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亏3亿
在一年前,投资许继电气或许被业界认为是平安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信托”)的得意之笔,如今情况已沧海桑田。
自2008年4月29日,平安信托通过拍卖方式受让许继集团100%股权,从而间接持有许继电气29.90%股权,并签署股权收购协议至记者发稿前,方案报批国资委的结果仍无下文。
短短半年时间,许继电气股价跌幅75%左右(从协议签署之初的23.56元,跌到现在的5.83元)。按照市价计算,平安信托目前已累计缩水近20亿元。而即使按照平安信托9.6亿元的成本价计算,也已产生近3亿元左右的浮亏。
“明显这笔买卖是失败的”。某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此时此刻,亟待“输血”的许继电气应该比任何人都着急。
今年中报显示,许继电气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6%,但净利润却下降40.29%,“除了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成本上升以外,长期紧张的现金流也是掣肘许继电气的一道枷锁。”许继电气内部人士分析,据中报显示其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仅为-0.6052元,频繁的资金拆借所带来的财务成本上升也让公司不堪重负,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发生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46%。
“平安信托如果能够进来无疑对许继是件大好事,他们将为许继电气提供40亿元的无息资金支持,但方案到现在都一直没有通过,这笔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中投证券研究所熊琳表示。
据平安信托内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平安信托为收购许继“专门成立相当于封闭基金的一个产品”,此外,“平安信托请了麦肯锡做此收购项目的咨询,已花了3000万”。
卡壳背后
“按常理,许继电气股价跌了这么多,当地国资委已占了大便宜,管理层为什么会不批呢?”一位投资者疑惑表示。
经本报记者多方调查采访了解到,平安信托收购许继集团100%股权的方案上交国资委后遭遇了“原则性问题”。“可能是法律方面的问题,”北京某知名投行负责人表示。
“根据银监会2007年3月1日颁布并实施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信托公司是不得以固有财产进行实业投资的”。中国政法大学著名法学专家王涌教授告诉记者,而收购协议书中明确提到了关于平安信托此次收购所需支付的全部资金“均来源于平安信托的自有资金”。
“事情并非没有转机,”上述投行人士介绍,“上述条款后半部分补充说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另有规定的除外’,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平安信托属不属于这个例外?”
“银监会在2007年2月14日发布的《关于实施<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有关具体事项的通知》里面的相关内容对上述‘另有规定’进行了详细阐述,该规定明确了符合条件的信托投资公司,可以向中国银监会申请变更公司名称和业务范围的。”王涌介绍。
而在方案公布的平安信托经营范围中记者并未看到相关变更内容。平安信托方面仅在特别提示中表示,“该实施方案已上报监管部门并经其口头同意,目前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本次投资许继集团,信息披露义务人已事先报告监管部门且监管部门并未对此提出异议”,也未就具体内容做出解释。
“相关部门的口头同意不足以保证国资委方面通过该方案,”某接近管理层人士表示,“毕竟事关重大,谁也不敢出面担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