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股指期货上市初期对专业投资者是一片投资蓝海的话,现在的市场则已是一片红海——弱者早被消灭,剩下的是强者之间的拼杀。
明显的股指期现套利机会早已消失;市场价格变动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多数投资者再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程序化交易者的收益率难以重现早期的高水平,必须不断调整策略才能维持微博的正收益……
“当年的美好时光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只有更强的交易者才能够长久生存。” 上海双隆投资总经理助理顾晶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公司以程序化交易为主,早在成立之初就为股指期货上市做充分准备,因此成功分享了市场早期给予成熟投资者的果实。
而随着机构投资者参与比例不断提升,程序化交易使用比例增加,许多时候投资者目标价位趋同,行情走势一步到位,“根本没什么机会让你慢慢建仓”。顾晶认为,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已经达到成熟市场的水平,定价出错的机会少了很多,这些“纠错者”赚钱也越发困难。
“可以说,中国的股指期货市场,用三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上海申毅投资首席执行官申毅这样评价。
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以程序化交易为手段是许多期货私募的主要投资策略,股指期货进入专业比拼时代,也让他们交易策略之间的竞争更趋白热化。
目前股指期货程序化交易的思路主要还是趋势、反转和套利几种。趋同的风格会让一些程序化交易策略迅速失效。“因为市场上使用同类程序化交易的比例上升,很多原来的交易信号变成了市场噪音。” 顾晶认为,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把策略做得更精准,才能获得发展的空间。
顾晶介绍,他们目前使用的策略主要具体包括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跨市场套利和阿尔法套利,期货不同月份之间的跨期套利和统计套利。她表示,最初股指期货市场机会多时,他们只做期现套利。但目前单纯期现与跨期套利收益太低,他们逐步加入了统计套利的策略。
不过,她所说的统计套利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差区间统计套利,而是明显加入了一定的投机交易成分。“我们说的统计套利不一定是价差交易,可能单品种,比如一些对均值的回复性策略,高频低频都有。我们会在一定的市场条件做很多笔交易,这些交易中有一定盈亏比,从统计的概念上看,在盈亏比足够大的情况下,通过大量交易可以获利。从我们测试结果来看,收益比较稳定,且风险可控。”顾晶告诉记者,他们阿尔法套利的年化收益率不到20%,而统计套利的2012年的收益率达到了60%。
申毅认为,不应该将开发更多的指数产品视作提供做空工具,而更应该把他们看做管理风险的工具。股指期货的推出,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进入风险管理时代的开始,因此,推出的衍生品种类越多,我国的资本市场市场化程度越高。
“更多的交易品种意味着更多的组合、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大的市场容量,有了这样环境,期货私募投资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顾晶希望,中金所可以对单账户交易笔数和撤单笔数的限制适当放大,为期货私募制定更加丰富的交易策略提供可能性。
“相信随着社会个层面对衍生品认识的加深和市场本身的发展,整个衍生品市场的规则将更加适合机构的发展与壮大,期货私募机构也将获得更多认可。”申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