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不能不提《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6月,由银监会、发改委制定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该办法一暂行就是近10年,10年间,银行收费飙升为3000多种。银行收费为何如此之多?一是自身具有收费冲动、谋利本能,二是《办法》赋予了银行收费的权利,即银行有权确立市场调节价。
编者按:银监会、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共同起草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分为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部分法律界人士认为,该《办法》提出的政府定价、指导价范围太窄。在市场调节价方面,监管方给予银行自由调节空间过大,给银行乱收费有“可乘之机”。实际上对银行服务收费实行的是“报备制”,与“审批制”相比,其监管力度小了不只一点半点。([评论]
如果你的银行账户内长期没多少钱,不如趁早销户,否则不仅没什么利息,还可能会被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小额账户管理费被市民诟病已久…… [全文]
最近,“银行业高利润”和“乱收费”的话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当被问及银行最不应该收取的是什么费用时,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每年多收贷款客户5天…… [全文]
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公布,不少法学专家认为政府定价指导价范围太窄,对银行收费干预力度太小。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认为,银行作为窗口行业与群众利益联系紧密,政府对其收费监管是必要的。银行应该有自主定价权,中间业务是未来创新的重点,如果每项业务从报批到运营都折腾半年多,还谈何鼓励创新?
郭田勇认为,对于针对广大公众的基础类金融服务应以低收费或免费为主,而对于高端类、竞争性的中间业务应给予银行充分的自主定价权。对于此次出台的34项服务免费,有人认为其中不少服务本来就不收费,但我认为监管部门并非多次一举,此规定可防止银行出于业绩压力新开收费项目。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收费不仅没减少,反而随越来越多的监管措施和制度办法,呈现出正比例增加趋势。
按照《办法》,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银行收费项目,主要是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基本商业银行项目服务,包括银行汇票、本票、支票、贷记转账和委托收款服务等。这就意味着一旦办法开始实施,绝大多数的收费项目都将由银行自行管理,只需对新收费项目提前公示即可。“公示”成了合法乱收费的保障,银行收费问题不仅没有被进一步约束,反而会更加大行其道。
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从2011年7月1日起免除人民币个人账户的11类34项服务收费。数据显示,目前在银行业的1076项服务项目中,仍有收费项目850项,占比79%。
(一)本行个人储蓄账户的开户手续费和销户手续费;(二)本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开户手续费和销户手续费; (三)同城本行存款、取款和转账手续费(除贷记卡账户); (四)密码修改手续费和密码重置手续费;(五)通过本行柜台、ATM机具、电子银行等提供的境内本行查询服务费;(六)存折开户工本费、存折销户工本费、存折更换工本费;(七)已签约开立的代发工资账户、退休金账户、低保账户、医保账户、失业保险账户、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年费和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八)向救灾专用账户捐款的跨行转账手续费、电子汇划费、邮费和电报费等34项收费项目。
透明:消费者期待有本“明白账”。包括手续费在内的中间业务净收入近年来同样实现了快速增长。合理:让消费者享有“质价相符的金融服务”。人们更关注的是,银行服务的收费水平是否合理,收费过程是否透明,服务水平是否提升。一句话,提供的服务是否质价相符。规范:期待银行收费“有法可依”和标准“与时俱进”。强化对银行收费行为监测、督查力度,对银行违规收费行为及时惩处。有关专家表示,减少银行服务收费“乱象”及促进其规范化发展,需要银行自身的自律、消费者的明白消费,同时需要监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