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深刻的刺激会给人的身体发育带来影响,那么在几百年之后,假使考古学家们对现在投资者的身体进行研究,将会发现他们发育最不正常的一年,很可能就是2008年。在这一年里,几乎什么都让我们赶上了,最激动人心的投资机会,比如北京奥运会;最惨痛的金融危机;最著名的投资银行纷纷破产;资本市场最大的下跌率—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内指数下跌幅度最大;石油价格从历史最高峰147美元跌到如今的40美元;美元价格则转入坚挺。
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一财经周刊》的预测水平,在《通货膨胀投资手册》和《启动你的下半年投资》中我们通过对投资环境的分析作出“别再给黄金投资加码,美元在下半年触底反弹,能源价格可能回落”的判断,另外对公司债和债券基金的投资也预测得基本靠谱。但是更多的事件出乎我们的预料,比如美国金融风暴的剧烈程度和影响范围;中国面临经济形势的艰巨性—它迅速由通胀风险转向通缩风险。
在资本市场上,赔钱成为2008年的主旋律,除非你是个非常保守的投资者,只把资产投向固定收益类投资品。对于乐观主义的投资者来说,2008年留下更多的是教训。
在2007年的中国资本市场里,几乎任何一个进行投资的人都会这么说“嘿,你知道么,我是个价值投资者,而且进行长期投资。”但如果是在2008年,一个投资者如果对价值投资的“悟道”刚好倒霉地发生在2008年1月1号,而又坚持持有到了年底,即使他投资的股票赶上了大盘,也要起码要赔掉60%—其实大多数个人业余投资者的投资成绩还达不到市场指数的水平。
如果投资者费尽心机地在资本市场上挑选,被市场的风波折磨的结果还不如什么都不干,那价值投资者的“价值”也太差了。所以2008年是很多投资者很痛苦的一年,根源除了这一年来他们在不断地赔钱,更重要的是,他们原来以为找到的投资圣经,很可能毫无意义,而在2007年获得的收益只不过是由于市场整体上涨带来的,和投资者的智力水平毫无关系—也就是说2007年即使是计算机随机投资也能赚钱。
很多认为投资应该是坚持买入并持有蓝筹普通股的专业投资人也相继遭到市场的嘲笑,他们的投资业绩要远远低于被他们瞧不起的很多在资本市场“快进快出”公募基金经理的业绩。
对于“买入并持有”的价值投资者最好的历史教训就是1970年代美国的“漂亮50”泡沫,在受到1960年代投机性投资的报复之后,美国投资界开始了“理智”的投资阶段,投资界最推崇的方法就是,不断地买入蓝筹股票,然后去打高尔夫球或者去看体育比赛就可以了。在资本市场上备受推崇的股票只有50只左右。例如,雅芳、麦当劳、迪斯尼,当然还有IBM。
人们普遍认为,这些有真实业绩的蓝筹普通股,即使买入时价格很高也没什么,因为这些公司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填补股票真实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差距。也正是由于这种公司不断的利润回报,所以这些股票的投资组合应该留给子孙作为传家宝。受到这种投资理念的影响,美国养老基金、保险金等投资机构也开始追逐“漂亮50”,并在1972年把这些宝贝捧上了历史高峰,“漂亮50”投资组合中的股票市盈率都已经达到了80至90倍,而其间所有投资人士都在回避一个事实,一个公司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当然事实教育了投资者,在1980年的时候,“漂亮50”的平均市盈率又回到了12左右,即使是从超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漂亮50”中的一些公司的处境也都不太妙。
当然,中国的公司不一定重蹈美国的历史,就像罗伯特?希勒教授说的,简单地说历史会重复毫无逻辑,但暴跌的股价对于中国的“简单”价值投资者来说也十分值得思考,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有问题。当然也许这些价值投资者会说一年的时间还不够长,的确,投资是一项需要用一生来证明的题目。
不过公平地说,如果价值投资者值得批评,那么那些在资本市场过于活跃的投机分子表现得就更差,有很多聪明人认为可以做到在市场高峰来临之时套现逃离,但是这些家伙99.99%经不起市场的诱惑,在市场崩溃中再次大规模投资—所谓抄底—然后再多次繁忙地进进出出,除了花费大量的手续费之外,这对他们的投资收益毫无意义。
在资本市场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一个旅行者到一个食人族的岛上去旅游,临走的时候需要带一些纪念品回来,在一个市场上他相中了一家用人脑做点心的商店,上面标牌写着“清洁工脑蛋糕10元,学者脑蛋糕10元,股票分析专家脑蛋糕100元”。旅行者问为什么股票分析专家的脑子这么贵,食人族回答说:“你知道,我们要逮到10个股票分析专家才能得到一个正常人脑子的分量啊。”
的确,寄希望于理财专家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也成为痴人说梦,来看一看2008年我们交给专家的钱怎么样了。
以偏股型公募基金为例,如果你在2008年初,好不容易挑好了一家有出色业绩的基金公司,找了一个又稳重又聪明的基金经理,并买入他的基金,那你就开始了你的赔钱之旅。在整体表现上截至今年12月,大盘下跌幅度在60%左右,而相应的偏股型基金的收益也是-50%多。既便如此,这份对市场微弱的优势也不是由于基金经理们的智慧造成的,而是他们很多人把大部分现金留了起来,没有进入市场,所以赔钱的速度才稍微慢了点。
在基金业绩排行上,去年进入前十名的基金在今年的前十名中只幸存一个。而今年年底的基金业绩排行已经让很多基金人士不感兴趣,因为都是在赔钱,只是比一比哪个赔得稍微少一点而已,这种毫厘之差已经让投资者根本不会注意,因为他们现在对买基金几乎毫无兴趣。
并且,这不到10%的市场胜出还包括,这些基金人士利用他们的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进行的一些套现获利,而投资者为此还要付给他们管理费用。想一想如果你什么都不干只是把钱放在银行里吃利息,和花钱找人帮你理财之间的收益差距竟然可以达到60%左右,这还真让人有动力把那个做蛋糕的食人族请出来。
如果说金融危机给投资者带来的除了资产贬值的伤害之外还有什么,那也许就是一种标准的丧失,在危机前和危机中投资者很难分得清哪些是好公司哪些是坏公司,而以此来决定是否对他们进行投资。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公司。在整个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公司大概分三类。第一类是新世纪金融公司、Countrywide公司,他们是应消费者新需求产生的开拓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新行业的领导者,因为他们的公司规模、利润增长飞快,肯定会在资本市场上受到追捧,具有高的风险溢价;第二类雷曼兄弟、美林和摩根斯坦利,我的天啊,对他们还用说么,这些老牌的投行让人不由自主地涌出崇拜,这些伟大的公司几乎都是在南北战争时期就存在、来自于德国犹太移民在美国建立的公司。
他们曾经控制着美国的证券业,被称为“我们的伙计”,几乎已经成了美利坚的象征。而第三类的房地美和房利美是在美国享受垄断待遇的“政府房地产平准基金”,它们的公司前景曾被成百上千的分析师看好,说话最靠谱的彼得?林奇也认为房利美是那种“房子游艇全卖了还不算,要叫丈母娘、叔叔、伯伯和外甥侄女们也跟着卖,然后拿了钱去买这只股票”的那种公司。—不知道白发彼得先生倒霉的亲戚们是不是听从了他的建议而已经倾家荡产了。
据说彼得非常勤奋,一年的行程10万英里,一年大约要听取200个经纪人的意见,通常一天他要接到几打经纪人的电话,每10个电话中他大约要回一个。凭着彼得如此的投资经验和天才再加上勤奋,仍然没能够对房利美的潜在风险做出判断。
现实真让人有点茫然和绝望。悠久的公司历史,一百多年丰富的投资以及风险控制经验,敏锐的利基的发现,最贴合市场的产品,伟大的金融创新,充分的竞争,都没能造就出我们想要的“好公司”,反而出现了一大堆“坏公司”,而且这种公司即使是投资大师也难以识别出来。
更让人伤心的是,似乎竞争在这个危机中起到了坏作用—房利美和房地美本来的业务原则是很谨慎的,但是2004年后它们也经不住利润的诱惑,也不愿意被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等投资银行在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边缘化,也购买了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造成的亏损被它们的财务杠杆放大而不可收拾—仿佛我们根本处在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