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银行业界
银行 | 保险 | 黄金 | 外汇 | 期货

376万银行人直面寒潮 坚守还是离开?

来源:新财富杂志
  • 手机看新闻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新财富杂志

  又闻裁员潮气息:三家银行,7759人!

  刚刚发布完2015年财报,数字并不靓丽;2016一季报也令人忧心忡忡——工行中行的拨备覆盖率双双跌破150%的监管红线,建行交行民生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距离监管红线也只有一步之遥。

  祸不单行。

  据公众号“面包财经”(ID:mianbaoshe)统计,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三家银行的员工总数均较上年下降,三家银行总裁员数为7759人。

  其中,员工总数减少最多的是建设银行,从2014年底到2015年底,总数减少3138人。交行和民生减员也都超过2000人。

  这还只包括了计入报表统计的正式员工数量,没有计算数量不菲的劳务派遣用工。2015年建行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为5509人,较上年底减少776人,降幅超过一成。如果计算正式员工和劳务派遣用工总数的变化,2015年建行员工总数已经较上年减少接近4000人。

  乍看这几千人,跟偌大的银行系统相比,幅度真心不大。但面包财经统计了上市银行近年来的员工总数的变动趋势发现,2015年,16家上市银行员工总数增幅创下了近年新低,人均利润也出现了近年来首次下跌。

  在16家上市银行中,有10家2015年人均利润较上年下降,无论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都未能幸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都进入人均利润下跌榜。

  当煤炭、机械和水泥等传统行业大面积裁员,这些行业都是银行贷款的大户,当客户们已经开始裁员时,银行能幸免吗?

  5家上市银行“减配”柜员

图片来源:《证券日报》
图片来源:《证券日报》

  376万银行人直面寒潮:2016将过半,是坚守还是离开?

  随着上市银行年报陆续发布,银行业寒冬被再一次毫无悬念印证。虽然绝对额的盈利数据乍看起来依然可观,但经风险调整后却几乎未有增长,甚至公布的经营数据也尚未完全挤出风险与损失形成的“水分”,真实的经营情况是何种体验?或许只有“冰冷刺骨”可以形容。

  银行业薄利时代坐实,短期内难有起色。

  376万银行人,正在直面和切肤体会这“十年一遇”的寒潮。2016很快过半,银行业有何最新展望,而银行人是否会选择离开?

  经济形势预期仍然悲观

  作为强顺周期行业,银行业借助制度优势获得增长基础,在实体经济持续承压形势下,将不可避免遭遇发展障碍,实体经济与银行业间依然具有较强正反馈效应,在相当长时期难被弱化。

  2015年国内6.7%的GDP增长率创下历史新低后,上至IMF下到普通老百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普遍悲观。尤其是2015年波澜壮阔的股市行情并未对实体经济改革及调整产生拉动效应,虽然微观层面确实有国有企业依靠股市投资获取的收益超过主营业务收益,但这并非股市改革与行情启动的初衷。

  反而是大起大落的股市过山车,增添了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复杂与难度,试错的后果之一是成为了经济运行的扰动项,甚至成为重要的风险源,在正反馈效应下,风险从金融层面到实体经济被传导和放大,并在情感层面伤害和削弱了经济参与者的热情与信心。

  2016年以来,从宏中微观层面的最大感受是金融性风险“推陈出新”并累积,系统性风险形成的概率增大,实体经济依然增长难度重重,发展信心持续走低。虽然2016年一季度超预期地完成了6.7%的GDP统计,同时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指标的数据也超过预期,但这无法构成经济回升的足够基础,反而是经济及金融运行中的“杠杆”再一次护航了GDP目标实现。

  2016一季度银行业放贷4.67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占2015银行业全年新增贷款额(11.2万亿元)的41.7%,新增额创历史新高。2016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也同比扩大,增量为6.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3万亿元。

  虽然去杠杆、调结构是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共识与指导思想,但真实经济运行中的杠杆依然在被添加。杠杆主要依靠银行业放贷实现,在“资产荒”下,新增杠杆中的潜在风险极易被坐实,毕竟当前银行业寒冬中已经形成的不良很大程度上与近年来的加杠杆经济增长方式紧密相关。

  2016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行情再次显示资金“脱实入虚”的趋势有增无减,如此之下,实体经济结构性改革难度再被加大,经济增长需要克服的已存及潜在风险更加严峻。“脱实入虚”下,资金在金融层面空转,资产价值重估或将断崖式挤压泡沫,系统性风险则将可能成为大概率事件。只有切实的“中国制造”及“万众创新”才能将实体经济重新拉回稳健并成长性增长路径。

  目前来看,最快的实体经济快速恢复至少在2018年后。

  银行业内心态出现迷茫

 

  面对市场化改革十多年以来首次遭遇的寒冬形势,银行业普遍缺乏战略性应对之策,相比三四年前战略频出、口号颇多、快马扬鞭、大干快上式的自信姿态,现在的银行业更多显露出路在何方的迷茫。

  2004年后,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快速搭建,借助实体经济高速发展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增长,在顺风顺水激流勇进中,银行业在战略探索方面颇有成果,如特色化票据业务优势战略、依托零售布局获取低成本负债优势战略、事业部制改革集中客户开发优势战略等,多家银行借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并获得了丰厚业绩回报,此阶段中国银行业普遍充满战略自信与创新自信。面对激烈市场环境,银行业继续谋求战略更新与转型,希冀保持竞争优势。

  但2014年后,随着实体经济下行周期来临,银行业战略创新与转型势头迅速滞缓,甚至原有特色发展模式经风险调整后相比传统银行并无优势。潮水退去,面对目前发展困境,鲜有有效的战略转型思路及方向被提出,战略转型方面似乎“万马齐喑”。

  战略转型找不到坚实方向,发展模式发不出深刻声音,银行业在下行周期心态出现迷茫,进而影响运行效率。在高速发展期,风险往往被业绩掩盖,风险容忍度也更高,但在业绩增速不复往昔形势下,风险凸显且容忍度迅速降低。原有的业务准入门槛和风险把控尺度,在新形势下难与内含风险普遍增强的业务匹配,而外部监管及内部评审出于谨慎考虑反而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控制,从而出现业务与准入的更大错配。

  由于对新形势下各业务风险情况的迷茫和难以把握,银行业无法对现有的风险管理政策及具体准入原则作出针对性调整,造成的局面是要么风险转向极度厌恶而纠结于“资产荒”,要么大胆拥抱风险扩张布局去“抄底”,但后者将蕴含更多道德风险,无论是机构自身还是身处其中的银行从业者,毕竟高风险容忍度将在眼前带来更多业务机会,更多业务机会则直接变现为眼前的高额业绩激励。

  公司治理正在面对挑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一直是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相对其他行业,银行业由于涉及利益方众、外部性强且受历史及制度因素等影响,公司治理完善之路更为复杂和困难。

  在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现代化改革发展进程中,整体公司治理结构在不断完善,尤其是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监管要求下,国内银行业不断谋求公司治理优化。虽然完善的公司治理标准较多,基于不同的评价考量会有不同的标准组合,在不同时期标准也各有侧重,如董事会改选后谋求对高级管理层更多影响力或高级管理层谋求绕过董事会等情况下,公司治理中是否建立了有效制衡关系标准将会凸显。

  一般地,良好的银行业公司治理应该具备内部有效的制衡关系、完善的内部控制、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当前银行业寒冬下,银行业公司治理在多个层面正在经历挑战。

  银行业寒冬之下,原有业务风险集中暴露,问题资产不断增加,“回头看”原有业务办理中的不合规甚至不合法流程正在被审核及清理,相关责任人的道德风险也将同步被起底。

  虽然风险暴露很大程度上受宏观经济下行造成的债务人偿还能力受限等外部因素影响,但公司治理不完善,尤其是部分节点的制衡关系失效、内部控制不力、监督考核机制不合理等在相当大程度上注入了风险。监管机构从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角度,不断加强对银行业风险案件防控的指示并提高要求,银行业从切实较少损失及维护声誉层面也在开展对过往业务的复核审计。

  以风险案件防控作为切入点,逆向反思和检视银行业公司治理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或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2016年以来,仅银行业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即曝出两起重大风险事件,涉及金额分别为39亿元和7.86亿元,两起案件暴露出严重的操作风险进而内控缺陷。此外,随着债权违约的不断增加,银行业采用诉讼方式解决债权纠纷的比例将显著提升,在诉讼过程中,银行业是否保证了所涉及业务的合法、合规,是否切实不存在道德或操作风险,将更多被重新审视、辩论和反思,而这些方面直接对应银行业公司治理水平。

  此外,银行业员工在行业下行期正在更多地出现心态“迷茫”,此时如果内部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体系出现持续变动而短期内无法捋顺,则银行整体运行效率将会下降,而这也需要公司治理层面的关注和应对。

  扭转颓势是否具有蹊径

  银行业寒冬来了,何时能度过这段“苦日子”迎来春天,是一直萦绕在银行人头上的难题。寒冬之下,各项之前快速发展业绩掩盖下的风险逐步、深入暴露,原有的债权保障措施面临整体性打折甚至失灵风险,寒冬期的日子还会更加难熬。

  银行业相比绝大多类其他行业,依靠制度优势获取高杠杆经营状态下的低水平程度的盈利,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远低于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依靠大体量的资产获取收益。不同于“船小好调头”的多类其他行业,银行业经营更多呈现“大船”状态,灵活性相对差,更多依赖实体经济这座大桥,实现“到桥头自然直”。

  在实体经济中制造业部分结构性矛盾短期难以化解、可持续增长潜力无法有效挖掘和释放,长期经济呈现L型乃至偏下行走势情况下,银行业运营将持续面临压力,一方面体现在不断累积的存量不良难被化解,另一方面则是新开展业务盈利水平萎缩。

  作为金融细分行业中外部性最强、风险容忍度最低行业,银行业必须保持“稳定”,因而单纯从经营角度,银行业也不宜从“经济不行,金融行”的资金“脱实向虚”形成的蛋糕中过分切割。而其他金融参与行业,如为数众多的互联网金融实体,则可从哪怕空转的资金流中尽力分割。

  总之,银行业不能依靠资金空转盈利对冲传统业务风险,何况在不断加杠杆的信贷更多投向传统行业,量化宽松也将无益银行业真实盈利能力的增强和“冬去春来”。

  为实现增长,银行业不断开展金融创新,拓宽盈利来源,并以此应对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竞争,包括直接融资发展及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等业态的冲击。

  在业务创新层面,借助2014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大量基于此的业务快速增长,如围绕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资产并购重组,各银行创新动力显著增强,也在此类业务中获得了较好收益,尤其是这种收益具有高倍数回报的特点,对ROE提高贡献较传统业务大得多。

  但一方面,2015年股市过山车后趋于平稳,未来走向趋势难判,外部监管更为严格,使得资本市场业务开展的难度及风险水平有所提升;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 业务作为银行业创新的着力点,对创新业务的评价应更加审慎。

  从金融创新角度,只有风险收益比确实降低的创新才是“好创新”,换句话说,应以同等收益水平下风险降低,或同等风险水平下收益明显提升为判断“创新”的标准,如美国金融机构发明的次级贷款推出之时被认为是重要的金融创新产品,但其内含的风险在同等收益水平下并没有充分降低,甚至在后期风险水平显著攀升,从此角度,国内某些债权转让业务高收益的背后似乎风险增加更多,不应算作“金融创新”。

  总之,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业务虽是现阶段银行业重要的盈利来源,但受资产价值变动、资金面松紧等事项影响重大,风险变动亦更为复杂,银行业稳健发展仍需谨慎把握此类业务。

  在公布的上市银行年报中,代销业务成为重要亮点,各银行合计代销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代销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幅均超过100%,银行业代销业务或迎来爆发期。银行依靠自身客户基础及渠道优势,在市场上投资理财产品大幅增加态势下,获得了较多手续费收入,此部分作为中间业务收入虽然风险较低,但也仍是以银行声誉背书。未来时期内,银行代销渠道价值依然可观。

  在银行业寒冬期,努力拓展低风险盈利来源十分重要,更好的交易服务流程设计和操作风险防控也十分关键。对于银行业,虽然中间业务收入是重要的盈利构成,是应大力拓展的业务方向,但对净息差水平的管理依然十分关键和重要,净息差持续收窄将造成盈利能力的严重下滑。

  换句话说,外部及银行业内部都有必要维持必要的净息差水平,以应对风险和维持稳定。当然,对净息差的观点也不应戴着有色眼镜批判,将其作为银行业“不劳而获”的论据,目前国内净息差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基本持平。

  综合来看,扭转银行业寒冬态势目前可能尚无业务蹊径。

  银行人是否要守望春天

  寒冬之下,深处其中的银行人感触最为直接和真实,从2015年开始,“降薪潮”即涉及绝大多数银行,银行人离职越来越多,甚至有“排队辞职”的说法流行,2015年报披露的银行业薪酬数据则印证了降薪的广度和深度。

  银行业薄利时代到来,净利润严重下滑,职工“勒紧腰带过日子”也是正常,毕竟蛋糕在变小。一方面,盈利能力下滑造成用于职工薪酬的支出缩水;另一方面,银行业激烈竞争下,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早已荡然无存,绩效及激励成为主要薪金构成,在缺乏足够优质业务形势下,收入下滑也是必然。

  因而,从行业发展及激励机制来看,下行期的行业从业者收入波动、下滑是“正常”市场行为,是现阶段银行业的客观事实,对于仍然身处其中以及准备进入的从业者来说,都不存在差别。

  行业处于下行期、公司治理遭遇考验、短期扭转颓势无望,尤其是收入水平大幅降低,银行人选择离开也是理性市场行为,任何其他行业均是如此,甚至其他行业人员受周期性低谷影响的离职率更高。只不过传统观念认为的“高收入行业”人群的离职,更易被作为人们的谈资,因为这种“落差”更大。

  实际上,银行业内一直竞争激烈,尤其是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更多的金融行业将加入到与银行业竞争中,虽然短期制度性安排不会有所改变,但并不妨碍市场化竞争不断加剧带给从业者的压力,有一线银行员工表示收入锐减之下工作任务反而更重,“全靠责任感在死撑”,而更多思想及心理层面的焦虑在银行业从业者中普遍存在并有加重趋势。

  寒冬下,银行业在努力防范风险、化解不良、开拓新业务,人员出现进出调整也是正常现象,毕竟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各人的指导意义不同。虽然银行业春天现在看来依旧漫长,但坚守未必不是好主意,寒冬或许孕育着突破。

  传统银行即将消失?这一天可能并不太遥远

  银行将不再需要那么多实体网点,零售银行大规模裁员已经是大势所趋。事实上,德银、摩根士丹利、花旗、巴克莱等大行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

  中国银行业的处境也不容乐观。除了“余额宝”等外来者的冲击,中国银行业还面临着经济转型期的巨大压力。利润零增长渐成常态。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将渐行渐远。

  传统银行即将消失?从伦敦的金丝雀码头到纽约的曼哈顿街头,再到上海的陆家嘴,哪个金融中心不是被汇丰、花旗、瑞银、摩根大通等这样的银行巨头们“傲娇”地“占据”着?不过有人认为,或许有一天这些银行巨头们将会慢慢消失于这些金融中心的地标性建筑当中,并且这一天可能并不是太遥远。

  这是危言耸听吗?毕竟现在的人们尚无法想象如今在大街上几乎随处可见的各家银行网点将不复存在。然而,无法否认的是,银行业正经历着快速的变化。一切皆有可能,尤其是科技的飞速发展日益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关门、裁员引人心惶惶

  花旗银行全球视角及解决方案部门——GPS在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称,金融科技将大大改变如今的银行经营模式。报告认为,银行们的优步(Uber)时刻即将到来,银行的实体网点将被淘汰,移动设备将成为客户和银行之间的主要沟通“中介”。意味着银行不再需要那么多实体网点,包括在其中工作的人。

  花旗预计2015-2025这十年间欧美银行将裁员30%,数量最多达到170万人。巴克莱前CEO詹金斯称,未来10年全球银行业需要裁减半数员工和分支机构,才能在汹涌的科技变革中求得生存。詹金斯认为,“未来10年,金融业的员工和分支机构可能最多减少50%,即使情况没有那么严峻,至少也会削减20%。”

  170万人!乍一听似乎颇为惊人,然而全球银行业的裁员潮在近些年就一直没有断过。根据一些金融机构的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到2015年的8年间,全球银行业的裁员人数已经达到近80万人。未来十年,全球银行业再裁掉170万人的概率并不小。

  巴克莱银行

  詹金斯作为CEO去年7月被解雇。当时,巴克莱已经裁减了一些分支,而且此前制定的1.9万人的裁员计划已进行一半。渣打银行:2015年11月初曝出第三季度出现意外税前亏损1.39亿美元,计划在2018年前裁员1.5万人,并重组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产。

  德意志银行

  因去年三季度第三季度创下60亿欧元的史上最高亏损,德银被迫宣布裁员1.5万人。摩根士丹利:去年9月,摩根士丹利宣布裁员1200人。11月,该行又曝出将股票交易部雇员最多5%(约100人)。瑞信:去年10月,瑞信首席执行官TidjaneThiam表示,瑞信将在2018年底前节省35亿瑞郎开支,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5000多人。花旗:花旗集团计划今年1月起将裁减至少2000名员工。

  荷兰合作银行

  荷兰合作银行表示,计划在2016至2018年裁员9000人。

money.sohu.com true 新财富杂志 https://money.sohu.com/20160512/n448980695.shtml report 10755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新财富杂志又闻裁员潮气息:三家银行,7759人!刚刚发布完2015年财报,数字并不靓丽;2016一季报也令人忧心忡忡——工行和中行的拨备覆盖
(责任编辑:曹萌)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