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风暴吹向中国时,国内理财市场正走到寒风凛冽的十字路口。这个冬天,他们也需要“棉衣”御寒。
11月20日,“2008银行理财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论坛”上,全国各界金融人士畅所欲言,探讨如何御寒。
经受住危机考验?
中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速度惊人。数据统计表明,2006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总规模在6000亿元左右,2007年超过1万亿元,今年则预计在1万亿元以上。
据介绍,今年前5月,我国理财产品的销售量达到9100多亿元,超过2007年全年的8190亿元,理财产品的销售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
中国金融在线副总裁李征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使银行获得新的收入来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压力。他表示,去年国内银行业收益非常好,最重要的原因是息差收入大幅度增长。
“息差政策是客观环境赐予的,不是银行挣来的。随着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特别是如今全球降息背景下,这个收入能否持久要打一个问号,需要很多银行保持警惕。”李征说。
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马续田表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国内银行业理财市场经受住了考验。“危机爆发时,国内商业银行果断调整了理财产品的方向。把去年五花八门的产品改成了以固定收益类为主的理财产品结构,币种结构也随之转向以人民币为主,在汇率市场动荡下,以人民币为主的理财产品有效抵抗了市场风险。”
QDII、结构性产品影响最大
尽管如此,交通银行副行长叶迪奇却表示出了担忧:国内理财产品创新方面落后于国外市场,面对金融海啸带来的巨大风险,银行一定要加强风险控制,如流动性的风险、提前解约的风险等。
他表示,目前主要资金均向银行集中,银行近几年的储蓄存款也大量增长,这给银行带来好的机遇。但银行方面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主要包括:大幅度的亏损使高中端客户的投资出现很大流失;渠道减少,开发受阻,如股票市场低迷,商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给产品设计带来很大困难;产品管理、销售环节的风险都带来很多新的负面影响等。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李要深表示,受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最明显的是结构性产品和QDII产品。“中资银行产品结构相对外资银行的产品结构比较简单。结构复杂并非好事,会因为普通投资者看不懂而引发纠纷。”李要深表示,QDII目前几乎成了亏损的代名词,自从2006年第一款QDII产品问世至今,道路一直坎坷不平。2008年,QDII几乎出现了全行业的大幅度亏损。
银信混业是趋势?
中融国际信托总裁姜文辉则表示,在经历了金融风暴以后,我国银行理财市场一定要走混业经营模式。
中国信托业协会秘书长陈玉鹏告诉记者,目前银行的重点服务领域与信托公司的领域有很多的重叠,一些重要的市场业务定位非常接近,这就为双方的业务合作确定了扎实的基础。信托公司广泛的业务内容为与银行开展深层次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发展加快,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外资金融机构以及大型的国企集团都在纷纷收购、并购信托公司,相当于银行、保险有了金融信托的牌照。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债券市场,包括一些地方财政的融资项目是2009年银行和信托所要关注的。”中国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张旭阳称,国家4万亿元拉动投资规模,也需要地方财政的配合。需要通过信托产品,提供一些软贷款增加地方财政的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