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0亿元 中国人寿市值居全球寿险公司之首
2009年9月,当人们心潮澎湃地准备迎接新中国60周年华诞之时,险企上市同时也成为保险行业热议的话题。
先是天平保险大股东天茂集团宣称,天平保险已与国泰君安签署上市辅导协议;然后是中再集团9月初斥资33亿元入股光大银行,公司总裁吴高连表示,要推动中再集团整体上市,必须在股权投资、资本运作方面多做尝试。
上市,无疑已成为保险公司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已有各种组织形式的保险公司120余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93家,兼业代理机构13.7万家,其中有6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一家保险中介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他们不仅改写了港股、A股中国保险企业上市的零纪录,还通过股改、上市,使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运行机制明显转变。国际视野的提升,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都巨大地释放了公司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迅速得到超常规发展。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进入全球《财富》500强企业。由于金融危机的重创,在国际上很多金融机构市值惨遭缩水、品牌价值一落千丈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排名仍较2008年度提升26位,位列133位,“中国人寿”品牌价值由2008年的668.72亿元人民币上升至824.37亿元人民币。截至2009年9月22日,中国人寿市值达到1203亿美元、8220亿元人民币,居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市值500强企业第31位,为全球寿险公司之首。
我国民族保险企业拥有了比肩全球顶尖保险企业的雄厚实力。
艰难创业承载民族保险业复兴梦想
今年87岁的我国保险界元老王恩韶在回忆自己的保险生涯时写道:“我从1942年就参加保险工作。旧社会的保险基本控制在以英、美为首的外国保险公司手里。当时我们很多年轻人心里感觉很不痛快,希望有朝一日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保险事业。”
1949年,伴随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民族保险业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诞生实现了王恩韶的梦想。但王老心中一直有一件未了憾事。1986年,王恩韶被派去英国创办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英国的子公司,并任中国保险(英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那时,他就曾考虑过在伦敦再办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但由于寿险的经营模式和人才与财险完全不同,“在伦敦,我们能做到在世界财产保险的中心立足,而且与西方老牌公司平起平坐,这算是为我们国家保险事业作出的贡献,但美中不足的是寿险公司没有办成,感到深为遗憾。”
20世纪80年代,尽管中国保险行业已开始苏醒,但规模小,主体少,而且业务单一,经营落后,保险整个行业的规模甚至不及四大国有银行一个分行的资产规模大。
“1992年友邦登陆上海滩,给上海乃至中国保险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其推出的保险代理人营销方式具有震撼效果。”平安保险相关人士说。在此之前没有人认识到中国寿险领域巨大的业务成长空间。而正是之后寿险业的发展成就了今天保险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到1995年,上海已有天安、大众两家区域公司。保险法的颁布,使泰康、新华、永安、华泰、华安5家股份制公司先后获批成立,再次掀起新一轮市场主体进入大潮。而作为对分业经营政策的回应,由人保改组而来的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在京浮出水面,旗下有3家专业公司。至此,中国保险市场群雄竞技的大戏敲响了开幕锣鼓。
改革开放 重组改制让险企焕发活力
如果说1996年开始的专业化经营使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新华人寿、泰康保险等一批保险机构迅速崛起,那么2003年的重组上市则为我国保险机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保险业在短时间内“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当一大批外资、合资公司纷至沓来时,“狼来了”的呼声响彻国内保险业。
中国保险企业将在准备还很不充分的情况下,直接走上与实力雄厚、经验丰富、技术领先的外资公司同台竞技的道路,显然压力巨大,挑战空前。
“不少人动摇了。”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杨超回忆说,当时,在外资公司先进的产品概念、经营战略及强大的母公司背景面前,特别是在高薪的诱惑下,中资公司人才大量流失。“有人说,国有金融企业太土气---历史包袱重、管理水平低,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没出路。
我们不服气!”实行股份制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势在必发。
从2003年起,人保财险、中国再保险、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这些我国保险业的中坚分子开始了股改、重组、海外上市融资和回归A股的风雨之路。其中太多的艰辛与惊心动魄,由此带来公司战略、制度的幡然巨变只有经历者才有切身的体会。
2003年年中,三大国有保险公司全部重组改造完毕。与此同时,平安保险也在谋划集团整体登陆资本市场。
2003年11月6日,人保旗下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内地金融机构海外上市第一股在香港挂牌交易。
北京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孙祁祥教授当时对此评价表示,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使其格外引人注目。首先一个特点就是所谓“保险第一股”的概念---人保财产保险公司不仅成为第一家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内地保险企业,也是第一家直接进入股票市场募集资本的内地保险企业;第二个特点是股票发行的巨大规模,公司共发行30.052亿股,占人保总股本的28%,筹资总额54亿港元;第三个特点是国际市场对人保股票认购的积极性令人印象深刻。
2003年12月17日和18日,中国人寿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并创造当年全球最大规模的IPO。2007年1月,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作为保险概念股第一家在上海成功回归A股,填补了我国资本市场没有保险股的空白,同时成为我国首家境内外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
2004年6月,中国平安在香港H股上市,两年后回归A股,短短3年之内市值由800亿元一路飙升最高曾超过万亿元,由此铸就了平安内部员工的无数超级富豪。
2007年11月,作为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国内保险中介股,泛华保险挂牌首日便以58%的傲人涨幅荣获当年中国公司在纳市首日表现榜单的“探花”。
2007年12月7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A股发行,这意味着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保险集团亮相资本市场,成为第三家登陆A股的保险公司。
做强做优 迈向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
“我国保险业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保监会一直鼓励保险企业抓紧时机,支持符合条件上市的保险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从2000年开始,保监会一直积极推动险企股改、上市,并施以政策助力。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多次表示,险企上市对于提高保险企业竞争力、实现民族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战略性的意义。
“全球保险业在资本市场有三个特点:一是保险业控制着40%的全球资产;二是保险业对资本的需求巨大;三是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60%-70%的保险公司都是上市公司。上市是保险业的行业特点决定的,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走的路,唯一的选择。”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曾以此下定了挺进资本市场的决心。而境内外两地上市,为其带来充足的资本金,也为平安在金融综合经营先行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战略投资者和国际化的管理团队,以保险业务为核心,并已涉足证券、信托、银行等金融领域,成为全球第六大金融保险集团公司。
上市后,通过市场力量的兼并和重组为构筑中国的“保险航母”创造有利条件。2007年年底,中国人寿审时度势,响亮地提出了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的奋斗目标,并按照“三步走”的战略,在巩固寿险、资产管理两大核心主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发展财险、养老险,并为下一步涉足银行、证券、基金、信托领域做好准备。
而在2009年9月24日,新成立的人保股份公司董事长吴焰表示,此次人保改制是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银行改制模式后,从金融企业集团的角度率先进行的有益探索,开创了综合经营格局下金融集团改制的先河。
继2003年保险公司上市元年之后,2009年无疑成为险企上市的一个关键年,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巨大潜力让人们相信,在今后境内外资本市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险企身影。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