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场“双头”形态已现。在股市与商品联动性再次启动后,前者下跌将加剧后者回调力度,接下来商品价格跌幅或超出预期。
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承载经济发动机和商品助推器的境外股市逐渐熄火。传统“股市涨—楼市涨—商品涨”的通胀三部曲已不能真实反映本轮回调的传导机制,而“国外股市跌、美元涨、黄金跌—国外商品下跌—国内商品下跌—国内股市下跌—楼市下跌”这一新的传导路径,很可能会成为本轮商品市场调整的主流脉象。
“资产再泡沫化”
近期国内股市、楼市风生水起,然而在二者一片红火的映衬下,商品市场并未跟随股市和楼市进一步上涨,传统的市场传导路径宣告断裂。
不妨做个情景假设:国家以系列政策调整和大量资金注入的方式,旨在通过股市、楼市的正反馈效应,进而引导资金回流至实体产业从而助推实体经济的复苏(虚拟通胀的本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存量与增量有着本质区别,国内股市、楼市如同封闭的蓄水池,流动性超级过剩不仅触发不了前述正反馈和溢出效应,反而会助推市场投机情绪高涨,进而演变为“资产再泡沫化”进程。
究其原因,国内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住宅市场,包括新增投资、新屋开工面积等均处于历史低点,因此从增量的角度不足以拉动钢材、PVC等大宗原材料和其他行业回暖。事实上,我们认为国家对于当前房地产的定位(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似乎略显虚高,特别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杠杆调节扭曲了价格机制,这从杭州市6月土地楼面价环比上涨125%可见一斑。
商品价格回调难免
资金不断流入助推了虚拟通胀,传统传导路径的断裂则加剧了实体通缩。理论上说,在虚拟市场中,由于资金的大量注入和流动性过剩使得资金流动速度加快,商品价格不断反弹,升势良好。然而从实体经济看,由于缺乏资金流入以及需求疲弱,同时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更加剧了现货价格的下跌。因此,虚拟通胀、实体通缩使得期现价差不断拉大,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的趋同性,使得商品价格必将回归实体经济,商品价格回调难以避免。
前期我们看到,商品“流动性溢价”达到阶段性极限时,商品与股市分手后,股市仍昂首上行,而商品已呈现回调迹象。如今随着商品价格的不断回调,商品“流动性溢价”回归,商品与股市再度重归于好,联动加剧。但前者因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而受到拖累,并带动股市下挫。特别是在股市资金贪恋股市短期利益的情况下,实体经济资金缺失,复苏步伐更加缓慢,反过来又加剧了商品市场的调整力度。此外,实体经济的恢复缓慢而艰难,楼市在股市下跌和真实需求缺失的背景下困难重重,后市回调也在所难免。
新传导路径渐明
尽管传统“股市涨、楼市涨、商品涨”传导路径断裂,但我们认为,新的传导路径正日渐明晰,即“国外股市跌、美元涨、黄金跌—国外商品下跌—国内商品下跌—国内股市下跌—楼市下跌”。
目前来看,境外市场仍处于患难之中,股市对商品的牵引力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如道指和原油),尤其是美元反弹已箭在弦上,商品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坚持认为,商品市场“M型”第二个顶部已现。由于股市与商品的联动性再次启动,股市下跌将加剧商品回调力度,目前来看,商品价格下跌幅度很可能会超出预期。鉴于原油现已跌至62美元/桶,其供需均衡价预计在56美元/桶左右,伦铜目标位4000美元/吨,黄金目标位850美元/盎司。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