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 > 投资宝典 > 理财初级知识

股市暴跌基金缩水 风暴中如何才能保住家庭资产

进入搜狐理财频道(https://money.sohu.com/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 >>>

  谁也不会想到,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缘自于美国的金融风暴会愈演愈烈,甚至有专家预言,从华尔街开始的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萧条预计将影响到80%人的生活。

对于近两年才刚刚开始理财启蒙的我们来说,面对着股市的不断暴跌,面对基金净值的大幅缩水,如何才能保住我们的家庭资产,我们的理财方向又应该转向哪里?

  增加现金资产最关键

  最近几个月,公司白领刘小姐的生活有了明显的变化,她的车不怎么开了,开始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平时外出就餐和购物的次数也明显减少了。

  以前她的理财观念是“能挣会花”。她月收入近7000元,除了2600元用于银行还贷外,剩余的钱基本花光。金融风暴袭来后,看到国外一些大银行机构、大公司破产倒闭,数以万计的员工瞬间失去收入,刘小姐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她认为,自己应该预留足够生活的备用金。于是开始尽可能地减少开支。

  “如果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国内不少行业可能会受到影响,投资者收入就会面临下降危险。”交通银行理财师马晓昕表示,个人或家庭的应急备用金要事先准备充足。他指出,家庭成员应防范减薪、失业等对家庭造成的冲击,保持家庭资产的流动性。如原来日常准备3至6个月生活开支即可。而在金融危机时期,如果有多种投资行为的,应急备用金应留够至少1年生活的现金。

  存款最安全 巧存收益高

  由于经济的景气循环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交替,尤其是如今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都为历史罕见,极有可能在相当漫长一段时间都让全球经济“缓不过神来”。而抛开全球经济,单从国内A股市场的历史经验看,向来有“三熊一牛”的说法,即熊市的时间是牛市的3倍,因此2-3年的熊市调整恐怕是很难避免的。既然这种股市长期“卧底”的可能性非常大,那除了投资者应该持有足够的现金“随时准备着”外,也可以考虑储蓄来增加现金的收益。尤其是如今我国又重新回到了降息周期,并且可以预见到:如果国内CPI继续稳步回落,而GDP却同样掉头向下的话,央行连续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让资金重新睡到银行里去,虽然牺牲了一定的流动性,但却保证了投资收益,毕竟在熊市中,无风险的稳健收益才是最珍贵的。

  存钱也要讲技巧,会存钱的不仅获得的利息要高出不少,还能保证要用钱就有钱,不耽误使用。定期利息高,但存多久合适呢?有些人认为长期如5年好,利息高;也有人认为中短期如6个月好,不影响使用。其实,只要掌握好技巧,都能兼顾。当前我国已处于降息通道中,办理存款时,尽量存中长期比较合适。储户可巧用“时间法存款”,将单笔大资金存款拆成若干份,并按不同的期限进行存款。比如,将8万元的存款平均拆成4份,分别存成6个月、1年、3年和5年,也可用其他组合,这样不仅能获得高收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应急资金。

  对于每月盈余,储户可采用类似基金定投的“滚动法存款”。“滚动法存款”就是每月提取家庭收入的盈余部分做定期存款单,存款期限设为一年,一年后就会有12张一年期的定期存单,而且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不需用钱的话,可以将到期的存单自动续存,并将每月要存的钱添加到当月到期的这张存单中,重新做一张存款单,继续滚动存款。这种方式也能在提高收益的同时提高流动性。

  对于一部分不确定用途和用时的资金,可利用通知存款提高收益。如果有100万元资金,7天活期收益为1000000×0.72%÷360×7=140元;若存“7天通知存款”,那么7天的收益为1000000×1.71%÷360×7=332.5元,后者要比前者多出近200元。

  投资要有长期心态

  近期,一位老基民的博客在网上非常流行,他的观点就是,坚持长期投资,相信坚持终有回报,这是投资基金应有的阳光心态,也是最难做到的。

  这位基民认为,投资其实也是一种信念的博弈。大家都听理财专家说过长期投资好,买基金要做长线,但实际上大多数人还是缺乏信念,往往是一旦看到大盘下挫调整,基金净值缩水,就完全顾不上什么长期投资的理念了,恨不得马上变现止损出局。事实上,大盘的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问题在于我们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去应对它,把长期投资当成自己的一种信仰。美国从1900年到2000年历时百年的股票市场,其间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巨大波折:1930年的大萧条股灾,两次世界大战,1970年石油危机,1987年惊天股灾……但总体而言依旧是持续百年的大牛市。潮起潮落,大海依旧浩瀚无边。股市浮沉,长久方能制胜无忧。如果真正具备了这种长期心态,我们就可以在股市的上下波动和剧烈震荡中心平气和,远离烦忧,自在如常。

  有了长期投资心态,你就不用再为市场时点的高低左右为难,为决定去留劳心费力;也不必再为了市场行情暴跌和基金净值下挫,弄得自己经常寝食难安。坚持看好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让时间成为财富的放大器,投资者可以凭着一颗平常心,在细水长流的波澜不惊中迎来自己财富的慢慢积累与持续增长。

  本报记者 傅 军

进入搜狐理财频道(https://money.sohu.com/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 >>>

欢迎进入我家理财基金天下黄金万两银行大观园保险E族汇市弄潮分享网友理财心得!

(责任编辑:廖翊珺)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