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另外一类风险型资产,大家不太了解的,私募基金在我国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没有官方背景的民间私募,民间私募大家是非常熟悉的,因为最近尤其是前两个月指数飙升的时候,我个人一天要接8到10个电话,都是向我推荐股票让我加入他们,他们是以民间待客理财的方式,给您打电话,比如我告诉你000978什么股票,打一个股票,你去买,如果赚钱了你给我30%的利,你自己留70%,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接过类似的电话,这种没有官方背景的民间私募,有的居然跟大家签合同,但是那个合同没有任何的法律保障,所以说我们叫非官方背景的民间私募。
看看业绩,08年算是熊市,阳光私募整体跑赢大盘,接近一半的阳光私募业绩都超越了业绩最高的公募基金,看看振荡市,刚过去的9月大家清楚的记得,包括三季度,9月份A股先扬后抑,后身300指数上涨6.17%,09年三季度阳光私募相对沪深300的平均收益率为3.95%,而公募基金相对沪深300平均收益率是0.99%。近三个月表现最好的公募应该是佳实主体,超越指数15个百分点,而在阳光私募有23个超越了表现最好的公募股票基金。放长远点看熊市加振荡市的情况,近24个月的显示,阳光私募表现整体好于指数和公募基金,近24个月的平均收益是36.67%,超过公募基金22个百分点,这是阳光私募的业绩。我们对比一下阳光私募,公募基金和现代最火的公募一对多到底有哪些区别。
公募基金大家最了解了,首先从投资灵活度讲,股票的仓位限制是60%以上,在熊市中公募基金这种限制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基金经理知道市场要跌,但是没有办法,因为必须要保持60%的仓位,去年大多数公募基金的仓位高于60,公募一对多和阳光私募,投资灵活度上没有这样的限制,可以及时的空仓,这就为什么解释了,公募一对多刚出来一个月没有历史资料,为什么08年有很多阳光私募,中国龙,武当,1237等等大盘跌65%以上,去得到正收益,这就是长期空仓,一年当中做了两三个很小的波段拿到了正的收益,这在公募基金来讲是100%不可能的,我们寄希望于公募一对多也能够有阳光私募这样的业绩,这个得慢慢看,时间能证明一切。客户群体来说,公募基金客户群体一般是中小散户,1000块钱可以买,而公募一对多和阳光私募一般是中高端客户,投资门槛是100万,盈利模式是重点,公募基金的盈利模式1.5%的管理费,不要小看1.5%的管理费,一支公募基金就是一百亿,一百亿就是1.5亿,一个基金公司有六到七支基金的话,这并不多,十个亿的收入,一个基金公司才多少人,十个亿的收入,太美了。这是为什么08年大盘跌成那个样子,公募基金依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映,没看出有多痛苦,仅有很少的几个公募基金出来向投资者说道歉。公募一对多和阳光私募则不然,他们的盈利模式是绝对收益,靠二八分成,阳光私募1%的管理费,由于信托法的规定,阳光私募50个自然人,每一个自然人5000万,1%是50万,还不够基金经理一两个月的工资,怎么养活他的研究人员,怎么养活他们的后勤人员和老板,所以一定要给投资者争取超额收益,或者叫绝对收益,绝对收益是他给您赚10块,他拿2块您拿8块,如果拿不到绝对收益的话,08年,整体市场不好一定要空仓,或者把仓位降到最低,二八分成又叫永创新高,今天买的净值是1块钱,涨到1.5块钱,比如这个月涨到1.5块钱,下个月跌到1.4块钱,相对上一个高点,是下跌的,这个月就没有这个分成,因为不是绝对收益,如果再下一个月跌到1.3,离1.5还是没有到,还没有,什么时候超过了历史的最高点,那个月才能拿到二八分成。大家想想08年,如果阳光私募没有及时的减仓,净值从4元跌到2元的话,这就意味着未来两三年很可能都白干,因为很难再涨到4元以上,没有绝对收益的提成,阳光私募靠管理费只能喝西北风,所以说阳光私募,包括现在的公募一对多,虽然没有数据,防守性来讲,风险资产来讲,要明显的好于公募基金,这是由于盈利模式决定的。行政干预大家都知道,窗口指导,公募基金是目前市场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就会承担一些责任,或者说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在08年下跌的时候,抛的时候,为什么公募基金依然那么高的仓位,可能是不便多说,有一些社会责任在里面,有的时候要靠公募基金抗的,但是公募基金业没有抗,规模挣10亿,5亿没有区别,真正的抗的是基金的持有人。公募一对多和阳光私募来讲,这种行政干预上,阳光私募肯定是没有的,公募一对多专门对于中高端客户定向发的理财产品,一般情况下也受窗口指导的概率比较小。投资性限制,公募基金和公募一对多都有双十限制,就是说投资这个股票不能占这个公司流通股的10%以上,第二个十是投资这个股票不能占我整个投资账户,整个基金的10%以上,而阳光私募没有这个双十限制,换句话说,上冲的过程当中,公募基金和公募一对多要有十支以上的股票,这个冲击性可能比不上阳光私募可能持有三四五支股票冲击性更大,这是投资性限制。
基金经理,今年关注基金经理数据稍微少了一点,我去年底看了一个调查,今年1月份的一个调查,当时调查了公募基金在位的383位基金经理,只有29位当基金经理的经验在五年以上,只有七位的当基金经理的经验在七年以上,绝大多数都小于一年,这就是当时的情况,现在因为已经过了几个月,对现在的情况不便过多的发表言论,但估计也好不到哪去。公募一对多,报纸,杂志,电视铺天盖地,从8月开始,说基金经理怎么好,应该叫投资经理,或者叫专户经理,怎么好,经验怎么丰富,有一点可能算我自己的疑问,实际上在公募基金里面真正举大旗的,创造收益的是公募基金,这是旗帜产品,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任何一家的公募基金把他现任的公募基金经理调到专户理财当专户理财的投资经理,这说明什么,不言而喻,基金公司中真正的优秀人才是需要给公司举大旗的,也就是当基金经理。而专户理财的投资经理呢,相比较来讲,他们的经验和投资能力,目前来看应该是还低于真正的公募基金经理。当什么时候大家发现公募股票基金经理成批的转到公募一对多当投资经理的时候,那个时候才能说公募基金真正的重视了公募一对多,真正的把优秀人才转到一对多。说说阳光私募的基金经理,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吕俊、江辉、李旭利、田荣华,这些都是在基金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吕俊是上投摩根的投资总监,大家有人可能买过中国优势,在吕俊的带领下,从04年到07年一直稳居基金排行榜的前两名,一直是五星级基金,吕俊因为各种原因,当然是从收入来讲到阳光私募可能更好,其他的原因可能是公司内部的一些人际关系,07年离开了上投,转投阳光私募,中国优势大家有买的可以知道,吕俊走的一年多的时间,迅速的从五星级基金一下子跌落到一星基金,从前两名跌落到150名开外。田荣华是目前现在我所知道的,中国好像就几个人获过两次金牛奖,是基金界最高的荣誉,07年中转头阳光私募,08年又获得了最佳私募基金经理奖。只有这样在市场中一呼百应的人才敢做阳光私募。否则投资者是不可能跟着走,因为中国人骨子里认为私字就不那么托底。从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讲,目前的现实是阳光私募经理平均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都是大于十年,这就是目前的现状,远好于公募基金和公募一对多。最后流动性压力,不用过多说了,大家买公募基金的时候,尤其06、07年绝对是扬均效应,看到其他的人赚钱了,股市上涨了,你买我买他买,迅速的把公募基金盘子做大,两天发了400亿,牛市里面400亿,船大难掉头,到了熊市里面散户一看跌了,赔了,有的要出,就有赎回压力,就要卖重仓股,卖重仓股基金净值还会跌,散户一看还得出,这是一个闭环,恶性循环。所以说在流动性压力讲,公募股票基金的流动性压力比公募一对多和阳光私募重得多,公募一对多和阳光私募因为门槛,所有的投资者买的时候都经过慎重考虑的,不会因为短期的调整改变投资方式,包括阳光私募经常会办投资者见面会,下周六我们会办朱雀投资者见面会,真正的基金经理,七八年的公募基金,您所投资的公募基金经理一次没有见过真人,更谈不上面对面的沟通。所以说流动性的压力,或者服务型来讲,公募一对多和阳光私募好于公募基金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