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 黄金频道-提供黄金价格和资讯的黄金门户 > 黄金动态
银行 | 保险 | 黄金 | 外汇 | 期货

“中国大妈”屡遭嘲讽 购金潮与理财焦虑症

2013年05月20日07:02
来源:北京晨报
原标题 [“中国大妈”屡遭嘲讽 购金潮与理财焦虑症]
  五月以来,伴随着金价的每一次下跌,“中国大妈”便会被拎出来嘲讽一番。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金价连续七个交易日累计下挫109美元/盎司,之前挤爆金店疯狂购金的“中国大妈”,从对抗“华尔街大鳄的斗士”变成了一个笑话。

  然而,不懂经济学,没有资本市场游戏规则概念的大妈们依然淡定,在传统的黄金保值观念支撑下,她们依然笃信“手中有金、心中不慌”的信念。事实上,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将家中的金银珠宝变现,因此,大妈们也并不是很在意金价短期的起起伏伏,金价的短期下跌也不足以引发她们恐慌抛售手中的黄金。大妈们并不想当斗士,也不想完胜华尔街大鳄,对她们来说,在相对低位买入便是赚到。

  “对中国人来说,地球上的任何其他东西都不能像黄金这样代表财富、成功和家族传统”,面对“五一”前后中国爆发的汹涌“购金潮”,英国《金融时报》试图这样解读中国人为何只对黄金青睐有加。他们甚至回顾了黄金在过往历史扮演的重要角色,“金条和黄金首饰曾在危机、饥荒和战争时期挽救过许多家族,确保他们能够获得珍贵的粮食和安全通道。在过去的两三个世纪,作为嫁妆赐予的黄金为那些需要起家资本的新郎们开创了成功的商业帝国”。

  不可否认,传统的“存金藏银”观念的确驱动着大妈们疯狂买入黄金,除此之外,她们购入黄金还有一个最朴素的理由不让手里的钱贬值,这背后折射的其实是手握闲钱却投资无门的“理财焦虑症”。对不懂复杂的风险对冲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的大妈们来说,存银行所得的利息可能抵不上物价上涨;买股票则大多会让资产缩水;在房产交易税开征后,楼市也不再是一个好的投资渠道。患上“理财焦虑症”的大妈们,只剩下黄金这一救命稻草。

  业内人士指出,“抢金潮”不但印证了中国人的消费潜力和投资需求巨大,也映衬着中国民间投资渠道的匮乏与不足,更凸显了呼之多年的扩大内需未被有效释放的现实。

  “大妈真正需要的并不是黄金首饰,而是有保障的未来”,知名经济学家赵海均指出,政府应该拓宽投资渠道、持续做好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引导这部分让人惊讶的投资购买力转向消费,“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中国大妈"的"理财焦虑症",更能让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来源:北京晨报)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点击进入搜狐理财频道>>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圈主招募ING
Ctrl+Enter快捷提交
分享评论到:
广告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广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

Texte alterna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