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点赞到差评,这些中小银行有何苦衷?
2月28日降息当晚,抢尽了“头条”的浙商银行和恒丰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在全面上浮到3.25%仅仅几天后,又回调到3%,其他相应期限也随之调整。
“资金成本压力太大,五年期的存款利率上浮后年利率为5.4%多,而房贷利率为5.9%,如果再打个九折或者九五折,基本上就倒挂了。”某城商行人士道出了玄机。
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后回调
2月28日晚间,央行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宣布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成功抢占头条,吸引众多眼球。
好景不长,浙商银行官方网站公布的“自2015年3月6日起执行”的存款利率表显示,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央行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5%,若按照浙商银行此前宣布的一浮到顶——上浮30%,应为3.25%,可见此时浙商银行已经回调0.25个百分点。
记者查看其他存款项目,发现也做了相应调整:活期存款利率由0.455%下调至0.42%,三个月期限由2.73%下调至2.52%,半年期由2.99%下调至2.76%,一年期由3.25%下调至3%,两年期由4.03%下调至3.72%,三年期由4.875%下调至4.5%,五年期由5.4%下调至5%。
也是同一天,曾于2月28日央行发布降息决定当天,宣布即日起将所有期限存款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均上浮30%(即上浮到顶)的恒丰银行,仅几天时间,该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便回调至3%。
恒丰银行客服表示,已接到行里通知,从3月5日起,该行已将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为3%。事实上,不仅是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该行其他期限存款利率也做了相应调整,其中,半年期由此前的2.99%下调至2.76%,3个月期由此前的2.73%下调至2.52%,两年期由4.03%下调至3.72%,三年期由4.875%下调至4.5%。
从数据可以看出,五年期除外,恒丰银行和浙商银行其他期限存款利率由上浮30%调整为上浮20%。
此前包括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成为第一梯队。记者注意到,目前南京银行和江苏银行的存款利率仍然维持一浮到顶。
银行资金成本仍较高 稍不留神就利率倒挂
某存款利率上浮到顶银行的人士表示,银行调整利率主要从两方面考量:一方面是银行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是对客户的吸引力有多大。每家银行都有特殊性,调整利率也会有资产负债考虑。“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也就是提高几个点,但是对客户的感受不太一样,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主要是考虑客户的感受。
某银行分行人士表示,银行上浮还是下调利率主要是考虑利率支出的成本问题,目前银行存款的成本比较高,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很多银行都变成了理财资金,存款以及同业的资金成本是不低的,资金成本高体现放贷和融资成本也会提高。“央行此次降息的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对于银行也是好事,融资的需求会多一些,业务量会大一些。”
某城商行工作人员表示,相较于之前的一浮到顶,这次央行降息,该行只上浮了20%。谈及原因,“资金成本压力太大,五年期的存款利率上浮后年利率为5.4%多,而房贷利率为5.9%,如果再打个九折或者九五折,基本上就倒挂了。”上述城商行工作人员说。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应宜逊表示,存款利率是由整个金融市场情况决定的。这几家银行的利率调整,可能是他们发现不需要这么做,给这么高的利率了。另外,面临的现实可能不是抢存款,而是放贷难。
此次降息后银行不再只“拼”利率
与以往不同,本次降息后,一窝蜂似的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场面没有再次出现。
各大银行官网的数据显示,降息后,存款利率呈现出差异化定价趋势,大部分银行没有上浮到顶。以上市银行为例,上浮比例从低至高依次为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其中,大型国有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普遍为2.75%,只有建设银行调整为2.90%;股份制银行的调整步调基本一致,普遍为3.00%,只有招商银行调整为2.75%;城商行方面,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调整为3.00%,南京银行上浮到顶至3.25%。
灵活定价是趋势 定价差别将会越来越大
“以往,虽然各家银行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调整幅度(存款利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多数银行为了稳定和增加存款,通常都会将政策用足,采取上浮到顶的策略。但现在不同,银行越来越意识到单纯的上浮到顶已经没有意义,拼利率并非长远之计。”光大银行一位网点负责人介绍说。在他看来,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持续扩大,银行要思考的是差异化问题,即用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来绑定客户,以高成本存款死守,不如另寻他路。
在长期的利率管制下,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普遍存在于各家银行之间,“存款立行”的信条是最好的诠释,不仅要四处奔走找存款,还要绞尽脑汁防流失。但在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存款利率浮动区间逐步打开之时,严防死守恐怕难以为继,降息后各家银行出现的存款利率分化被业界视为差异化竞争的开始。
另一方面,由于以前商业银行的存款定价能力普遍较弱,成本约束意识明显不足。业界认为,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定价权逐步还给商业银行。而从管理层面看,分化的存款利率意味着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管理正在趋于精细化。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未来,有些银行可能继续吸收高成本的各类存款,有些可能会对小额存款账户进行收费。存款利率高频次、差异化的调整,将成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新常态”。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预计,存款差异化定价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银行将放弃“一浮到顶”的存款定价策略,转而根据自身的负债成本和客户结构灵活定价。不同银行、不同地区之间的存款定价差别将会越来越大。
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新金融观察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