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昨日发布了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三本白皮书,对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新挑战和转型进行了分析。麦肯锡指出,当前利率上行迫在眉睫,银行业需要风险管理,需要重塑资产负债表。
麦肯锡指出,银行业当前面临几个挑战。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升使银行明显感受到了寒流来袭。商业银行披露的不良率2015年达到1.85%,较三年前增长30个基点。资本回报率降低和创新非银行机构的威胁更让银行的经营环境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2017年很可能成为银行业监管元年,预计监管机构将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更强有力的监管措施。2016年央行的宏观审慎评估(MPA)对银行的资本、流动性等一系列监管指标提出新的要求;2017年,银监会要求银行对“三违法”、“三套利”、“四不当”等行为进行自查,以及颁发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防控10大风险,银监会同时加大了对违规的严打力度。
麦肯锡还指出,随着中国利率进入上升通道, 需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中国银行业整体而言对利率风险准备不足,很有可能会遭受四重冲击:利率危机导致的债市崩盘,进而引起的银行债券价值减计和债券市场的杠杆融资违约;表外资产在利率危机下暴露出巨大信用风险,转换为表内业务时会消耗银行资本金和流动性,酿成危机;利率上升导致资金面紧张,引发银行流动性风险;利率上升加之利差缩窄,导致银行利润下降和资本金不足。
根据各家银行公开报表信息,麦肯锡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20家银行,进行了利率风险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利率上升会导致绝大部分银行净利息收入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与活期存款比例影响较大,活期存款比例较高的银行会受益更多;然而,全部20家银行的股东价值都下降了,原因是银行的金融资产往往大于负债,且久期也远长于负债;除此之外,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会因为利率上升而受到挤压,净利息收入的上涨并不能抵消经济价值减少对股东权益和资本的影响。
麦肯锡资深项目经理郭凯元表示,中国的银行业没有经历过利率风险引发的金融危机,其实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储蓄所危机和1994年的债券危机,都说明了利率风险黑天鹅的破坏力之大。
报告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转型实施提出了三步走的建议。第一步是全面评估风险管理的现状,找出自己短板;第二步是全面改善风险管理系统与体系。第三步是对转型进行深化、持续检视和优化。即通过风险系统建设、风险文化建设、风险机制的有序推广等来进一步固化胜利果实,将风险意识融入组织的DNA,打造领先的风险管理能力。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曲向军指出,首先,银行业应全面反思战略和商业模式,识别和评估各项业务内含的风险;其次,应彻底排查当前业务活动开展过程,提前为日益趋严的监管要求做好准备;再次,应对新业务模式进行针对性的风险能力建设,确保风险能力和业务需要匹配。
郭凯元表示,中国银行业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利率风险管理。首先,尽快集中检视利率风险总体敞口,综合表内表外视图,通过压力测试评估利率变动风险。其次,发力发展新型利率管理工具应用能力,例如利率互换,培养利率对冲的能力,并在内部定价和外部客户定价中充分考虑利率风险因素。最后,应在整体战略和组织结构上突出对利率风险的重视。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容觉生指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需全面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从顶层战略来看,必须制定以风险偏好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战略。根据风险偏好,确定战略选择,建立相应的业务产品线,设定业务的增长规模区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