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摘“红帽”运动
【入选理由】
1990年-1995年,一场姓“资”姓“社”大讨论,迫使许多民营企业戴上集体的“红帽子”,打着集体的旗号,集体又未出资,这就造成了产权关系和司法解释的混乱,导致无数纷争和悲剧。
12
邓小平南巡:为市场经济正名
【入选理由】
1992年初,在改革开放关键的历史时刻,邓小平南巡,提出“三个有利于”,确立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给私营企业家和个体户吃了一颗定心丸,使民营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3
诸城事件与国退民进运动
【入选理由】
1993年、1994年,不到两年时间,山东诸城市委书记陈光就把全市95%的国家和集体企业卖光。陈光、陈送光、陈卖光,人称陈三光。诸城的做法无疑是“惊世骇俗”,引起了全国的争论。朱钅容基在经过调查后,充分肯定了诸城的经验。随后,温州民企劲刮抢购国企旋风。诸城事件第一个尝了“国退民进”这只螃蟹,揭示了国退民进和民营化的过程是中国改革的必然选择。
14
西部大开发:民营企业大迁徙
【入选理由】
1999年11月,中央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沿海先发地区民营企业纷纷大迁徙,加入西部大开发运动,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作出贡献,也使民营企业实现产业梯度转移成为一种可能。
15
首批20家私营企业获自主出口权
【入选理由】
1999年,希望集团等国内首批20家私营生产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享有与国有、集体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同等待遇。这标志着民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合法获得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权利。
16
《个人独资企业法》实施:把创业的种子播到每一个角落
【入选理由】
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正式实施,这是一次“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理念和社会观念的更新。
17
火烧温州皮鞋:引发质量兴市
【入选理由】
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广场,5000多双温州的假冒劣质鞋葬身火海。“本店没有温州货”、“本店不卖温州鞋”等标榜商誉的提示标语挂在商场门口。温州人并没有因此倒下,而是卧薪尝胆质量兴市10年,终于打响温州品牌。1999年12月15日,又是武林门广场,又是烧鞋。这次,所烧对象都是那些假冒温州品牌的劣质鞋。从两次火烧皮鞋可以看到,中国民营企业家对中国制造品质的追求,是如此的孜孜不倦。
| |
1987年8月8日,5000余双劣质温州鞋在杭城武林广场被付之一炬。1992年,位于杭州武林广场的新天龙商厦又一次火烧伪劣温州鞋。
18
江泽民“七·一”讲话:为民营企业阶层和成分定位
【入选理由】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一起,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是首次对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成分和阶层作出明确定位。
| |
19
加入WTO:开启民营企业全球化时代
【入选理由】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生效,民营企业全球化时代真正开始。
20
十六大召开:民营企业家登上政治舞台
【入选理由】
民营企业家党代表首次亮相十六大,随后又有11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这是中国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这无疑也正式确定了民营企业主登上政治地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