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化名)把自己称作一个“悲观主义者”。浸淫行业多年的他现在觉得,68家信托公司的行业同仁们这一年多来的“励精图治”仍难以摸索出一条康庄大道,他有些害怕,步子迈得太大了也会把自己陷进去,“就像去年的证券业务”他说。
在证券类业务最火爆的时候,行业内的
多家公司都“入了坑”,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传统业务在一些公司的发展版图里沦为“弃儿”,这也让信托业本就较高的人员流动率出现了进一步的增长。步入业务转型期的中融信托,据说也有不小的人员流动。经济观察报据此向中融信托求证,中融信托表示2015年中融信托人员仍然正向流入,但是招聘岗位集中在财富管理、直销渠道、股权投资、资本市场等领域。在像吴明这样的“悲观主义者”眼中,去年证券业务的失落,或许只是一个开始。虽然“16万亿”的信托行业看似春光明媚,但就连领头羊们都开始了转型之路。多位接近中融信托的业内人士表示,中融大幅提高了固定收益类传统业务风控标准,对于投资类、权益类等创新业务则大力支持,并要求业务部门加强转型。
悲观主义者的担忧
某第三方理财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没有讳言,与以往相比,现在“货架”上的信托固收产品少了一半。虽然打着光鲜的“创新”烙印的海外项目也时有出现,不过,其规模远远没有达到可称得上“繁荣”的程度。
在北方某大型信托公司任中层领导的吴明把信托行业纷纷撤离固收的行为当做“入了坑”,他认为,如果因为锐意创新就完全放弃传统的融资类业务,对于本身就陷入发展迷局的信托行业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当你回过头来想重新组建团队,把一年没有打过交道的老客户联系起来,一切都晚了。”吴明说。有趣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资产配置荒的说法席卷市场,一时间,信托固收产品成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信托产品被“秒杀”的新闻仍在上演。
如果有上帝,他一定是个喜欢开玩笑的家伙。当201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热情高涨的时候,谁又会想到,证券类业务会这么快就偃旗息鼓?而在这波风潮中不同程度投入精力的信托公司则“很受伤”。“这种影响在一些过去与信托合作发行结构化配资的第三方财富公司方面体现非常明显,两轮股灾过后,他们就蒙了”,吴明说。“而对于信托公司来说,做结构化配资,优先级都赔钱了,你的客户黏性也就完了”。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在多家信托公司眼中,彼时的证券类业务仿佛是一片新的业务蓝海,这也催动了他们及时调整了业务转型的方向。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中融信托人员仍然正向流入,但是招聘岗位集中在财富管理、直销渠道、股权投资、资本市场等领域。
由此带来的传统业务团队人员流动并非个案,或许,对于行业内的大型公司而言,这样的实践远未达到伤筋动骨的局面,但让人顾虑的事情却是,破旧难立新。
吴明把这种转型的困境之一总结为产品性质的错配。“信托公司的资金,一方面是自有资金,或者说大头资金池资金,小头向客户募集的资金,其实都是通过类固定收益的品种发出去的,现在的转型需要用固定收益品种的资金去配权益类的东西,这是明显的产品性质的错配。”“不管是哪家公司,其实他们的转型都远远没有成功”,吴明说,“现在公认的转型方向是投资类业务、股权类去转,不过信托究竟能不能做出成绩,真的很难说,我害怕的是,一不留神的,我们又把自己装进了一个坑里。”
点刹or风控升级
去年上半年从中融信托离职的大伟(化名)现在在北方一家中小型信托公司就职,他觉得自己应当找到一个新的环境,“踏踏实实做好业务就好”。
中融信托也早早开始了对一些业务的风险控制的提升。大伟已经记不清是从哪天开始,中融信托开始大幅提高传统融资类业务的风控标准,而这种“收紧”的要求,公司提过不止一次。在对项目的具体要求层面,一些地区的项目不做,区县级的项目就更要谨慎。
而相对于传统业务,彼时的证券类业务确实是一个既赚钱,又能迅速累计信托规模的好方向,“中融做的规摸不小,收益能要到千分之五甚至更高,在利率不断下调,一旦无风险业务能赚到千五那是非常可观的”,吴明说。
这种业务方向上的调整或许可以归因于对于创新业务的渴求,而中融信托更是代表了信托行业某种“破旧立新”的精神,仿佛已成为一种共识,在转型的问题上,中融信托做得很快,从证券类业务,到后来的股权业务,中融保持了一个“急先锋”式的形象。
不过,“破旧立新”或许也是一种宿命。在吴明看来,这种转型虽不知压力来自公司自身还是监管层的要求,但与既往信托产品风控难度上升相关。
“2014年成立信托业保障基金,要求按净资产规模的1%认购,这也是很多公司现在转型的原因,你做出一千亿的规模,需要交十亿,这就导致很多公司要把业务往子公司转;更何况,经济形势不好,公司对于传统的房地产等融资项目不是很看好,而政信类项目就关系到地方越来越高的负债率,所以就愿意去做股权投资类的产品,这类产品信托公司承担的风险小一些,未来盈利空间可能更多。”中融信托一位员工如此分析。
1月14日,经纬纺机(000666.SZ)发布公告披露子公司中融信托2015年未经审计业绩。2015年中融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65.87亿元,同比增长10.56亿元,增幅19.09%。其中,净利润26.05亿元,同比增长1.72亿元,增幅7.06%。虽然连续7年实现了双增长,但较2014年净利润增速出现了一定放缓。
事实上,传统信托风险已成为行业共有的难题。无独有偶,去年净利润明显下滑的华宝信托,则是大幅计提风险拨备。“经济高涨的时候,什么问题都可以掩盖掉,经济下行的时候,谁在裸泳,谁在穿着裤衩,都会暴露出来了。”吴明说。
一方面是对新业务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对传统业务严加提防,信托业似乎出现了一股颇具有“破釜沉舟”气质的风潮。前述中融信托员工透露,从去年开始,中融信托停了传统业务的拓展,2015年的项目继续跟进,已经接触的项目保证不会再新发行。“公司风控委员会把控得非常严格,所有类型的传统类业务,审批都很严”。
不过,也有中融信托高层接近人士称,中融并没有“一刀切”停掉所有传统业务,这与事实不符。事实上很多好的传统类业务一直在做,也一直在发新产品。
与之相反,对于“创新”的要求则积极的多——对于公司各部门都要求转型,这位员工告诉经济观察报,“业务转向做企业并购、股权投资、或者新银行业,比如文化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这些,业务团队都要去适应、学习新的业务方向。”“也就是说,这种人员流动,并不是在某一天之内就发生,也不是说公司主动把谁辞退,而是你没法适应新的要求,无事可做,那就只能走掉。”上述中融信托员工说。
功名十字路
近日,一条关于中融信托管理层调整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去年离任的前董事长刘洋将回归中融,继续掌舵。一位接近中融信托的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确有此事,正在等待审批”,而刘洋的回归,则是因为现任董事长范韬因身体原因需要休养而离任。
事实上,无论是刘洋还是范韬,均是中融信托的“元老”,二人的“搭档”,让中融信托从2009年期实现“起飞”,从一家地方小型信托公司跃居到业内前列。那么,下一步,这个信托业的“领头羊”将怎样继续走好信托转型的功名十字路?
事实上,信托公司尝试从固定收益业务品种转向股权类品种,或许是一段艰难的跋涉。信托公司以往整体的风险控制体系、项目评审体系是建立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之上的,要从固定收益类转向偏股,整个逻辑思维、评审方法需要较大的转向。
除此之外,团队、客户群结构也面临调整。一个值得探求的问题是,长期关注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的客户,怎样培养其对新类型产品的粘性?
“信托公司参与权益类项目的难点在于,信托原本的业务资源和人员与这类业务的需求均不匹配,整个风控体系都需要调整,”吴明分析道,“比如PE创投轰轰烈烈,他加起来有多大体量?银监会管的类贷款他有多大体量?这块这么小的市场根本无法吸引这么大的体量。事实上,靠这类业务如果能赚到几个点的管理费也几乎是偶然性事件,问题在于好的项目大家都在抢,你收益不可能很高的。”
谈到权益类产品,在中融信托做发行业务的张化(化名)则透露了自己的感受:“2016年这一块我们接触的比较少,其实从2015年四季度,我们这边进程非常缓慢了,我们不能在经济如此的情况下让我们的投资人承担更大的风险。很多信托公司脚步都放缓了,当然大盘不影响个股,我们还会做一些权益类项目,但是我们会筛选,我们的后台监管是非常严格的。”
多位信托从业者认为,投资类项目范围很广,而对于信托来说,目前仍然是一个试水期,“都在寻找一个突破口,很多固有业务都终止了”,张化说道。
无论中融还是整个信托行业,转型仍然“在路上”。2014年底,中融信托提出计划在未来3-5年的战略目标为从单纯的“资金提供者”向主动型的“综合资产管理者”进行转型;其中私募投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为公司转型发展的三大动力引擎。
2016年,中融信托对这一战略的最新注解是:私募投行业务公司拟在房地产融资业务、政信合作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和同业合作等传统业务中,努力提高综合融资服务能力,并积极探索新领域、新模式的投资机会;资产管理业务要不断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围绕资本市场开展包括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和私有化等业务,根据客户需求积极探索海外业务机会,并积极探索产业基金投资模式;财富管理业务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布局、搭建多元化产品平台、打造自身品牌,探索销售子公司模式,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
同时,这家排名前列的信托公司认为,当前信托行业虽然面临很多挑战,但在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也为信托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悲观主义者吴明却觉得,不管是中融信托还是其他的信托公司,就目前来看,当下节点转型还不能用“成功”去形容:“做股的思路当然是将来各家信托公司需要更多介入的方向,但如果要撑起一片天缺很难。金融机构本来是理性,追求业务平稳增长的机构,怎能把宝押在这种不确定性的业务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