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口袋里的钞票一分没少,能买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学院派对此的解释是,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衡量通胀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指标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根据这一指数的高低,通货膨胀有“温和”与“恶性”之分。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将物价上涨控制在1%-2%、至多5%以内。
事实上,温和通胀常常被认为是能够“润滑商业的巨轮”, 因为提高物价可以使厂商多得一点利润,以刺激厂商投资的积极性。反之,如果追求完完全全的价格稳定,则会带来极具毁灭性的通货紧缩(物价持续降低),将导致企业破产与经济衰退,甚至经济萧条。
因此,各国政府都倾向于使用温和通胀,一方面隐蔽地减少财政负债成本,另一方面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经历了3次通货膨胀,分别是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85-1988年物价改革以及1994-1996年。其中,1994年物价上涨率一度达到27.4%,也就是月初发的工资,到月末就缩水了1/3。
最近的一次鲜活的记忆,莫过于2008年夏天美元贬值,导致全球原油和粮食价格飙升,而国内以猪肉为主的食品价格也出现疯涨,导致去年中国全年CPI上涨5.90%。
去年9月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当时四蹿的通胀火苗。然而,美国政府采取的高额举债和美联储大开美元“印钞机”的举动,使得全球如今再陷“通胀”阴霾。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