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6日宣布史上最大力度降息,降息1.08%。此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2.52%。而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降至6.12%。银行理财师表示,市民应及时调整理财策略,确保稳健收益,但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实际需求合理配置资产。
存款:提高定存技巧利息收入增加 此次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后,1年、3年、5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2.52%、3.60%和3.87%,分别下调了1.08、1.17和1.26个百分点。
四次连续降息对储蓄提出了技术要求,此时存定期要有讲究,总的来说在不影响个人现金使用的情况下,存期越长,利率越高。但究竟如何操作呢?本市多家银行的理财师为市民提高定存技巧支支招。
阶梯存储法。以5万元为例,2万元存活期,作为家庭的备用金,便于随时支取。3万元中,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储蓄分别存1万元。1年后,将到期的1万元再存3年期。依次类推,3年后持有的存单则全部为3年期的,只是到期的年限不同,依次相差1年。这种方法可使年度储蓄到期额保持平衡,既能应对储蓄利率的调整,又可获取3年期存款的高利息,适宜工薪家庭为子女积累教育基金。
连月存储法。即每月存入一定的钱款,所有存单年限相同,到期日期分别相差1个月,也称12张存单法。大部分市民习惯将每月的节余积攒到较大数额再存定期。其实闲钱放在活期账户里利率很低,积攒过程中无形损失了一笔收入。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储蓄的灵活性。从第二年起,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一旦急需,可支取到期或近期的存单,减少利息的损失。否则可以续存,同时将第二年每月要存的钱添加到当月到期的存单中,继续滚动存款。不妨算一下,如果每月节余1000元,一年攒下12000元,活期收益仅43.2元,按12张存单法操作,一年期利率2.52%,可得利息302.4元。两种方法利息相差近259.2元。
组合存储法。大笔资金在手时,还可将存本取息与零存整取这两种储蓄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利滚利”的理财方式。以5万元为例,将其用存本取息方法存入,一个月后取出利息,存入另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以后每月如此操作,可获得二次利息。不过这种方式需要每月跑一次银行。
此外,专家建议还可充分利用银行通知存款、约定转存等功能,避免利息损失。
债券和债券型基金值得重点关注 此次大幅度调息后,保本、利率又比存款高的国债,无疑将更受追捧。以周一发行的第三期电子式储蓄国债为例,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5.17%。收益率不但大大高于同期存款的3.60%,而且也高出了目前5年期存款1.3个百分点。
不仅是国债,这次人行的降息“大手笔”还给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形成了一个利好,各个品种债券都是一路上扬,交投活跃,债券和债券基金目前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投资对象。
交通银行理财师刘东梅表示,债券基金的好处是流动性比国债好,且收益比活期储蓄和货币型基金要高。但是由于其主要投资债券市场,债券市场的收益在不断波动中,所以它仍然有一定的风险。
专家指出,在选择债券型基金时,投资者也要有所区别:由于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下降,企业债券将面临越来越大的信用风险,而国债在一个降息周期中会有较好收益,因此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持有国债较多的债券型基金,而对于参与股市较多的债券型基金最好回避。
保本型理财产品家庭资产中应作适当配置 而银行降息前推出,目前还在销售期内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近期也可以重点关注。
工商银行人士分析,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投资央行票据或与同业拆借利率挂钩的货币型的投资标的,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变动对其有直接影响。按照以往的经验,人民币存款利率上调,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往往也会跟着上调,此次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预计今后新推出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相应下调,不过仍能在保证保本的基础上,到期获得高于固定存款的收益。
“在投资上,股票、期货、收藏等是收益性投资,处于理财金字塔顶端;基金、理财产品等处于理财金字塔的中间;各类保险、存款是家庭理财中必不可少的塔基。”银行理财师孙淼认为,时下理财方式仍应该以稳健审慎为主,银行理财产品在家庭财产中应该作适当配置。而保本保收益型固定收益银行理财产品是目前的一个主流,它具有一定的固定期限,风险小,收益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特点。据了解,目前省会市场上以1个月、3个月期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为主。
固定利率房贷不妨转为浮动利率 在房贷业务上,受降息冲击最明显的当属固定利率房贷。银行人士指出,在降息期内,固定房贷已失去了吸引力,因此,专家建议在前几年曾经选择了固定利率房贷的市民不妨转成浮动利率房贷,以享受到利率下浮的优惠政策。
据了解,在以前的多次加息过程中,固定利率房贷曾经因为可以锁定利率而深受贷款人欢迎,而省会一些银行也因时酌势,推出了固定利率的房贷业务,并且有些市民已经初尝到固定利率的“甜头”。然而时下已经步入降息通道,不断下降的房屋贷款利率,以及刚刚推出的首次首套住房贷款人可以享受7折优惠利率的政策,使得浮动利率才能为贷款人省下更多的钱。
(责任编辑:范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