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理财
陆金所深陷坏账风波 P2P应该怎么投?
近日,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陆金所)——这一号称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国内P2P平台翘楚,接连遭遇舆论风波。先是旗下平安国际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发生客户企业2.5亿应收账款贷款违约,令陆金所陷入坏账疑云,后是大公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下调陆金所信用评级。
2015-3-17

一场陆金所引发的P2P大思考

  2.5亿元坏账究竟是否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 目前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确实属于陆金所其他业务。另一种就是如传闻所说,坏账已经被以垫资偿还的方式"内部消化"。

对掐:深陷口水战、拉锯战

  3月11日,一则陆金所爆出2.5亿元坏账的消息引发了市场热议。据传,陆金所旗下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近4亿元借款出现问题。其中与某省一家名为金紫阳集团的2.5亿元借款已到期,平安国际方面不得不启用资金池偿还投资人本息。

  陆金所随后正式发声明称,传闻中的坏账项目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然而,陆金所同时也坦言,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确有一项应收账款业务目前已进入相关法律程序,但详情不便透露。

  3月13日陆金所做出的简短回应令市场质疑为过于简单、澄而不清。

  在3月13日当天,大公国际发布公告称,将陆金所由大公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观察名单移入黑名单。并指出其存在的三大问题。根据大公的公告,陆金所目前存在平台实缴出资额发生较大变更,平台债项信息严重不对称以及涉嫌关联担保的问题。依据《大公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黑名单管理办法》将陆金所列入黑名单。

  资料显示,这是继今年1月21日、29日及3月10日以来,陆金所第四次被大公“点名”警示,前三次都只是列入预警观察名单或严厉警示,而此次则直接将陆金所列入互联网金融黑名单,更是指出陆金所实缴资本变更、项目信息不对称以及涉嫌关联担保三大“短板”。

  不过,对于大公评级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业内人士也曾多次提出质疑。

  在将近一个星期的拉锯战中,原本单纯的风险事件引入了更多的参与者,从而逐渐开始演变为一场口水战。陆金所在声明中也暗指大公国际恶意中伤。而大公国际对于P2P的态度一直以来不甚友好,此前其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预警名单中”,不少表现较为活跃、知名度略高的公司都进入榜单。

  有分析称,2.5亿元坏账究竟是否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 目前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确实属于陆金所其他业务。另一种就是如传闻所说,坏账已经被以垫资偿还的方式"内部消化"。毕竟,这也是之前不少P2P平台出现坏账所采取的惯用模式。而陆金所对应收账款业务为何进入法律程序,与传闻所指坏账是否存在关联,又语焉不详,如此只会进一步加深市场的不信任感。

反击:期待信息披露更规范透明

  从公告来看,陆金所没有否认坏账项目的存在,只不过强调了该坏账与其自身的P2P业务无关。但陆金所是平安保理单一股东毋庸置疑,即使坏账与其P2P业务无关,陆金所是否就能完全置身事外了呢?而且从公开信息可见,陕西金紫阳农业科技集团在去年10月份就已经出现资金断裂,11月份其集团法人韩某就因骗贷8000万元被警方抓捕。

  也就是说,平安保理和陆金所最晚在去年11月份就应该发现了该项目的问题,随后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投资者心里的问号还有很多,陆金所寥寥数语的一份声明,显然不足以安抚投资者的情绪。

  3月16日,陆金所发布的最新声明前面冠上了“严正”两个字,较之坏账风波时因为言语不详引发市场诸多不满的那份声明,针对“黑名单”的声明则力求详尽,陆金所针对大公指称的建立资金池、关联担保等据理否认,并表示陆金所注册资本金8.37亿元人民币全部实缴到位,可以在上海工商管理部门查询核实。并且,陆金所再次重申,平安保理与金紫阳的保理业务纠纷不会影响任何陆金所平台的投资人。

  另外,陆金所还透露,为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陆金所成功进行了新的融资安排,将获得新的资金支持,总额达30多亿元,将于近期全部到位,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届时陆金所将成为中国资金实力最强的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事实上,陆金所正遭遇的种种质疑恰恰是当下互联网金融企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P2P跑路事件的层出不穷让市场对这个行业的信心变得脆弱。这些在传统金融领域也不可避免的道德风险,之所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更容易产生和爆发的原因,除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的风控能力尚待加强外,关键还在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息更不透明。

  比如投资者对融资标的信息和资金使用情况了解不足、融资平台和融资方着力宣传项目的高收益却不揭示项目风险、因为监管缺位不能及时披露违规信息等等,已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这一新兴金融业态的信心。如何解决投资者所面临的这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融资平台和融资方都能够全面、真实、规范、及时地披露信息,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而言,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投资P2P: 遵循防“雷”六法则

  自2013年以来,P2P网贷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快速崛起,凭借着低门槛、高收益、易操作等优势,为众多的投资者开辟了一条新兴的理财渠道。面对众多平台,投资者如何才能避开“雷区”,实现个人资产的安全升值?银客网副总裁李飞建议,投资者只要掌握以下几点便可做到安心理财:

1.借权威信息辨别平台资质

  虽然P2P网贷行业还很初级,但已经过了数年的发展与优胜劣汰,不乏优秀的P2P平台。平台是否具备长期发展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评判一家平台的资质,已经不能简单的去看是否有营业执照和办公地点,平台资质的真实性应该从平台团队构成、风投方背景、第三方权威媒体或机构意见、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

  平台资质主要是判断是否含有较高的道德风险,而用户个人一般很难去综合了解平台真实情况。借助一些权威第三方的信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一定要谨慎判别哪些是出于商业目的而进行的排名、炒作,而诸如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这类受地方金融主管部门指导的协会组织则是极具参考价值。不过,平台资质只是判断的第一步,这还远远不够。

2.平台应用资金第三方托管

  P2P平台实行资金第三方托管非常重要,但投资者要区分第三方支付与第三方托管。第三方支付并不是第三方托管,用户资金还是会流入到平台的支付账户中,平台与资金没有实现隔离。而第三方托管则实现了平台与资金隔离,就算平台不存在的,资金还是在托管账户中。目前第三方托管主要代表为汇付天下,民生银行的托管系统也会在近期上线。平台对合作机构的严格筛选也是规避风险的另一种有效手段,是对众多投资人负责的一种表现。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支付宝、财付通的都不是托管。

3.回避额度或利率超高平台

   银监会发布的相关监管政策方向已经非常明确,P2P网贷一定要坚持“小额分散”原则,一般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项目是具有极大风险的。李飞称,金融最根本的风控方法是控制项目额度及分散度,尤其谨防资金流入房地产类别。“P2P平台不是银行,大单风险事件已经在近两年爆发式出现。”

   利率方面,目前P2P平台8%-15%项目年化收益率是比较稳健的水平。收益高低决定了借款方的成本,超过18%的项目利率存在极大的违约风险。P2P是一种理财投资而不是投机。

4.观察平台是否以风控导向

  凡是金融必有风险,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充足的风险控制能力。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属性是金融,风险控制是第一要务,投资者需要详细了解平台的风控模式,观察其是否具有风险保证金、是否独立审核借款项目与合作方、是否具备充足的抵押物或信贷机制、项目信息是否披露、风险情况是否预警等。

5.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很多投资者可能刚开始认准一个平台以后,就一股脑地把资金全投放在一个平台上,这种做法其实是有风险的。投资人可以综合对比下各家平台,挑选适合自己的平台和渠道进行分散投资。分散投资的道理类似于“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了风险不至于一损俱损。分散投资还是要建立在上述精选平台的基础上,找出真正适合和信任的网贷平台。不过,分散投资也要避免过于分散,那样会让投资人的资金碎片化,回款不够集中,想要续投就会十分麻烦。

6.选择具有足值抵押物项目

  投资者在选择P2P产品时,还要看项目是否含有抵押物。真实的抵押类融资项目,由于抵押物足值,并且所融资金额往往大幅小于抵押物市场评估价。比如,房产抵押对于P2P模式而言就更有保障,特别是一线城市的优质房产,即使出现个别借款人违约,平台也完全可以通过处置优质抵押资产来保障投资人利益。事实上,房产抵押贷款也是银行、民间借贷的通用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同时也是保障投资人本息安全最有效的方式。

  P2P借助网络为载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诸多限制,它为市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投资方式,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好的收益。2015年,P2P监管政策落地在即,平台之间竞争加剧,行业洗牌深度展开,而具备强大资金实力和相对完善风控体系的平台,更有机会在“大浪淘沙”后存活下来,P2P这一理财模式也将以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不断发展下去。

  媒体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新闻晨报、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