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这投资咋感觉像赌博,赌赢了收益就多,输了就收益少……”近段时间,在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中出现了个别“不靠谱”的现象,有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并没有达到平均预期收益率,这让不少市民在年中投资的选择中有些茫然。
相关人士提醒,市民投资要谨慎,因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非主流,信息也不明确,收益率波动大,所以收益时常会变成“空中楼阁”,市民们购买时一定要多了解,权衡之后再做决定。
【市民】结构性理财,想说爱你不容易
想在这个月投资的市民们,如果你想“涉险”到结构性理财产品,最好等一等。来自业界的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还没有非结构性产品高,今年前3个月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为4.82%,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是5.15%。
市民刘先生就曾在“涉险”中重重地跌了一跤,别说高收益了,能保本就不错了。
“唉,那次投资收益并没有像理财经理说的那样好,没有达到预期的高收益。”市民刘先生提起自己原来投放的理财产品有些沮丧。
在投资圈内,刘先生属于“初级阶段”。当时他接到一家银行理财经理的电话,称他们行推出了一款保本高收益的理财产品,10万起,预期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15%以上,投资期限为一年。他粗略算了算,如果真按照这位理财经理所说,该产品到期收益将是定存的4倍多。
“可是,不仅到期的时间不明确,而收益也根本达不到预期。”后来他拿着理财产品说明书等材料让儿子看了。儿子说,这款产品是一款挂钩股市指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15%”只是这款理财产品最佳状态下的收益率,而在最差状态下,到期收益率为0,投资客户仅仅只能收回本金。“这种产品感觉像在赌博,赌赢了就赢了,输了也就输了。”现在的他已经“摒弃”了这种理财产品。
不过,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中也有不少投资者受益。市民张先生说,自己在这个有着风险的理财产品中不仅收回了成本,当时股票也不错,赶上了好时候。
他认为,不管在哪个理财产品中,其实都存在风险,有挫败,有收获,有惊喜,有担心……就看投资者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及自己选择理财产品的能力了。
一银行人士解释称,结构性理财产品在理财市场中的地位属于非银行主流理财产品,一般是指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由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期权为主的金融衍生品组成。到期收益率分两部分:一是投资债券等低风险产品获得的稳健收益,二是投资汇率、商品(黄金等)、股票、基金等获得的收益。
目前,每月各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最少都有2000余款,市场占比超过了八成,而结构性产品占比却可以忽略不计,确属非主流产品。因此,普通市民购买时需要多加以权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