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变化让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首次出现了争议
身在澳大利亚悉尼的中国留学生小张最近庆幸不已,因为他早在半年以前就将手中的大量澳元换回人民币,避免了高达40%的汇兑损失。小张在国内的朋友小刘则非常郁闷,他听信银行理财专员的一面之词,购买的澳元外汇理财产品至今已损失了30%,好在父亲的外贸企业三个月前就将结算货币由欧元换成了美元,所以近几个月来的汇兑损失明显缩小。
中国人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当中,国际货币的币值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越来越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中,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起大落,如何在这种大幅波动当中规避风险、寻求商机,成为投资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编者
主要货币汇率七上八下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多数西方发达国家都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的好处是弹性较大,中央银行不必为了固定汇率而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可以腾出手来执行较为灵活的货币政策,从而保持经济的内外平衡。
美元、欧元和日元因为各自的实体经济强大而成为国际三大货币,美元又因为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而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和主要的结算货币。在世界经济没有严重失衡之前,主要货币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其他挂钩美元的国家也都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速度。然而,由于美国滥用了货币发行权,国际经济的失衡日趋恶化,汇率波动成为近几年来的常态。
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各国的经济相对实力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汇率的变动相应就会更加剧烈。首先是美元的探底回升迹象明显,在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美国独自吞下自己造成的恶果,美元走势一路下行,而在危机开始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的时候,美国经济变得不是那么悲观,美元汇率又开始走向强势。近两个月来,美元是最为坚挺的货币之一,美元的坚挺直接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的破裂。
欧元诞生之后遭遇了诸多质疑,外界对其生存发展存在疑虑,但是欧元伴随着欧元区经济的全面复苏而不断走强,打消了外界的疑虑。特别是在美元不断走低时期,欧元的汇率表现非常坚挺,其在国际货币储备中的权重不断上升,在国际贸易的结算中也有相当比例,欧元大有取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态势。遗憾的是,次贷危机爆发并及时传导到欧洲,欧洲再也无法独善于美国之外,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的影响丝毫不亚于美国,欧元对美元汇率在二季度以来出现了高达20%的跌幅,这在以往非常罕见。
美元和欧元的波动尚且如何剧烈,其他主要货币更是难以独善起身。澳元的表现最具戏剧性,2007年的全球“最牛”货币在今年几乎变成了全球“最熊”货币,由于澳大利亚是中国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国,澳元的剧烈波动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较大数额的损失。日元因为自身的低利率,近期出现了罕见的上升走势,但是由于日本实体经济前景并不被看好,这种上升可能难以为继。还有一些国家因为经济规模较小,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几乎接近货币危机的边缘,比如冰岛的本币汇率就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人民币汇率将何去何从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升值是人民币汇率的唯一走势,虽然期间速度和节奏有所变化,但升值的方向和升值的预期从来没有发生改变。无论是在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还是境外的NDF市场,所反应出来的各种信号都表明人民币会继续升值。
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全球经济变化让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首次出现了争议,一方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步伐将会停止,甚至明年会出现贬值;另一方则坚持认为人民币升值是长期过程,不会因为次贷危机而停止。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就坚持人民币汇率明年将会贬值的观点,而他之前一直坚定认为人民币应该加快升值。在中金公司上月中旬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哈继铭指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经济现在处于下滑区间,外贸出口方面明年可能有更显著的下降,今年由于有出口订单的滞后因素,外贸出口看上去下降不是很快,但明年会加速下滑。此外,外贸以外的热钱流入也不可能像过去那么踊跃了,而境外公司在全球信贷紧缺的情况下,会将之前留在中国的资金包括利润留存撤出,多个力量的作用之下,人民币对美元将出现贬值。他预测,明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会贬值2%。
一些国际投行则对人民币的升值前景依然乐观。10月上旬,国际投行高盛、瑞银、巴克莱的中国区经济学家纷纷发布报告,分别将2009年中国GDP增速调降为8.7%、8%、9%。但是在悲观的预测之下,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的预测仍然没有改变———高盛给出的预测是2009年3%的升幅;瑞银认为2009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将达到6.5,升值幅度接近3%;巴克莱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放缓”。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同样认为人民币缺乏贬值的基础。他分析称,当外贸顺差减少时,市场上外汇供过于求的程度会相对缓解;但由于供绝对大于求的局面不会发生改变,人民币升值的基本态势自然也不会变化。当前,尽管中国的外贸顺差有减少迹象,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外贸顺差不会消失或转变为逆差,因而,人民币贬值没有市场基础。据他测算,即使出口在未来一直保持同比10%的较低增幅,同时进口以其两倍的幅度增长(即同比20%),中国直到2010年6月以后才可能出现持续的外贸逆差。有鉴于此,人民币汇率不会贬值。
中资企业:严格自律防范汇率风险
在最新发布的福布斯中国富人榜中,曾经的首富荣智健已经跌出前40位,其财富缩水速度甚至要明显快于备受房价下跌煎熬的房地产大亨们。荣智健财富缩水源于一种名叫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因为澳元的大幅贬值,中信泰富的损失已经超过了150亿港元,这也是港交所绩优股公司中迄今为止亏损最大的一个案例。
遭遇国际金融风险的不仅仅是香港的上市公司,内地公司同样损失不小。10月22日,中国中铁(601390,股吧)和中国铁建(601186,股吧)公告其外汇投资损失,虽然损失数量没有之前市场预期的那样大,但是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还是让投资者感受到了汇率风险所带来的巨大震撼。有分析人士指出,遭遇汇率风险的绝不仅仅是上述几家公司,未来暴露损失的公司还会更多。
在全球化浪潮加快的同时,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也是越来越快,中国企业更大范围地暴露在国际金融波动当中,如果规避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可以看到,随着人民币不算升值,以往在固定汇率下勉强生存的外向型企业出现大规模地出现了生存困难。同时,美元贬值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也引起大幅提升了成本,两方面的挤压使生存空间不断缩小。
事实上,近几年中资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所遭受的损失多与衍生产品有关,从中航油事件到国储铜事件,再到近期的中信泰富事件,无一例外。而分析造成这些损失的背后原因可以发现,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道德风险,企业的个别人士因为对衍生产品缺乏了解,对高风险的衍生产品参与过深,产生亏损的同时又不愿意承认错误并及时止损,最终造成损失的不断扩大。因此,在防范包括汇率风险在内的国际金融风险的时候,中资企业最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防范内部的道德风险。
对于中资企业的风险控制来说,除了完善内部的规章制度,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尽量少参与高复杂性的金融衍生品,在这方面我们根本不是国际大行的对手;二是对参与交易的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监控,杜绝寻租行为的产生;三是在发现亏损的时候要能够及时止损,这在中航油和国储铜事件当中已有深刻教训。(闻 涛)
主要货币近期走势扫描
美元有望继续保持强势
美元指数上周五盘中一度摸至86.20点,接近近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位,美元的强势似乎与深陷次贷危机当中的美国经济不太相符。有分析指出,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对美国以外的其他主要经济体产生巨大影响,美国经济的相对地位被抬升,而且这种影响将会进一步蔓延,预计美元的强势地位仍将会继续维持,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动摇。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三季度经济增速降至-0.3%,自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已经没有争论。但是,美国经济较为庞大的规模和足够的弹性让分析人士还是对经济的快速复苏抱有希望。美国经济的确进入衰退,不过这种衰退不能等同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经济复苏的速度可能比想象中的要快。
相对来看,曾经隔岸观火的欧洲经济所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这也是欧元对美元汇率迅速回落的重要原因。单纯看待房地产泡沫,欧洲一些国家要明显比美国的情况严重,只是欧洲国家银行体系对于泡沫风险的扩散有较好的控制。由于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所决定,美国拥有较多的方法将危机向国外传递,作为美国传统的经济伙伴,欧洲要想避免影响几乎没有可能,所以美元相对于欧元走强就不足为奇了。
长远来看,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必然面临改革,但就目前来说,美元体系离崩溃还差十万八千里,去美元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之前,继续持有美元资产将是最好选择,所以美元的强势地位在较长时间内仍然难以动摇。
澳元惊险犹如过山车
2007年,有一种货币让中国投资者体验到了同股市和楼市一样的飙升快感,这种货币就是澳元。2008年,投资者又从澳元当中得到了同股市和楼市一样的感受———暴跌,而且损失因为外汇交易当中的杠杆作用而被成倍放大,最新一例是香港上市的中信泰富,该公司与银行签订的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因澳元大幅贬值而跌破锁定价,目前的损失超过了150亿港元。
澳元上蹿下跳的背后原因是大宗商品的需求变化。澳大利亚近年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由于该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为满足新兴经济体重工业发展需求,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煤炭等矿产资源大量出口,澳元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宗商品结算货币。大宗商品巨额的贸易量增加了对澳元的需求,随之而来的是澳元汇率的大幅飙升,进而推升了澳元牛市。
正所谓成也大宗商品,败也大宗商品。次贷危机的发生使世界经济的长周期上涨戛然而止,经济走势掉头向下。澳大利亚作为原材料供应商,明显受到下游需求方的影响,外界对于大宗商品的未来需求变得谨慎起来,作为大宗商品影子价格的澳元自然会随之下跌,只是以暴跌的方式来完成调整让外界难以接受。
澳元出人意料的下跌方式与外汇衍生品密切相关。在澳元的牛市当中,主要商业银行都把外汇衍生业务的目标瞄准了澳元,与澳元挂钩的各种衍生品被推向全世界,而澳元的牛市也确实给投资者们带来了丰厚收益。然而,一旦澳元掉头向下,澳元衍生产品持有者纷纷开始抛售手中的产品,必然带来短期内澳元走势的快速下跌。
日元升值态势很难持续
近两个月以来,日元升势如虹。8月中旬至今,日元兑美元已单边上涨20%左右,兑其它主要货币大多升值40%~50%。日元的持续走强引起包括日本本国在内的多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干预日元避免继续走强成为共识。
日元的短期走强更应该从技术层面寻找原因,而不是强调日本经济基本面的特点。从8月份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恶化,美欧经济的前景布满阴云。在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当中,日本被认为是受次贷危机影响最小的经济体,其货币当然会受到资金的追捧。短期来看,日元的走强应该是跟资金的避险需求有关。
日元的低利率也是日元近期走强的原因之一。由于欧美等国为应对次贷危机影响纷纷降低利率,而且长期来看利率会继续走低,日本则是长期保持0.5%的低利率,继续降低的空间很小,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对汇率变化的解释,日本有短期内走强的动力。
但是,日本实体经济的前景并不支持日元的长期走强。日元利率低水平不足以支持升值,日元降息的预期本应刺激日元下跌,但日元却逆向运行,利率水平现状与未来也不能成为日元升值的理由。日本企业同样面临严重的压力。一方面是来自国内自身金融经济问题,盈利空间受到限制和约束,日本经济景气指标和企业状况显示不乐观,日元升值违背企业意愿。另一方面外部国际因素方面,尤其与日本紧密地贸易和投资伙伴美国的状况,并不利于支持日元升值,美元强势不应导致日元升值,同时美国经济和金融变化不利于日本贸易需求扩大,也会抑制日元的升值速度。
欧元取代美元渐成空想
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加速升值的过去两年里,中国许多进出口企业将结算货币由美元转向欧元,因为人民币对欧元货币一直保持稳定,欧元结算在中国进出口总额当中的占比不断扩大。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欧元的避险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正当人们对欧元的未来怀有美好憧憬的时候,次贷危机影响扩大到全球,欧元对美元汇率也随之转头向下,如今已经创出了半年新低水平。
具体到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势,要分析欧元区经济基本面和美国经济基本面两个方面的变化和相对强弱关系。在次贷危机爆发初期,外界基本上是认为这场危机将会仅仅局限于美国国内,对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影响非常微弱,甚至有分析指出欧洲经济和其他新兴经济已经与美国经济脱钩,所以在危机蔓延过程中,更多的国家采取的是观望态度,即使在危机扩散的时候,欧洲国家也拒绝了美国联合救市的倡议。
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受到上述情况的影响,美元伴随着危机的爆发节节回落,而欧元汇率相反却不断攀升,大有取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态势。然而,事态并没有如欧洲人预期的那样发展,次贷危机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向全球蔓延,欧元的跌势开始加剧。
长期来看,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难以动摇,美国经济的弹性也会促使美元成为资金的避险场所,这将给欧元的未来走势蒙上阴影。可以看到,欧洲经济已经先于美国走向衰退。同时,欧洲内部的政策协调难度明显大于美国,刺激经济复苏的计划出台难度要更大一些,这些都增加了欧元汇率的反弹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