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理财
存贷比取消 高收益理财还会有吗?
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市场兴起的环境下,银行揽储压力空前沉重,理财产品等吸储方式颇受银行重用。而存贷比监管指标的退位,将预示着季末、年末的理财产品收益高峰有所减弱。
2015-8-31

存贷比红线10月“作古”

  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其中删去现行商业银行法中规定的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的存贷比指标要求。该决定将自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存贷比取消之后,对于银行业是一大利好,意味着银行有更多的钱可以拿来放贷,盈利能力将增加。那么存贷比是什么?为何要取消存贷比?对老百姓有何影响呢?

存贷比的前世今生

  所谓存贷比,是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存贷比最高75%,意味着银行如果吸纳了1亿元存款,最多只能贷出去7500万元,对于银行来说,存贷比越高越好,可供放贷的资金越多,盈利能力也会越强。

  199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确定了存贷比不超过75%的监管指标,而后,存贷比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纳入了1995年5月的《商业银行法》。2003年,《商业银行法》进行修订,其中有关存贷比的内容被完整保留下来。此后,存贷比不得超过75%便被作为监管指标,由银监会负责执行至今。

  作此规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金融的稳定性,特别是保证银行有一定的支付能力,防止兑付危机的发生。存贷比监管的出台有相应的时代背景。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过热的状态,通货膨胀率高涨,而陆续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张冲动强烈,可能会助长经济泡沫,积累经济风险。适时出台调控政策顺应当时的时代需求。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存贷比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存贷比对于银行来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规模,而贷款又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所以为了增加贷款量又不超过存贷比,出现了冲时点揽存、贴息存款等乱象,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取消这一限制,更多的信贷资金将被释放,有利于小微企业及实体经济的发展。

存贷比取消影响在何处?

  存贷比取消对于银行来说优势很明显,那么对老百姓有何影响呢?

  一、股民受益。银行的融资需求减少了,需要拉的存款也减少了,这两个量加起来,能够进入股市的钱变多了,显然这对股市来说是一个积极的利好。再到银行股,存贷比取消之后对上市银行来说,存贷比的“紧箍咒”解除,对行业影响正面,尤其是对存货比率较高的银行,如交行、招行、中信银行更为有利。而资金充裕的银行,则有望充当资金批发商。

  二、存款搬家现象减少。过去每到月末、季末及年末考核时点,银行通常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或是发行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来达到揽储目的,存贷比取消之后将缓解银行冲时点压力,存款利率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趋于稳定,波动性降低,投资者在月末、季末及年末恐无法再买到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存款搬家现象也将减少甚至消失。

  三、降低贷款利率,个人及小微企业贷款更加容易。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存贷差仍然是利润的重要来源,可是由于有着对存款、贷款比例的监管政策,银行在制定贷款利率时,必须考虑到这25%存款的“存在感”。从理论上说,取消“存贷比”监管,能够释放出一定的贷款投放能力,面对个人的贷款产品会更多丰富、更多多源,贷款利率也会有所降低。但是,对这一影响,我们仍然需要观望。原因在于,对于相当一部分银行来说,存贷比数据比75%的监管值低出近十个百分点。目前,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有效信贷需求弱,而不是信贷投放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不可过度高估废除存贷比带来的信贷增量。

高收益理财产品是否还会有?

  取消存贷比之后,银行月末、季末、年末考核时点的高息揽储,发高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的情况将减少,对于投资者来讲少了一个安全的高收益理财方式。

  事实上,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滑、压力不减,央行频频通过降准、降息、逆回购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已明显下滑。来自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这一数字较今年1月的5.14%下降了0.54个百分点,降幅达到10%。而上周预期最高收益率在6%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18款,市场占比为2.33%,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从1月的7.04%明显下降。作为银行揽储的急先锋,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在上半年也明显降低,今年上半年,一个月以内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只占总发行量的2.21%,同比下降59.33%,环比下降54.2% 。

  在各期限产品中,短期产品是银行冲时点的主力军。因此,存贷比考核取消以后,这部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受到的冲击最大,而中长期理财产品仍是银行看重的稳定资金来源,投资者应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

  来源:北京商报、长沙晚报、融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