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霖的喜讯,却令几人欢喜几人忧。进入2月以来,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干旱袭击的阿根廷已经有局部地区开始出现零星降雨,而天气预报也显示了更多的降水预期。对于即将进入收获季节的阿根廷豆农而言,在2月上旬大豆生长灌浆期的关键时刻喜逢甘霖,无疑有助于缓解由干旱所造成的减产预期。
但阿根廷的这场及时雨,却消除了国际大豆期货市场上唯一的“天气升水”。根据路透社消息,2月3日,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再次收低,3月大豆合约SMH9收低14美分,报每蒲式耳9.45-1/2美元。
“全球期货市场已经进入‘天气市’,市场上的交易员、种植者乃至豆粕饲料加工厂、养殖场等相关行业,都在密切关注阿根廷天气的下一步走向。” 嘉吉投资公司的中国与韩国区谷物油籽部总裁安博泰(Robert P. Aspell)这样向本报表示。
南美大旱牵动全球市场
这次受旱灾影响最大的阿根廷与巴西是继美国之后的主要大豆出口国。据美国商业部数据,两国占据了2007至2008年南半球大豆供给的92.4%,全球大豆供给的49%。因此,两国大豆产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2009年4月至6月间全球大豆市场主要供应商的供应量。
此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预期阿根廷今年大豆产量将下降15%,而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1月13日预测阿根廷大豆产量将下降17%至25%,即3450万吨到3820万吨。安博泰称,巴西、阿根廷两国去年大豆产量分别为5900万吨和4750万吨,而今年预期将下降至5700万吨和4300万吨。
美国农业部大豆研究专家马克·艾什(Mark Ash)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无法对南美主要产区大豆产量受干旱天气影响的程度进行准确判断,“离南美洲大豆的成熟期还有一到两个月,现在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交所称,今年1月阿根廷许多农业带遭遇了47年来的最小降雨量,较历史平均水准下降40%至60%。阿根廷农业部对本年度大豆种植面积的预估也已从创纪录的1820万公顷下调至1775万公顷。
受干旱对收入预期的影响,阿根廷的农场主组织Carbap在1月19日、20日两天里发起了停售大豆行动,并号召阿根廷其他农场主停售,要求政府减免大豆的出口税。而阿根廷国内主要农业区科尔多巴省的省长斯恰雷蒂2日也提出,应暂免大豆出口税三个月,同时在目前35%的税率基础上下调五至十个百分点。
尽管南美大豆减产已成定局,但安博泰并不认为这会导致全球大豆供应出现短缺。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大豆播种周期不同,美国大豆即将于3-4月份进入播种期。安博泰表示:“如果阿根廷大豆严重歉收,短期内也许会推高全球期货市场价格,这也会刺激美国农民增加大豆种植面积,重新实现供需平衡。”
一位与美国大豆生产贸易企业联系紧密的专家对记者表示,南美大豆歉收也并不等同于出口减少。据他介绍,2008年上半年全球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粮价高企,阿根廷也一度希望提高大豆出口关税,来限制出口以平抑国内粮价。这就直接导致目前阿根廷豆农手中还留有一定库存。根据美国农业部2008年12月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数据显示,当月阿根廷大豆库存为2278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01万吨;而中国当月大豆库存也由47万吨增至472万吨。该专家表示:“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在2008年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由于当时阿根廷限制出口,各大国际粮商把订单转向北美。”
尽管CBOT大豆期货价格2009年1月份一度因阿根廷大旱而有所上升,但目前几天主力合约价格仍然在9.5美元/蒲式耳左右波动。这与2008年7、8月份大宗商品市场牛市见顶时17美元/蒲式耳的价格相比仍然有很大距离。期货市场上,CBOT 9月与11月交割的大豆期货合约价格明显低于3月合约价格,这其中也已经包含了对今年美国大豆增产的预期。
安博泰也表示,国际大豆价格在2008年7-8月份到达顶点之后,大豆期货市场就开始进入熊市,如果不出现干旱,天气状况正常的话,目前全球的大豆价格还会更低。虽然现在南美的干旱和减产预期的确对大豆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但他并不认为期货市场价格有持续走高的动能。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也持同样观点:“前一段时间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上涨只是对南美大旱作出的反应,而2008年全球大豆大丰收导致各国库存丰富,供求关系不会受南美大旱而发生巨大转变。前一段的价格上涨只是短期的,我觉得不会像去年那样出现大幅度上涨。”
马克·艾什表示,由于南北半球种植周期互补,美国与阿根廷、巴西大豆出口间的竞争性并不强。但他同时指出,如果南美洲大豆出现大面积歉收,引起国际市场上大豆价格的上升,那么“美国农场主在选择种植农作物的种类时会做出价格上有利的判断,目前我不能对大豆种植面积做出官方预测,但我想至少会与2008年的数据非常接近。”
一位与美国大豆生产贸易企业联系紧密的专家对记者表示,由于北美大豆播种期在每年3-4月份,所以在2008年的种植周期内,美国豆农是在全球通货膨胀严重、农资价格最高之际进行耕种的。这直接导致了上一年美国大豆成本高企,每标准蒲式耳的农资成本达到9- 9.6美元。目前市场的现货价格只有9.5美元,而美国政府又只会在每蒲式耳价格低于5.8美元时提供农业补贴。这些都不足以吸引农户抛售库存。
对华影响有限
阿根廷是全球三大大豆生产和出口国之一,根据美国农业部提供的估算数据,美国、阿根廷与巴西三国07/08年度(自2007年9月1日起)大豆产量分别为7286万、4620万和6100万吨,出口量则分别为3160万、1383万和2536万吨。
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07/08年度进口量达3782万吨,远超国内1400万吨的产量。对严重依赖大豆进口的中国而言,阿根廷大旱,也对国内期货市场产生了一些影响。在1月份,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也已经有所上涨。
2月4日,大连商品交易所3月交割的黄大豆一号期货合约收报3702元/吨,略有上涨,延续了前2个交易日的升势。一位从事大豆期货交易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春节后国内大豆期货价格走势之所以与CBOT价格走势相背离而略有上涨,一方面是反映了对目前国内北方大旱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经济信心的恢复,有些大豆加工企业在前一段时间内随经济下行而“去库存化”之后,又开始恢复正常库存。该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期货市场上,短期内多方还是会比较强势。
除压榨豆油的原料之外,大豆的另一主要用途是作为牲畜饲料的豆粕。豆粕与畜牧业的发展和养猪养鸡的农民利益紧密联系。美国农业部的马克·艾什表示尽管目前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中国的肉类需求仍然会维持在很高的水平,在肉类消费的推动下,“我们预期2008年至2009年的市场周期中,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将达到3600万吨。”
据国泰君安期货大豆期货研究员李东吉分析,由于国储收购推高国产大豆价格,形成价格倒挂,每吨国产大豆比进口大豆贵五百元。这使得我国的大豆消费中进口大豆比重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据美国农业部数据,仅去年9月至12月中旬,中国便进口美豆达1069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中国在美国的大豆出口中占据约四成,随着南美大豆歉收的风险提升,中国的大豆进口订单对美国豆农显得更具吸引力。
不过,对于目前国内大豆供求关系的走向,持相反态度的人也不少。李东吉认为,生猪养殖已由暴利变为微利,因而今年一季度饲料需求情况料仍不会好转。
安博泰也表示,“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增长,而人均GDP的增长与植物油和肉类的消耗量呈正相关,简单的说就是经济增长之后,人们会消耗更多的高蛋白食品。中国的大豆加工业已经非常发达,因此我们需要考虑是直接进口肉类效率更高还是支持自己的农民养殖肉畜效率更高。”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李国祥则表示,由于我国去年油料作物全面丰收,花生、油菜籽库存丰富,在植物油消费方面对大豆具有替代性,所以由这方面需求导致的大豆进口并不容易激增。在谈到中国豆农面临的春播问题时,李国祥表示:目前国际豆价虽然略有回升,但换算过来仍然低于中国政府制定的保护性指导收购价,因此不容易刺激我国豆农扩大播种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