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简单介绍了返还型保险的实现原理,并强调其表面上看起来完全“返还”,但因为时间价值的因素,所以并非“免费午餐”。“搞了半天,这种返还型保险玩的是时间游戏,太狡诈了。看来以后还是老老实实买消费型保险,绝不碰返还型保险了,不能让保险公司用我的钱去赚大钱”,一位朋友在明白个中奥妙后很是“受伤”,对返还型保险大失所望。
其实,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大可不必。虽然返还型保险并非“免费午餐”,但其作为一种特殊结构的保险,是有可能产生投保者和保险公司双赢结果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一款5年期的纯消费型保险趸交费用为500元。你可以利用5年期定期存款自制DIY一个返还型保险,根据5年定期存款5.58厘的单利计算,你需要花2292.11元,其中500元直接用作购买纯消费型保险,剩下的1792.11元则存5年定期,到期后连本带利正好可拿回2292.11元。钱一分不少,保险也能享受到,可谓两全其美。
但是,若由保险公司来定制这个产品呢?假设它可以实现5年6厘单利的投资水平,那么其推出的返还型趸交保费可以降低至2166.67元,较你自己定制的节约125.44元(5.47%)。当然,保险公司不是开善堂,所以其从返还型保险的构建上往往还会获得一块利润,所以就且让我们按照5.8厘单利的水平来构建这个返还型保险,那么趸交保费则变为2224.14元。对于打算DIY的投保者而言,若直接买这个返还型的产品,可以在实现同样保障和返还保障的前提下减少现金流支出67.97元 (3.00%),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则可以额外多获得57.47元的利润,显然对投保者和保险公司是双赢的结果。
之所以会出现如上双赢的结果,就在于我们假设在投资过程中,保险公司可以获得比普通投资者更高的稳定收益,那么这个假设是否成立呢?从目前诸多情况来看,确实如此,理由如下:
1.定期存款和国债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可以获得稳定无风险收益的主要渠道,但一般最长周期为5年,这意味着普通人不可能通过存款或者国债锁定长期稳定收益。
2.企业债虽然具有更长的周期和更长的回报,但其存在企业违约的风险。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持有一大批企业债来化解单独企业的信用风险,但是普通人显然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去构建一个债券组合。
3.普通人的交易成本远高于保险公司。同样是购买债券,普通人只能向银行购买或者在交易所购买,而保险公司则可以直接参与银行间市场,获得更为优厚的报价。
4.部分高收益投资产品规模要求使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比如一些基建类贷款等虽然可以保障长期的较高收益,但若通过信托参与则需要100万元起,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显然门槛太高,但对保险公司而言却是轻而易举。
5.保险公司的经营体系决定了其可以参与一些普通人接触不到的市场,比如票据贴现等,而这些市场在风险有限的前提下,可以获得相当不俗的收益率。
正因此,决不可简单地说返还型保险就毫无可取之处。关键就在于,保险公司在设计这款产品时,给予投保者的保证回报是基于什么样的收益水平计算而得的,若投保者能够简单测算发现高于自己可以获得的投资水平,那么显然这款产品就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好产品——既提供了保险的保障,又提供了更高的资金回报水平——当然,若其能够提供长期的锁定回报(比如10年复利4.5%),那么在目前同类产品匮乏的大环境下即使回报水平算不上诱人,同样是可以考虑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