评级,但是制定比较混乱,对评级懂的人不多。第三,就是市场上以次充好。
提到市场上的混装酒,朱星海透露超市渠道特别严重。“混装的概念,不是原瓶从国外进口,而是用整个橡木桶寄回来再在国内分装。其实并不是在国内分装的就是差的酒,但是能对分装把握的人员少,导致分装酒鱼龙混杂。”
此外,朱星海认为,中国的评级可以忽略不计,和国外酒庄的评级是两回事。中国一般只在酒瓶上标波尔多,实际上酒瓶上标得越细品质越高。国外有些酒在瓶装上的标识甚至细致到是产自哪个村子。
南方日报记者 谢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