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银行发布小微企业白皮书 呼唤个性金融服务
1月6日,广发银行携手调研机构发布《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小微金融企业融资缺口高达22万亿元,超过55%小微金融信贷需求未能获得有效支持。
广发银行推出的国内首个“小微企业健康指数”显示,三分之一中国小微企业“综合健康指数”低于基准值,经营发展较为困难。“行业竞争激烈”、“成本压力大,利润低”、“整体经济环境不好”、“税负过重”以及“融资难”是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的五大共性问题。
据介绍,本次白皮书调研工作历时近一年,覆盖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三大经济圈,重点选取小微企业数量最集中的12个城市、中小微企业占比最高的15个行业进行调研,以最大限度反映我国小微企业真实生存状态和金融需求。
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表示,广发银行发起本次调研并发布白皮书,就是希望深度挖掘中国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服务需求,为推动小微金融创新、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小微企业呼唤个性化金融服务
记者了解到,本次调研从小微企业不同经营周期以及不同行业两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进行了深入专业的洞察。
据《白皮书》显示,处在不同经营周期的小微企业,往往在经营心态和融资动机两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金融产品服务的需求重点也有较大差异。
如处于生存期(3年以下)的企业经营信心低,融资需求高,更偏向信用贷及时效性高的产品;步入平稳期(3-7年)的企业健康指数明显上升,融资需求旺盛,融资频率较高,需要循环授信类产品,对POS设备以及企业现金管理服务的需求开始上升;处于扩张期(7-10年)的企业扩张性需求以及转型需求最高, 信贷需求强烈,对企业资金管理服务需求较大。而步入10年以上(成熟期)的企业“信心指数”表现最佳,但“信贷指数”下降,偏好低利率抵押性贷款产品,对供应链资源整合服务以及企业资产管理需求较大。
从调研结果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普遍呈现周期短、金额小、频次高、时间急的特征,不仅需要更个性化的信贷产品,也亟需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产品,以支持企业健康发展。这对金融机构的产品也提出相应的挑战,需要围绕这些特征开发相应的信贷融资产品和综合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金融产品的个性化、特色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融资”+“综合服务”助力小微发展
《白皮书》显示,抛开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因素,“筹资扩张困难/借贷难”位列制约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一位,有24%受访小微企业主认为“筹资扩张困难/借贷难”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否能得到及时、专业的融资服务直接关系着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广发银行副行长王桂芝指出:“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税费减免、融资支持、放宽民间资本行业准入门槛、支持创业及人力资源培育等方面先后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资源投入非常多。但是小微企业仍觉得融资难。实际上小微企业融资难不仅仅是由于融资资源不足,更大的问题是现在市场上符合小微企业需求的融资产品、金融产品太少,造成金融资源和服务配置低效。”
融资服务虽然是小微企业最紧迫的金融需求,但在其他金融产品服务方面由于缺乏符合小微企业需求的产品,因此存在非常大的市场缺口。调研显示,除融资服务外,转账结算、代缴税费、证照年审、代发工资以及现金流管理是目前我国小微企业需求最大的金融服务。
因此,对于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小微企业来说,如何能高效实现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集约化是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核心课题。广发银行个人银行部总经理吕诗枫认为:“小微企业数量大,分布散,财务审计体系不规范,经营管理模式有别于中大型企业,金融机构有必要根据小微企业特性,建立有针对性的专业风控体系、服务流程、产品创新模式以及市场渠道管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应以模块化产品模式为核心,在产品多样化、流程标准化以及客户需求个性化间取得有效平衡。”
专家表示,金融机构势必需要针对小微企业开发标准化、模块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产品,而服务渠道的创新也将是未来小微企业金融领域的主要趋势。综合互联网服务平台、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创新服务渠道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