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3日,由搜狐理财频道举办,《金融时报》合办的“搜狐2009年银行个人金融服务研讨会”于北京举办。监管部门领导、银行个人金融部门负责人与专家 学者共同参与了此次银行研讨会。以下是主题研讨二:后危机时代银行理财服务何去何从讨论实录:
聂晶:现在银行理财、银行代销产品、代销保险基金常常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在我们银行频道有一个固定的栏目,叫做搜狐银行投诉绿色通道。在这里面有不少的网友给我们留言,对理财产品、理财服务进行投诉。比如说我们看一下我们现在PPT里面有一个案例。他主要投诉的内容是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异常。
本人购买了某个银行的理财产品,根据理财产品的说明,这个理财计划主要的投资是证券、基金和新股申购,但是中国A股在08年10月的时候一直下跌,产品净值一直走低,这个投诉人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姜隆:这个网友给我的感觉有两点:
第一,他已经认为这个产品有问题了,但是他还在这里面。他的投资方法已经有问题了。
第二,如果大盘反弹的话,证券投资基金应该80%以上都是在赚钱的。如果说他的净值还是在走低,只能说明这个产品管理员的能力很差,这个产品的设计上是不是本身就有一定的问题?
产品肯定是有问题,个人投资的理念和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上面写着,十月份的时候净值已经下跌了,他发现问题了,过来投诉。如果我发现08年十月份还在一直下跌,我可能就会赎回了。
聂晶:王老师您是专门做理财产品研究的,您觉得理财产品是它的设计上有问题,还是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就不太了解这个产品呢?
王增武:从我的观点来看,一款产品有没有问题,只是看这个产品合适什么样的人。他认为这个产品有问题,是因为他承受不了这么多的跌幅。产品的适应原则没有匹配好。整体来说这个产品有问题还是没有问题,是多个方面的。我在这里谈三点看法:
第一,从一个产品的设计流程来看,一个产品的推出,这个产品的发行、设计方、产品的销售终端、还要经过产品的投资个体。对于这个产品出没有出问题。这每一个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只要有一点的波动,都会对这个产品的收益带来一定的波动。如果每一个环节出现一点小问题,就会导致产品的问题。
第二,一款产品,他产品的收益是与这个产品挂钩的标底,我们所谓的基础资产和他所谓的支付条款,支付条款是怎么支付他的收益,这之间的融合度相关的。如果你的产品融合度越高,产品的收益越高。反之,产品收益越低。这个产品他本身是购买了证券投资基金和新股申购。他是看涨这两个,他正好实现了错配,所以他的产品会有一定的损失。
第三,对于这样的有一个理顺的措施。除了监管流程,还要引入第三方的评级机构,我们就承担了这样的角色。监管机构的监管角色,提供一些建议,对投资者提供一些投资的指导。恩
聂晶:从银行理财产品热销到零收益,再到这样一个投诉,我们发现银行理财的服务和理财产品的购买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很热点、很社会的问题。我想问一下郭老师怎么看?
郭田勇:第一场谈的是宏观的,我更适合谈宏观的。谈这个问题,我刚才听王老师分析得还挺细,现在总体来讲,银行理财产品纵向来看,现在你想跟两年前比,不可同日而语。两年前一款理财产品,问题比比皆是。现在问题是个别情况。所以,纵向来看,这跟消费者的意识提高、要求越来越高有关系,也跟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理财监管力度加大有关系。现在我们问题变得比较少了,但是问题少了也并不是说就没有问题。现在从银行理财产品来看,绝大多数的银行还是能够把理财这一块作为用来稳定客户,或者提供一种收益比较稳定、风险比较小的或者是零风险的产品,绝大多数银行还是以这个为主,起到稳定客户,同时给客户提供比存款更高收益的服务。所以整体来看,情况还是不错的。当然也有部分产品,包括刚才说的这个,我觉得这一款理财产品,他是来源于证券投资基金的购买和新股申购。可能像这样一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还是和资本市场挂钩的。但是我们看到从银监会前一段时间出台的新规来看,未来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不能够直接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这样一些产品未来恐怕要受到限制了。除非是私立银行的客户可以把他的理财投到股市里面去。未来对公众的理财产品,就不能够往里面投了,把风险也控制住了。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对此有微词,因为毕竟控制住风险,就控制了潜在收益了。你不会取得超出一般回报率的超额回报,未来有了这个限制以后,银行想再朝这方面做也难了。但是至少说明它整体来讲是一个比较规范的过程,银行朝着与它自身稳健经营的特点相符合来做一些稳健的理财产品为主。我想,至少它是会赢得绝大多数客户的。包括我也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我也挑一些稳定收益、风险非常小的。我想绝大多数人现在也是这样的投资心态。
未来银行大致是这样的格局,未来在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场的透明度还是要继续提高,我总感觉有一种黑箱操作的感觉。基金公司都有托管。你不用自己说你有多少净值,那是银行公布你有多少净值,银行理财产品,银行从内部也是分开的,内部他也有帐户,但是他又没有办法放到另外一家银行托管。你从外面观察,你买了这个产品,银行公布他有多少净值,他就有多少净值。现在他自己在对外公布净值,我想未来怎么能够改进一下。或者加入一个第三方的托管机构,或者是有一个市场公平的监督方,到底这个钱募集起来,什么时候投到哪个地方去了。现在投资者都是一头雾水,因为你只能看到他的净值,是低了还是高了,但是你并不清楚银行的钱是怎么投的,他也不会给你列出一个清单来。市场透明度上未来是不是能够改进改进。这样的话能够打消很多人心里的顾虑。就像高考的卷子,你不知道你的题到底得多少分,只能别人帮你查,告诉你没有错,但是你自己不能看你自己的卷子,我觉得这种透明度还是不太够。我想到银行未来理财,这个地方是不是还要再进行一些改进。
聂晶:现在银行的网站每隔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把自己的净值公布出来。现在大多数的投资者看到的都是这个,我们能够看到净值,但是不知道具体投资到什么方向。郭老师,您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都考虑哪些方面了?您作为一个非常资深的经济学家?
郭田勇:我买理财产品很大目的上是体验理财产品是怎么回事。我们财经大学投融资科的老师,包括贺翔他们的名言,你要给学生教证券投资,自己首先要炒好股票,所以他们都开帐户,炒股票,这样有亲身的经历。我们老说,我们自己不去做不行。我到几家银行都去过,我还填问卷,他们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测一下我能得多少分,后来证明我不是激进性的投资者,我是稳健型的。QDII型的我从来没有碰过,也不知道他们炒得怎么样。毕竟自己炒还是好一些。哪个基金经理,你投资到什么项目上去,我看一下他这个项目怎么样。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零风险的,获得的收益就是比银行存款利率稍微高一些。我觉得还可以,主要是我买的过程,我能体验到它方方面面的东西。我今天还收到两条短信,我老想,我们银行的客户经理,一旦你成为他的客户以后,买了一款,他恨不得每一一款都让你买,出一款给你发一个短信。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钱,我们也不能出一款买一款。我上次开户还讲,客户经理要量身订做金融服务,我们虽然没有富到可以让你量身订做的水平,但是好赖也是一个高端客户,你要有一点个性化,别出一款就给我发短信让我去买。你这个服务太机械化了。你看我的能力,我刚买完,你不能马上又让我买。你至少隔一段时间。你装作你在帮我想一些东西。比如说这一款产品,我们认为你的收入什么适合买,适合你的投资风格。这样的话我心里会感到非常高兴。现在感觉服务上,好象采取短信群发。客户经理把他管理的客户手机号都搜集了,出一款给你发一下。首先,我们不是私人客户,我们没有高端到享受管家式的服务。但是我们毕竟也不是三两万块钱的散户,好赖也是高端客户。我还是希望银行的服务水平有所改进。这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点感受。
聂晶:我们银行个人金融服务现在给大多数人的感觉就是,它的产品很多,但是它的服务是很机械化的。所有人到那儿,包括买理财产品填的表都是一样的。你填的表客户经理也不太爱看,所有东西都是机械化的,就像电脑做出来的一样,看不出来对投资者有很大的帮助,消费者还是看不出来他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或者是自己合适买什么。请王老师说一下,现在各家银行对产品的设计是趋同的,对产品的服务也是趋同的。银行在这方面有什么可以个性一点的东西吗?
王增武:刚才你谈到的问题比较难以回答。因为在宏观环境下,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同质化的现象。体现在产品的服务上,也没有达到客户细分。这也是任何一个市场、任何一个新兴事物初期发展阶段固有的、不可避免的过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般的市场也是先粗放式发展,后面再规范,最后再健康的发展。这也是粗放式发展路程一个不可避免的一段路。
刚才你提到的个性化的问题,不少银行也是从合作模式、合作的投资方向、支付条款上来看、增值服务来看,他都会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努力,但是这些努力在我们看来不是太明显。他还是做一些努力的,比如说我们最近有一些银行,过去我们发的是和实物挂钩的产品,红酒、普洱茶、艺术品。最近民生银行推出了和白酒挂钩的产品。现在也是一种创新,也是他发展的一个路程。刚才我们都提到这一款产品,它关键是在于风险控制上,没有把产品的安全控制做好,损失到什么程度以后就停止,损失到什么程度,就回归到无风险层次上。比如说交行前一段时间也推出过一个恒定投资组合的策略管理,还有外资商业银行,也推出了一款结构性的产品,他们也在逐步的对客户细分,逐步在完善他们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有一些改变的,需要我们慢慢的体验。
聂晶:王老师谈的主要是从银行的角度。除了银行服务以外,消费者和投资者自己对于金融知识的提高,姜隆你谈一下,你这么多年你购买各种各样的产品,你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是你自己在学还是有金融机构帮助你进行投资教育呢?
姜隆:我投资从02年开始,不断的去买各种各样的产品,我像郭老师一样,我的钱不多,我可能只有一两千块钱就去买。基金产品现在已经六百多只了,在两百多只的时候我买过五十多只,银行理财产品我也基本上会参与一下。从知识学习的角度,因为我的量少,没有任何一家银行的理财师、客户经理会给我打电话,或者给我讲这个产品是怎么回事。我获取到的这些产品的资料完全是从银行的网站,搜狐自己本身的网站和一些报纸发出来的稿件上了解的,比较有限,而且是很有限。比如说刚才案例上面的产品,他是投资基金,打新股。对于我这样一个投资者来说,我顶多是接到银行的短信,我们在发行这样的产品,这个产品用大概不到七十个字把这个产品说了一遍,七十个字远远不够,连风险提示都不够。我02年去银行买的时候,没有风险提示,就给你一个表,你买多少基金,买谁家的。06、07年的时候,我明明知道这家银行卖这个产品,但是我去买的时候他告诉我没有了。在网上一查也是有销售的,只有他推荐给我的基金产品我才能买得到。08年的时候是熊市,铺天盖地的银行短信都过来了,你买什么样的产品都可以买。你一下子买不到几千、几万,你可以定投。尤其当理财产品零收益的时候,我参加银行举办的一个客户讲座,记忆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客户经理在台上说,我们现在银行理财产品是零收益,但是基金他们都是负收益。比他们还好很多。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获取产品的知识很难。而且更难的是每家银行的产品都不一样。没有一种类的产品。比如说我买基金,股票型的基金就是投资A股市长的,无论哪家基金公司发行的产品,他只要说我是投资A股市场的基金,我就知道大概是什么样的产品。招行、民生他们每个产品都有差异性。我只买自己比较熟悉的银行产品,其他的银行产品就不涉及了。对于我来说,我现在持有的是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交行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他们所有的理财产品我几乎不买,我只买商业银行,我觉得四大银行更容易忽悠我这样一个小型的投资者,或者他们觉得我们这样的小型投资者可能会被忽略不计。我觉得买中小银行,可能会被重视一些。
聂晶:姜隆说的话代表了一部分投资者和消费者。银行的角度,他就是简短的几十个字,风险提示都没有。多的话,就是好几页,看也看不明白。投资者在说投资者的,银行在说银行的。大家没有什么交际。消费者觉得我在很努力的投资,银行觉得我在很努力的服务,但是大家都并不太满意。在这样的情况下,郭老师,在您的研究中,投资者教育应该怎么样教育会更有效果?
郭田勇:投资者教育里面,一方面是对客户来讲是两方面:一个是专业知识的教育,还有一个是对风险的教育、提示,对风险的防范。不单是银行理财,包括资本市场的东西,股票、基金,那些投资者和被投者,我把钱交给你,或者是融资者,这两者将来是有对立统一的关系,有时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把钱给你来投,你把钱给我,你并不是很放心,会不会搞成零收益,搞成负收益。但是在我看来,你并不成熟,心理承受力也弱,你事先不把我给你的条款好好看,一零收益跑到我这儿来闹,我已经写了,尽管我的字写得很小,你看不太见,但是我已经写了,你来找我的事。他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也不能片面的只重视投资者的教育,而不重视对理财产品发行者,包括股票、基金产品的发行者,因为他们是最后要拿着投资者的钱去盈利的。投资者的希望就寄托在他们身上了。两个方面都还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一直会讲,现在是不是投资者不是很成熟。这里面的潜台词是投资者是大多数,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是沉默的大多数,但是偶尔情况下,这个大多数容易在沉默中爆发。一旦你这个产品没有做好,或者出问题了,他一爆发,就会形成一种社会问题。包括监管机构都很头疼,因为他通过媒体、新闻渠道也传播,可能导致一种社会的隐患,超出金融领域之外了,这恐怕是金融管理部门也难以容忍的一件事。控制这个情况,就强调投资者教育,还是要让投资者能够意识到风险,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后你能够做到买者自负,出了事以后你别闹事。这就叫做买者自负。你没有赚到钱,你赔了,赔了以后自己回家呆着,别跑来闹事。你一闹事,问题就大了。
我也曾经讲过,银行理财产品比股票、基金更好的是加了一条:卖者有责。基金和股票只是买者有责,没有卖者有责。其实他们也应该是有责的,你能给股东提供多少回报。如果你没有那么高的盈利能力,或者你明明知道你自己有那么过的盈利能力,你还故意写成你有那么高的盈利能力。你这个卖者也是有责的。股票市场本身就提示了是风险比较大的地方,你买了股票有涨有跌,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就理应更强一些。发生亏损是很正常的事,这样的话,他就往往容易过于强调买者自负了。因为你肯定是要有风险的,但是从卖者有责,我也是担心的。因为我们有时候也在想,一个股票两三百万,你自己到底有多高的盈利?你发行60倍市盈率,上市以后炒到一百倍市盈率?上市公司没有一个公司不希望自己的股价发行越高越好。如果你能够站在股东回报的角度来看,大家用那么高的钱买你的股票以后,你未来到底能够给股东提供多高的回报?他们其实是应该扪心自问一下,再以卖者有责的心态来发行股票。这样的话,卖者有责的概念,我们把它广义上推广到基金和股票市场上去,确实对我们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还是有帮助的。银行这边由于已经告诉你了,既是买者自负,又是卖者有责,很公开的强调这一点了,使得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作为理财产品的发行人,他本身是有责任的,这样的话他一定要对客户进行层次的划分,然后来根据不同的风险来销售,而且整体上一定要以稳健型的风格为产品的基本特点。因为对于他的责任已经公开了,已经强调了,这样的话,这个市场可能有人认为过于保守。但是我总是觉得保守者还是大多数。我相信,有了这种投资者教育,能够保证投资者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再加上理财产品卖者有责,能够使得发行人真正的从稳健性、从为投资者着想的角度上考虑,有可能会使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相对做得更加稳健。当然这里面可能会透着保守在内。但是经过金融危机的创伤以后。包括我们对金融创新进行反思以后,金融业保守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
聂晶:郭老师的意思是银行产品,保守一点并不是坏事。另外,投资者教育是为了保证投资者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并不是我想投资信贷类产品,我就一定研究信贷类产品是什么。您刚才说银行的服务比较机械化,我们刚才还谈到银行的投资者教育是面向大多数人有一定知识的普及。我们还想再谈的第三个问题,银行我们讲究客户分层,给客户划分成保守的、激进的,但是这个到底是以什么来划分的?我想听听几位专家的意见。
王增武:7月份我们中心已经推出了不同的人的不同的评级制度。我们推出了五个类型,对于这五个类型我们怎么测算呢?我们有一个调查问卷,每一个问题我们设定了一个分数,根据你所选择问题的得分进行加总,来划分几个区间,划分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因为我们是第三方独立的评级机构,我们作为保守型的,我们可以有一个九级的推荐。每一各类型我们有一个推荐。对于保守型或者是稳健型是A+级,对于激进型的是B-级。这样便于投资者更好的选择适合他的投资产品。刚才谈到的两个点,一个是产品销售终端的责任问题,另外一个是投资者教育问题。这两个问题是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是关于产品的销售问题。销售人员募集资金额与他的销售收入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他会部分夸大产品的收益而忽略了产品的风险提示。还有一个是出手为安,产品买完之后,他再也不会给你打电话,或者是没有售后的跟踪服务。这也是现在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常来讲,我们毕竟是一个服务机构,产品售出的时候,就是你服务的开始,这才是我们的理念。
当时计算机的普及,我们当时有一个口号,叫做从娃娃抓起,导致了现在出现一个好的局面,只要是适龄儿童几乎都会用计算机。只有一部分的老者或者是长辈不会使用计算机,这是我们的成功之处,作为我们理财产品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尝试,但是这方面还存在不足。前期有部分银行发售六一儿童节专属理财产品,但是这只是挂了一个名,并没有真正让儿童操作,儿童接触、了解,去进一步的消化。基金定投也做一些儿童方面的,这些都是好的尝试,如果我们能从小孩这一辈做投资的教育,会利于我们今后市场的发展,我们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在这个角度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聂晶:您的意思是一方面我们现在正在开发一些第三方评卷的来测试一下,投资者是属于哪个级别的。另外,投资者教育应该从小开始。
王增武:补课的补课。其他的从小抓起。
聂晶:您觉得这个市场还是比较粗放型的市场,所以我们在整个金融产品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现在出现的问题都是跟整个金融市场有关系的。现在还看到一个现象,银行产品的驱同化和服务的趋同化。我在某个银行存钱,买了一些理财产品,这个银行不断的给我发理财产品。基本上我们看到的服务都是一样的,每一家银行没有什么差别。郭老师,您觉得这种趋同化的状态也是我们现在金融市场发展到粗放型的一个表现?
郭田勇:在初期都是会出现趋同化的。未来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差异化会变得越来越大。不仅是理财,包括金融、其他方面的业务发展,都有规律。从大的来看,每一家银行的风格、业务重点是有差异的。公众对每一家银行心目中的印象也是各不相同的。现在在理财产品的初级阶段,由于产品本身大家在市场开发上,毕竟推出的东西,就像到饭店吃饭,初期阶段都只能做这些东西。未来还会不断的增加。就会把顾客的口味分开。这样的话,市场就会做得不断的细分,不断的深入。现在有一个矛盾,竞争我们还是要鼓励,但是他的竞争是一个有天花板的竞争。你不能说无限度的,比如说你搞投资范围扩大,搞金融衍生产品,我们监管机构还是给你规定一个天花板,就像笼中鸟,由于有了笼子,鸟在笼子里面以后,通过竞争可能也会消除同质化,但是由于有了上限,有了天花板,消除的速度会慢一些,毕竟它不是随意性的、完全的创新。它会受到一些限制的。从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到服务上,它的同质化以后会逐渐减轻,但是这个速度不会非常快。
聂晶:郭老师,国外成熟的市场上在银行的趋同化过程中是怎么发展的?
郭田勇:别说国外了,你到香港去看一下,欧洲到美国也是这样的情况,银行不断竞争以后,大家的侧重点会有区别,在同一家银行之内,对于高中低端客户提供的产品差别化也会非常大。当然他们有了很多成熟的经验以后,也懂得怎么样分辨有利的和有害的一些东西。比如说美国禁止销售潜在风险非常大的理财产品,而且禁止销售给美国公民。因为监管机构已经对这些东西已经有了认识了,已经很清楚你这里面潜在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他干脆以法律方式规律不让你在这里卖。美国相对于我们来说,少了天花板,或者说天花板是非常高的。我们之所以有这个天花板,其实是几个问题:一是银行业现在是一个大行业,美国银行业的融资量,银行业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它是次于资本市场的,它是市场主导的,银行的发展也要围绕着资本市场来做。在我们国内不一样。我们银行业本身就非常强势,比股市融资规模,银行要大得多。公众又偏好于一种很稳定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讲国有银行是大象,大象最大的问题是转身慢,你不能一下子把以前追求稳健的风格放开,你们大家自由竞争,出风险也没有什么问题。恐怕中国的环境不允许,中国金融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也不允许。这是由我们国家现实条件决定的。另外,国外竞争相对闭我们要充分得多。他的金融业的发展,至少在前一些年我们判断它已经在更高的层次上,他已经进入混业经营的层次上。监管机构也没有那么多的划段管制。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上,银行的资金也可以进入到资本市场里面去。银行本身在资本市场运作上也会有一批很合适的,或者说很有经验的一批投资人,拿着客户的钱也能在资本市场上投资。我们知道五十年代美国出现MMMF,资本市场互助基金,MMDA,资本市场存款帐户。银行直接拿储户的钱,为了帮助你获得更高的收益,往金融市场里面投,他五六十年代就这样搞了,他持续性的往下搞。现在,我们银行自己的人都没有炒过股票。他们拿着银行的钱在国内股票市场做大,因为银行的钱不能投资股票。你要是拿着客户的钱投资股票市场。这些人怎么有投资经验?他怎么跟投资基金、跟券商相比?在中国金融达到一定程度了,竞争不断充分,理财产品竞争也充分,面也广了。现在由于我们还是强调风险,强调稳定性,我们也没有办法进行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在大的格局下就要存在天花板了。中国和国外我们做这样一个比较。
聂晶:王老师在研究金融理财产品的时候,发现过天花板吗?天花板有什么影响吗?
王增武:我们刚才谈到的关键问题就是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饭店里面只有盐和菜花,一百个厨师来炒都只是咸味。我们现在为什么会出现同质化,为什么会出现大家去追踪热点、追踪时机。原因就是我们目前的投资渠道并不太多。破解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去扩大投资渠道。我们去增加菜的种类,增加调料的种类。这样的话才能有一些个性化的产品,不局限于这个圈子,也不局限于在这个笼子里面跑。
郭田勇:你刚才说的就是投资渠道扩大,但是现在他就是分业经营,现在监管机构就是控制你不让你做高风险、冒险的东西。所以你就变成无米之炊了?
王增武:不是这个意思。
郭田勇:材料少了,所以就做不出更多的美味佳肴出来。但是,如果现在银行能够投资于股票市场、投资于金融衍生品了,肯定会出来很多种稀奇古怪的、很复杂的理财产品。我也相信。但是你刚才讲理财产品要从娃娃抓起,但是银行本身在理财产品的设计成长上也有一个蹒跚学步或者是牙牙学语的过程。如果你一下子放得很大,投资到股市、投资到金融衍生品,到底是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害大,还是正面作用大?现在很难下出一个结论。
王增武:刚才主要是我没有说清楚,使郭老师造成一定的误解。一个方面,国内目前的投资渠道是匮乏的。另一方面,并不是我们的投资渠道多了,我就可以把全部的资金投资于高风险资产。我可以把资产做一个组合,在保守中创新,在稳健中投资风险资产。比如说一百块钱,假如说投资一年,你想保本,这个时候我可以拿95块钱做存款,到时候肯定能够得到一百块钱的收益,剩下的五块钱我可以做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去博取一定的高收益。保守和稳健并不是说不投资于高风险资产,只是有一个组合。
姜隆:我觉得刚才您说的那些产品,我作为一个投资者,至少我在你这种产品,至少一两年之内不会买,我看一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然后我才会出手。刚才郭教授说的天花板效应,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你先把现有的产品先设计好,先教育投资者,让所有投资者都能够了解、认知、熟悉这样一个产品之后,再进行全方位的、各种各样的创新,这样的话,我觉得是对投资者负责的。投资者不像前几年,前几年到银行去的人,都会把低风险的产品去购买它。现在通过零收益和负收益的新闻报道特别多,去银行的时候很多人都加着小心,我都怕被银行的理财师忽悠。我去银行的时候我提前查好了,这个理财产品是什么样的,在网上的报道,内容怎么样。去银行,如果理财师跟我说,我先看一下理财师跟网上说的是不是一样的。我们先把现有的理财产品做得更好一些,像我们这样的小投资者也能够受到重视,银行并不是轻视服务,他是轻视我们这样的小投资者的服务。如果是他客户,他的服务还是很好的。
聂晶:这一场讨论我们从一个案例开始,从投资者和银行两个方面的角度讨论了银行服务机械化、趋同和投资者的教育问题。我们也发现银行个人金融服务,我国虽然经过了六十年的发展,有了很长足的发展,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都做到了,但是我们还是处在很初级的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感谢各位嘉宾跟我们分享这一切。谢谢!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