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金融风暴让全球的金融机构重新洗牌,私人银行也面临新的挑战,暴露出新的问题——全球金融资产急速缩水,麦道夫金融欺诈案的爆发,客户的形态和需求呈现新趋势。对此,《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渣打银行私人银行部全球总裁Peter Flavel。
《第一财经日报》:一场金融危机让银行业都在重新调整,私人银行受到怎样的影响?
Peter Flavel: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看到很多资产都被蒸发掉了。美国五大银行在去年损失了480亿美元,很多银行在危机下也已无法维持业务。
没有人预料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也让私人银行的客户更看重银行的稳定性。目前客户非常担心市场的动荡,因此更加关注银行的资本实力、流动性,并且客户会追求有价值的咨询意见。
对私人银行来说,短期我并不是很看好部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增长,例如一些小银行,在母公司所在市场发生一些问题时,它们要进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亚洲市场是很困难的。
《第一财经日报》:如何看待近期私人银行暴露出来的问题?
Peter Flavel:这个问题并不仅仅是针对私人银行的,整个金融市场都存在一样的问题,包括监管机构、政府、保险机构和评级机构。这是一个复杂的群体,金融机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需要一段时间恢复。目前,一些国家的政府和中央银行正在干预,帮助它们恢复过来。
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对私人银行的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视,监管也越来越严格。监管机构要求私人银行把基础工作做好,对客户更加了解,包括财富来源、风险理解程度和风险偏好。
《第一财经日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私人银行客户形态和需求呈现怎样的趋势?在投资方面又有怎样的建议?
Peter Flavel:我们看到客户慢慢地更多地把钱放在现金、债券和保本的产品上。但是对于长期的投资者来说,应该继续投资,而不是脱离市场。事实上,长期的投资者已经慢慢开始回到市场,开始重新投资。
市场的上升和下降都是很自然的。如果是一个长期投资者,要学会去理解市场的自然变化,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有过激的反应。
在任何时候的市场,总是有一些资产是被超卖的,这时就会看到价值投资的机会。尤其现在的市场仍然较为动荡,因而可以在动荡中获得利润,比如投资商品、货币和结构性的产品等。
《第一财经日报》:如果看待中国财富管理市场?
Peter Flavel:中国市场比较年轻、比较有活力,变化也很大。中国客户要了解交易和投资的区别,当市场往上走时,频率很高的交易可以赚到钱;但市场往下走时,需要有长期投资的眼光。此外要看清楚和了解自己对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持续地做战略性的资产配置,并不是去寻找一个最好的产品,这样才能保证财富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