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怡)去年爆发的理财产品零负收益现象仍在延续。
昨日,记者从知名金融业务研究机构银率(Bankrate)发布的最新报告中了解到,年初至今到期的900余款产品中,共有7家银行37款产品出现了零收益及负收益状况,占比达4.1%。
据银率统计,上述37款产品中,零收益18款,负收益19款。负收益产品最多亏损达到10.32%。
银行说法
占比很小 仍属正常现象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召集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邮储银行及渣打银行等8家银行相关负责人举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上述银行相关负责人对理财产品零负收益的问题发表了看法。
8家银行均表示,目前零收益及负收益理财产品在银行所有产品中占比很小,有的还不足银行产品发行规模的1%,这种现象仍属正常。
其中建行表示,截至2008年12月初,建行组织发行了500余期理财产品,仅有3期低于面值,低于面值的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约占建行理财产品的1%。
还有多家银行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银行调整理财产品发展策略,主推稳健保本的理财产品。
各银行还表示,将加大对理财经理的监督和培训力度,要求在销售产品前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测评,确保对客户充分、清晰、明确揭示产品风险。另外,售后还会提供及时的产品运行信息。
机构分析
产品亏损“内外”皆有因
对于出现零收益及负收益产品的现象,银率理财产品分析师指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产品发行生不逢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市场风险陡增,这些产品运作失利的主要原因即为急剧增大的系统性风险。
其次,产品本身设计存在缺陷。大部分产品流动性差,没有设定赎回机制,导致投资者无法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及时止损。
最后,外币产品的汇率波动使得投资者的损失不仅仅是账面的零收益,若以人民币购买外币产品,汇率风险还被双倍放大,产品到期后损失最多可达30%到40%左右。
银率分析师还表示,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更多的零收益及负收益产品将“浮出水面”。
投资策略
配置低风险人民币理财产品
对于中短期内的理财产品投资,理财专家建议应保持谨慎态度。
在人民币理财方面,银率理财产品分析师表示,可配置低风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选择中长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利率风险不大。
业内知名理财师杨晨表示,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低、较可靠,短期产品更保险。
银率理财产品分析师表示,在外币理财方面,相对而言,最好的选择依然为美元。
本月以色列、泰国及马来西亚央行先后降息,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率已普遍处于历史最低位置。
但不排除主要经济体继续降息的可能性。
糟糕的经济数据使得投资者在选择外币进行投资时依然要高度警惕汇率波动,美元依然是最安全的避风港。
美元在2009年会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而波动,但其世界结算货币的地位相对于其他币种仍比较安全。
数据显示,美元指数近1年保持强劲走势,在未来1年内,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相对其他主要货币来说,依然保持强势的可能性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