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2016不同寻常。
账面上,可以看出传统利差收窄,不良双双攀升;台面下,亦能一窥规模拐点已现,同业理财和委外风险激增。
资本市场层面,对银行紧闭9年之久的A股闸门重开,8家银行批量上市;不良处置层面,不良资产证券化及债转股双双大幕重启,银行系AMC群起,这不仅仅是银行卸包袱的新增渠道,同时也对银行的资产经营提出更高要求;直接投资层面,银行的股权投资业务正在递进式松绑;风险防范层面,监管出手遏制疯长已久的表外理财,将其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未来会怎样?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债转股卷土重来 落地15单规模2300亿
从今年3月中央高层提及“通过市场化债转股来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到10月份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新一轮的债转股渐次推进,多个债转股项目陆续“开花”。
据记者统计,自《意见》下发以来,商业银行共落地15单债转股项目,债转股对象以央企和较有影响力的地方国企为主,且多处钢铁、能源领域,总计规模超2300亿元。
逻辑上看,90年代的政策性债转股应该视作一种剥离不良的方法,而本轮债转股强调“法制化、市场化”,虽然披露的大部分债转股协议均缺乏操作细节,但共同点在于对企业杠杆率的压降及财务成本的节约,譬如建行与武钢、云锡的债转股项目分别预计降低企业杠杆率10%和15%。
另一方面,转股债权质量类型也均由参与方协商决定,包括正常类贷款转股,也包括他行债权转股,这对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效果更为突出。
操作方式上,本轮债转股的核心在于“股”字,不管实施机构是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AMC),还是银行的债转股子公司,对转股后的企业经营价值提升都更为重视。因此由银行来主导债转股在本轮债转股中颇为常见,或成立联合发展基金,或借道旗下基金、资管子公司,不再将主导权交由AMC。
在不良贷款供给远大于持牌AMC消化能力的失衡结构下,银行在转让债权时的定价话语权较弱,也不能参与到处置后收益的分享,因此冀望取得项目主导权。加上与主营业务区分的考虑,也就有了四大行先后公告设立专司债转股的资管子公司的计划,注册资本在100亿~120亿元间,民生、招行、长城资产也将一同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专门从事债转股业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银行系AMC在业务操作层面存在关联交易风险,这就需要监管在配套细则方面的规范指引,其转股后的后续退出、独立子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也需要仔细考虑。
表外理财迎MPA紧箍 告别疯狂扩张期
央行终于忍不住出手遏制疯长已久的表外理财。
10月下旬,央行发文称将把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广义信贷测算;本月,就已有商业银行收到了央行MPA反馈,央行对该行予以评分定档。
市场观点认为,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就是金融去杠杆政策的延续,此前增长较快的表外理财(尤其是非保本理财)将受到影响,扩张放缓。政策一出,舆论皆认为债市将短期承压。但受访银行业人士所持态度以“审慎关注”居多,他们对记者表示,由于暂时只是纳入测算,后续的调控政策尚不明确,且表外理财新规并不影响债市基本面,带来短期震荡后不会改变债市长期慢牛。总体而言,新规降杠杆的信号意义大于实际影响。
不过,表外理财规模的扩张会急剧放缓,这一点是肯定的,且中小银行尤为明显。半年报数据可以佐证:从银行理财规模平均增速来看,城商行6月末较年初增长高达21.82%,股份制银行增长9.89%,国有大型银行增速最慢,为3.81%。
不少银行金融市场人士的观点是,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统计监测范围,无疑将使银行理财规模扩张受到制约,新规也将限制过去理财作为银行“资产出表”的通道作用。理财整体规模,尤其部分非标业务突出的中小银行理财面临持续收缩的压力。
央行的意图是明显的——不让理财扩张太凶猛。但似乎政策仍有空档,有大型股份行资管人士提醒称,虽然央行确有规范表外理财规模的意图,但33%的广义信贷增速上限已经能覆盖现有表外理财规模,银行可操作空间仍然较大。此外,MPA有较强的弹性,惩罚措施仅限于银行存放央行准备金率的不同,因此对银行来说,关键是要在监管意图和实际操作中寻得平衡。
A股闸门9年重开 8银行首发融资300亿
监管政策放行,让第二批排队中小银行终于迎来曙光。
今年8月,江苏银行率先踢开紧闭9年之久的A股闸门。截至年末,包括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在内的4家城商行以及苏南地区的4家农商行完成首次公开发行(IPO),合计募资近300亿元。此外,张家港农商行也于年底取得批文,有望在明年1月正式登陆深交所。
紧闭多年的中小银行上市堰塞湖得到疏通,A股银行股数量由延续多年的16家增长至目前的24家。同时,港股市场今年亦迎来浙商银行、天津银行、邮储银行3家银行登陆,合计首发募资逾800亿元。若将H股上市的境内银行计入在内,两市银行数量将达34家。受新股影响,A股银行板块市盈率、市净率均有所抬升,存量银行的个股市盈率也随之上升。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还有逾50家中小银行有较明确的登陆资本市场计划,其中12家已向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并获受理。
这些拟上市的中小银行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港股上市中小银行回归A股;二是受银行股上市放开的刺激,早年已完成辅导备案的银行有了实质性的动作,未备案的银行从去年末开始陆续备案并加快上市准备工作,这部分银行上市地点主要覆盖A股和新三板。
从今年中小银行A股发行历程来看,较普遍地呈现出获批发行规模大幅减少、发行价持平或略高于每股净资产、因发行后市盈率高于行业市盈率而须风险提示三周、上市首日即涨停四个特点。另外,因IPO政策要求公司最近三年董事、高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不少中小银行选择在上市后公开此前部分秘而不宣的人事变动。
H股上市的3家境内银行则延续此前内银股在港发行交易的特点:在港发售未足额,但基石投资者的高比例认购“护航”上市;目前股价仍处破发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新上市的8家中小银行中除贵阳银行外,全部位于江浙沪即长三角发达地区。作为传统的信贷资源投放重心,过去几年该地区可谓不良重灾区,不过在经历多年的主动暴露、处置钢贸等过剩产业后,长三角地区不良情况开始好转。而当地银行对此感受更为明显,这也直观地反映在各行利润表中:与往年相比,7家长三角地区新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普遍企稳回升。
一方面,不良企稳使得拨备压力有所减轻,多年的不良集中处置也让不良包袱小了不少,减小对当期利润的侵蚀;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这些银行对传统管制红利的依赖度也在下降,非利息收入占比普遍有所提升,对金融市场业务的参与力度亦在加大。
显而易见,初上市银行的净利润正在企稳,这可能会对明年银行股的表现给予基本面的支撑。
不良ABS重启 小步前行未及预期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分别达到1.274万亿元和1.67%,双双站上2014年一季度以来的最高峰。
不良的急剧双升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不良资产证券化(ABS)的重启。首批4单不良ABS在2006~2008年批量发行完后,8年来我国未再发行一单不良ABS,直到今年初央行牵头重启不良ABS。
银行的动作也很快,5月份,中行率先拉开这一轮不良ABS大幕,此后的7个月,首批试点6家银行均已完成各自一单对公不良ABS的发行。截至年末,试点入池的对公不良资产本息余额共计269.99亿元,证券发行总规模为73.67亿元,
第三方评级机构中债资信对上述6期对公不良ABS发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其报告显示,73.67亿元的证券发行规模中,优先档证券占证券发行规模的67.52%,发行利率位于3.18%~3.48%之间。首批不良ABS的入池资产具有三个特征:一、入池贷款以次级类贷款为主,资产风险级数较低。中债资信数据显示,综合6单产品情况来看,次级类贷款的未偿本息余额在总入池贷款中的占比为61.41%,占比较高;损失类贷款的未偿本息余额占比仅为2.98%,占比极低。二、抵押类贷款占比较高。已发行的6单产品基础资产中,信用贷款与保证担保贷款较少,含抵质押担保贷款占比高。6单产品抵质押贷款未偿本息余额平均占比为80.29%,处于较高水平。抵押物类型以房产与土地为主,房地产中主要包括了住房、商业房地产、工业厂房及其他类型的房产。三、入池贷款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和山东三个地区。其中浙江地区最多,总体入池的不良资产的未偿本息余额为119.98亿元,金额占比高达44.44%。
不良ABS要想成为银行对不良贷款常规的处置方式,路显然还很漫长。有评级机构认为,目前不良ABS市场合格投资者不足,尤其缺乏次级档的投资者(主要是专业机构投资者),高流动性的二级市场远未形成。只有提高不良资产的定价技术、项目发行效率、资产回购能力,才能吸引更多类型的投资人。
投贷联动10个试点两大疑惑
去年轰动一时的银行系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曾经让业界惊呼银行参与直投的口子放宽了。不过,从媒体曝出个别银行正以资管部为主体申请私募基金牌照,到监管出手撤回17家银行在基金业协会取得的备案资格,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
监管层对此并没有解释太多,但彼时业界倾向于认为银行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步子迈得太大”,今后要想拿私募基金牌照一定是在理财子公司的基础上。
巴掌刚落,糖果却比想象中给得快。当理财/资产管理子公司还停留在一些股份行(光大、浦发)的董事会议案之时,国务院已授意监管层推进投贷联动。
所谓“投贷联动”,即“入股”+“放贷款”两条腿支持公司经营。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投贷联动试用范围目前仅框定为“科创企业”;二是承担“放贷款”这项任务的主体,不是银行本身,而是银行设置的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三是承担“放贷款”之职的主体,是银行设立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例如一些科技支行),由其结合对科创企业的股权投资,来给出相匹配的信贷资金支持。
投贷联动的终极目标是使银行的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实现银行业资本性资金早期介入。一定要设置独立子公司和专营机构各司其职,就是基于风险隔离来考虑。
组织架构上的隔离远远不够,还有一个敏感点要规避——资金来源。目前监管规定,投资子公司只能以自有资金向科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不得使用负债资金、代理资金、受托资金等非表内资金。除了资金来源有限制,资金的使用也有限制:银行投资子公司投资单一科创企业的比例,不允许超过自身自有资金的10%。
今年4月21日,银监会、科技部、央行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 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开行、中国银行、恒丰银行、北京银行、天津银行、上海银行、汉口银行、西安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共10家银行获得首批试点资格,具体实施方案仍待国务院批复。
记者总结发现,业界对投贷联动还存有疑虑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如下两处:一是银行投资子公司的风险计量和资本拨备政策不明确。根据现有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银行被动持有的股权两年处置期内风险权重为400%,若超过处置期,风险权重为1250%。投资子公司对科创企业的直接股权投资从行权投资到退出,时间跨度大,显然不能沿用该政策。二是投和贷分属于两个法人主体,商业银行对支行和客户经理是按年或按季考核,而投资收益可能需要5年,二者考核周期不匹配;而且一旦被投资对象出现风险,如何使用股权收益补偿信贷,即风险补偿,两个分列的机构需要考虑更多。此外,还存在“投”和“贷”的风险偏好冲突,以及人才短缺等老问题。
不论如何,我们相信新的一年投贷联动试点一定会被激活,上述疑问都能在实操中得到一一答复。而没有取得投贷联动资格的银行也会通过与机构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模式,变相参与对初创企业的直接投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