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 保险频道-提供产品和全面资讯的保险门户 > 保险业界
银行 | 保险 | 黄金 | 外汇 | 期货

百年前大火烧尽联兴街 卖保险的洋行脚底抹油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百年前大火烧尽联兴街 卖保险的洋行脚底抹油(组图)
清代洋行内景,当时很多保险产品都是在这样的店堂里卖出的。
清代洋行内景,当时很多保险产品都是在这样的店堂里卖出的。
清代洋行内景,当时很多保险产品都是在这样的店堂里卖出的。
1945年,香港永安水火保险有限公司的凭票。
1945年,香港永安水火保险有限公司的凭票。
怡和洋行是在中国较早从事保险业务的洋行之一。
怡和洋行是在中国较早从事保险业务的洋行之一。

  旧闻新读

  本栏目由广州日报独家与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联合推出,逢周四刊出,敬请关注。

  下期预告

  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街头渐渐有了汽车的影子。车内的新贵刚开始享受驾驶的乐趣,沙面的洋行就已盯上了其中的商机,步步为营,尽早布局。下一期,就让我们去领略下它们的敏锐与无情吧。

  中国首家保险公司两百多年前生于广州 沙面曾出现保险公司热“保险洋行号燕梳,行中殷实有盈余。纷纷派送燕梳纸,岁底年年送历书。”亲爱的读者,这是我从1875年一期《申报》上摘录下来的一首竹枝词,说的是西洋保险公司在沿海城市开拓市场的情形。其中的“燕梳”二字,其实是英文单词“insurance”(保险)的粤语音译,因为中国最早的保险公司,就出现在两百多年前的广州城。所以,除了“燕梳”这个翻译外,在早期的各种报刊上,“insurance”又被翻译成“俾稳”、“使稳”,这更是地道的广东话了。与泛黄的历史资料相比,这些活生生的口语更能体现这座千年商都“开风气之先”的精神实质。而到了上世纪初,沙面岛上更是出现了一股“保险潮”,上百家外资保险公司或通过洋行代理,或自己设立公司,将触角伸及岭南城乡,华商亦不甘落后,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商业网络,其间种种缠斗,令人大开眼界,也再次展现出历史的复杂和生动。

  采写/广州日报记者王月华

  图/fotoe

  新潮

  保险洋行号“燕梳” 发音出自广东话

  上文说了,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出自广州,那它到底出现于何时呢?据史料记载,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名叫达卫森的经理在广州设立了谏当保安行,专门为远航的外商船只提供保险服务。要知道,那时的远洋航行既要应付风浪,更要应付神出鬼没的海盗,没有保险,谁心里也不踏实。故而,谏当保安行的出现正当其时,“谏当”二字,其实是“Ganton”(广东)的音译,而“保险”业务在那时完全是舶来品,达卫森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中文,就勉为其难用了“保安”这个词,反正做的还是洋同胞的生意,中文叫什么都并不要紧,就这样,中国第一家近代意义上的保险公司在广州做起了生意。

  “谏当保安行”成立后,一些外商觊觎其利润,开始有样学样。到1861年沙面岛建成,多家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的保险公司开始通过岛上洋行的代理,在广州开展保险业务。起初,他们只是在外商自己的圈子里做生意,渐渐地就盯上了本地人。沙面紧邻西关,那时西关的富人有两大心腹之患:一是火灾,二是水灾,偏偏这两大灾星几乎是年年光顾。沙面岛上的洋行就投其所好,开始向这些富人推销火险和水险产品。既然要面对本地人做生意,就得有个叫得响的中文名头。

  于是,有人采取意译,把insurance翻译成“俾稳”、“使稳”,使本地人一目了然;也有人趁着“鬼话”(外语)流行的潮流,直接译作“燕梳”,不但发音相似,而且还挺有诗意。结果,音译打败意译,“燕梳”一词就流行了起来,而外国“燕梳公司”也成了本地人生活里的一个重要角色。

  霸道

  旋转舞台烧成壳 洋行赖账不理赔

  既是对本地人做生意,当然有一个宣传的问题。沙面各家代理保险业务的洋行都是个中老手,他们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动辄把自己代理的保险公司说成是海外百年老店,资本千万元,并受到本国政府的严格监管,十分可靠;他们还聘请交际甚广的本地人担任经纪,四处活动,招揽生意。不过,公司到底有没有注册备案,本钱究竟有多少,大老板到底是谁,别说投保富商,就是经纪人,也是一头雾水,但人们还是觉得洋商财大气粗,不会轻易走佬,故而沙面洋行的保险生意在广州渐成气候。到20世纪30年代,竟有100多家保险公司或自设分号,或通过沙面洋行代理,在广州做起了生意。

  面对本地富人,沙面洋行一面聘用本地经纪大卖保险,一面把手里的“刀”磨得锃亮。以火险为例,据记载,人们每投保1000银元,就得支付30~60银元的保费,成本已经不低,可真到了理赔的时候,洋行往往就会横生枝节。根据当时的行规,火灾损失的赔偿,是烧掉几成赔几成,但洋行未派人到场时,业主不能自行移动受损财物,否则一概拒赔。有时洋行的人来得慢了一点,业主只能眼睁睁看着苦心经营的产业烧成灰烬。

  不过,就算完全照着洋行的规矩做了,保险金也未必能顺利到手。洋行的办法多着呢。就拿1915年广州乙卯水灾中的十三行大火来说吧,一家油烛店失火,导致火烧连营,将当时联兴街上的商铺焚烧殆尽,承保这些商铺的洋商不愿出巨资理赔,撤掉公司招牌,脚底抹油——溜了。

  再看上世纪初东堤广舞台戏院老板的奇葩遭遇,实在更令人惊讶。戏院老板下了血本,仿照上海大戏院的格局,建了一个巨大的旋转舞台,可以容纳两千名观众,设施十分先进。为此,他特意向“边佛尔素火险燕梳公司”购买了价值3万银元的火险。结果,戏院开张没多久,就遭遇了火灾,全场焚烧殆尽,只剩下一个招牌。老板火急火燎找“燕梳公司”理赔,谁知洋商居然提出,戏院老板购买的保险,保的是“广舞台”这三个字,既然这三个字还在,就不该理赔。戏院老板有没有气得一口血喷出来,我们不得而知,但想来洋商一定在保险合同里设下了诸多陷阱,令人防不胜防。

  缠斗

  粤商合办保险

  抢走洋行客户

  洋商收费高,理赔还不靠谱,本地人就有了“求人不如求己”的想法。1905年,广州酒米行业的商人从洋行的保险生意里得出灵感,想到了一个“火险联保”的法子,行内店铺缴纳一定费用,就可加入“联保组织”,倘若其中一家店铺遭遇火灾,就由其他联保店铺分摊赔偿。读者你细看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模式跟现代保险业还是有挺大差距的,而且没有审慎的精算,充其量只是彼此互助、分摊风险。加入“火险联保”,费用比向洋商投保低很多,一旦发生火灾,挽回损失也更容易,故而颇受欢迎。接着,不少本地人在“联保”的基础上成立了保险公司,保费比洋行便宜得多,于是不少原本通过洋行投保的商家纷纷退保,转而支持“自己人”,使得本地保险公司渐渐能与洋行分庭抗礼。据统计,到上世纪20年代初期,广州已经有了20多家火险联保公司,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公司在东南亚一带设立了分支机构,一时间生意欣欣向荣。

  然而,正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大家“同仇敌忾”靠的是一股劲,但长期合作,却非得有科学透明的管理制度不可,可这恰是本地商人的短板。上文所说的最初发起“火险联保”的米酒行商人,后来发起成立了“冠球联保火险公司”,经营不过十来年,就出现了“滥收会款、个人中饱私囊,甚而以假名置业,从事投机”的弊病,其他联保公司也或多或少出现了丑闻,理赔也开始推三阻四,投保者颇多抱怨。虎视眈眈的洋行借机反击,一面重金雇佣本地经纪人招揽生意,一面大幅降低保费抢走本地公司的客户。在这内忧外患之下,本地商人的“联保公司”江河日下,并最终归于沉寂。其“兴也忽焉,亡也忽焉”的教训,却又不得不令我们这些后来人警醒。
money.sohu.com false 广州日报 https://gzdaily.dayoo.com/html/2016-02/25/content_3129200.htm report 4456 清代洋行内景,当时很多保险产品都是在这样的店堂里卖出的。1945年,香港永安水火保险有限公司的凭票。怡和洋行是在中国较早从事保险业务的洋行之一。旧闻新读本栏目由
(责任编辑:陈大伟 UF065)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