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与去年11月一片愁云惨雾的数据相比,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去年12月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初露微弱曙光。虽然12月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环比和同比均继续呈现下降势头,但包括电力、钢材、成品粮价格在内的部分商品环比价格均出现上涨。
去年12月份,中国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3.1%,1~12月企业商品价格较上年上涨6.8%。12月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势头延续了11月的走势。11月,中国企业商品价格同比数值创造了2003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12月中国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下降,清楚昭示着通缩压力已经确定。而电力、钢材等商品价格环比出现上涨,则意味着扩张性政策已初步显效。
“但曙光的出现并不意味马上就会天光大亮”,鲁政委表示,虽然12月部分商品环比价格出现回暖,但仍需官方继续推进强有力的扩张性政策。
由中国央行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企业间集中交易的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变动水平的指标,亦是CPI的先行指标之一。
鲁政委预测,1月中国CPI涨幅将下降至0.6%~1%的水平,下一次降息的时间点很可能在3月份,而2月则可能为货币政策的“真空期”。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张永军亦表示,1月中国CPI涨幅将可能下降到1%以下,2月之后CPI可能出现负增长,但随着中央大规模刺激经济措施的显效,CPI下降势头将得以减缓。
钟新
(责任编辑:廖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