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相关人士认为该传闻可能性不大
新快报讯 记者 周新宇 报道 网名为“JASON冯小缺”的微博原文写道:“有人拿着××银行销售的一公斤黄金,附带证明和发票,拿到金银加工厂出售,经过核实,的确是××银行出售的,加工厂老板就收了,检验黄金的精确纯度,必须去南京,结果一周后报告来了,该金条掺杂了"铱"。”记者走访部分银行了解到,对于相关传闻,相关人士认为可能性不大。据了解,各家银行对于自有品牌黄金金条等产品管理很严格,对每一根金条都出具产品质量证书,对产品的成色、重量和品质进行保证,并推出了回购的相关措施。
据相关媒体报道,涉及银行相关负责人对事件进行了回复,他们责成加工企业对整个生产环节执行最为严格的质量控制;在售前、售中环节,对每个批次的生产金条进行随机抽检,抽样产品全部送经国家计量认证、国家审查认可、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历年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同时,对已售产品,如果出现因产品成色或重量等原因引起客户投诉,一旦投诉产品经质检机构和相关银行确认为不合格产品,可根据客户意愿,对投诉产品作换货或退货处理,并对已售黄金承诺回购。
某黄金珠宝店的一位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建议消费者尽量选购银行、大企业生产的黄金制品,在正规销售场所购买,并索要质量证书等相关证明。
链接
如何辨识黄金真假
方法一:可以用料剪将金条或金首饰剪断,用放大镜观察其切面,由于黄金和铱无法融合在一起,如果看到有白色亮点,则表示该黄金中掺有铱。
方法二:先用天平测量一块纯金条的重量,接着把金条放入量杯,倒水淹没金条。再把被检测的金条放入量杯,观察水的刻度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发生变化,即说明该金条不是纯金。但如果是金首饰,此法就不适用,因为金饰品里面有空气。
方法三:把金条或金首饰放在火上烧一会,观察其变化。由于铱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生氧化反应,故纯度不够的金条会变灰;而纯金经过火烤后颜色会红得发亮。不过,此法对首饰可能有一定破坏。
【部门说法】
佛山消委暂未收到银行黄金投诉
黄金有猫腻的情况到底真不真?之前有没有类似个案发生?记者昨日向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了解到,过去关于黄金方面的投诉多集中在黄金饰品中扣件、连接件出于硬度等原因而纯度不足的现象,而被投诉方则主要是民间一些黄金售卖点、黄金加工作坊等。类似上述微博传闻中提到的关于银行方面的黄金造假投诉,佛山消委表示暂未收到投诉。
佛山消委负责人支招,若作为保值投资用途,金条、金砖是不错的黄金物态;若作为装饰美化用途,应选择具备资质的珠宝行入货,并收齐发票、“出生纸”等证明;若有加工需要,最好全程观察,杜绝加工者趁机掺假其他金属,或者在扣件、连接件上做手脚。(区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