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搜狐理财频道(https://money.sohu.com/)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 >>>
冬天来了,不仅是季节,还有经济。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订单减少、融资困难等,使企业的运转日益艰难;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股市大跌使个人财富严重缩水,单位经济效益下滑让“钱景”蒙上阴影,裁员的消息还不断袭来,大家不得不捂紧钱袋子。
寒流已经袭来,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今最需要做的是做好“过冬”准备。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经济寒流来袭我们如何‘过冬’”栏目,陆续报道企业、家庭及个人的“过冬术”,希望能给正在准备“过冬”的您提供一些帮助。
“猪肉又降价了!”“油价也开始松动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老百姓身边的商品一个接着一个加入降价行列。但在经历了上一轮涨价潮后,面对物价的持续回落,不少消费者在掏腰包的时候却更加犹豫:东西会不会越来越便宜?自己的钱会越来越“值钱”吗?是该现在出手,还是继续捂紧“钱袋子”?
降价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不少品牌的‘放心肉’降到每公斤20元以下了,农贸市场上更是随处可见十五六块钱一公斤的猪肉。而在年初最贵时,超市里每公斤猪肉售价都在30元左右,最好的瘦肉甚至达到了每公斤三十六七元。”我市猪肉价格已经连续7个月下跌,一度受到“冷落”的猪肉又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猪肉降价好像一个风向标,去年以来曾一度“疯涨”的商品一个接一个地降价了。
——— 近期,受花生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鲁花、金龙鱼、福临门等品牌的花生油纷纷降价。
——— 前几天,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我省的青岛、聊城等地的加油站不约而同地打出了“降价牌”。
——— 与此同时,面对多年来销量首次出现的负增长,不少汽车品牌不得不自降身价,玩起了“大甩卖”。
——— 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房价,近几个月也有松动的迹象……
老百姓松了一口气,因为物价终于下来了。
消费者“出手”更谨慎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多数市民不约而同降低了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并尽量减少各项开支。
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中国消费者正受到“悲观”情绪的传染。9月份,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今年1月份的95.6降至93.4。济南市统计局在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时也曾指出,我市一些“大件”商品的销售额增长开始趋缓,甚至已出现下降。比较明显的是汽车,8、9月份销售额出现了今年以来的连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2.3%、1.9%。东西越来越便宜,可老百姓的观望情绪却越来越浓。
东西还会更便宜吗
“去年,国家还在为通货膨胀头疼,但现在就该考虑通货紧缩的问题了。”山东经济学院财税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表示,去年以来,肉、蛋、油纷纷涨价,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控制价格上涨的政策。但从三季度的数据看,CPI回落了,GDP也有所下降,物价都在往下走,一个信号已传出:明年我国可能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而且任务非常紧迫。
陈华说,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可怕。“通货膨胀了,国家可以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对于通货紧缩,目前世界各国都还没有有效的对策。”近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给中国经济“踩油门”,但这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尽管现在不少东西都在降价,但陈华认为目前还没有降到“底”。“老百姓的心理是买涨不买跌。所以,我预计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物价才可能止住跌势。”
老百姓该如何过冬?
无论今后是通胀,还是紧缩,最让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是如何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安全度过此次危机。
即使钱越来越“值钱”,要想“过冬”,也必须学会精打细算。有专家开出了“过冬”的方子:首先是只买生活必需品,而且必须明白,什么才是生活必需品。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让不少人家里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全套算下来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其次,不要买许多根本用不上的东西,比如有时你会很高兴以7.5折买一件高档晚礼服,但却发现,几乎没有机会穿上它。
要看破“包月”陷阱:有时候一些包月收费项目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看似馅饼,其实是不折不扣的陷阱。这样的包月项目,不要也罢。
不要轻易大量采购。有些市民因为便宜或者为了省事,而故意去采购或者集中采购,结果发现,集中采购的东西,有很多根本用不上或者白白浪费,如一次性买了许多食品,结果等到吃时才发现,有的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
少用、尽量不用信用卡购物。许多人有这样的感受,用信用卡支付时,花的仿佛不是自己的钱,不知不觉间,花的钱就多了。
慎用网上购物。现在不少人特别习惯网上购物,但如果物品不合适,你还得退货,这也是一笔花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