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强调‘钱生钱’和‘高收益’,这样一种趋利心理,虽然无可厚非,但是保险与其它金融工具的差异,就是长期做一生的规划。”新华人寿总精算师和产品管理中心主任杨智呈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专访时谈到。
理财和投资应该首先考虑“战略”
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
今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给保险业和公众都上了“很生动的一课”。杨智呈提醒消费者,购买保险是为人生理财目标服务的,而不仅仅是希望从股市中获取短期利益,因此在选择金融工具和操作时,要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退休、买房、子女教育等事件发生变化时资产要能很快的弥补配置。
保险公司都很在乎现金流量。假如关注本业的话,公司的现金流量就是稳定的、长期的,是和生命事件有关的,而不是金融事件。“我们做任何财务理财安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输才能赢,首先要保本才能想到增值。也就是说你在想最好的事情之前一定要把最坏的事情想到。”
保险本质在于“以人为本”
资本的带动使保险行业高速发展,利用机会做投资型保险产品依靠外部的因素过多。但是按自身的本业来做的话,就会很有计划性和安排,而不是随波逐流。保险的基本功能和意义就是保障,保险营销应该要回归到保险的本质,一个保险公司对社会的价值与贡献不是取决于公司规模大小、保费多少,而是取决于它为社会及民众提供了多少保障,直观来说就是保额。
杨智呈谈道,目前来说,行业里有一些制度对保险业有抑止影响,比如一般按保费来算市场份额。为了保卫市场份额,有时候储蓄保费就多。“日本对业务员保障型产品的业绩考核是用保额来衡量而不是用保费,鼓励其去推保障型产品。”
杨智呈认为,投连险等投资型产品是消费者自主来选择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一个前提,如果能够承受风险,就没有产品好坏之分。但是在推销过程中,销售终端的确存在一些误导,不能说既然是保险就肯定完全保本。现在国内老百姓还没有正视保险的保障功能,回避意外和死亡。
保险是很多功能的混合体,但是在推销时往往会偏重那些容易吸引眼球的部分。
“有的保险公司急功近利,或者想短期做得更好,给股东更多回报。股市大涨大跌的过程让保险公司认识到,股市充满了诱惑,有时需要抵御诱惑。”投连险在国外已经做了很多年,可以选择的账户很丰富。而在国内只是简单地分为积极型、稳健型、成长型等几个账户,甚至有时候稳健比积极型波动还大。杨智呈形象地谈道:俗话说“不吃隔行饭”,保险公司要做比较优势的业务,我们也有资产管理公司,但是不能说整个保险业完全依赖它来增收,那这个宗旨就错了。”
“现在,我们看到国内保险业发展很快,可当发生灾害的时候,保险业发挥的作用却有限。原因就在于我们购买的保险保障相对不足,或者购买的保险没有回到保险的基本意义和功能——保障。”他表示,相对保障型保险产品而言,投资型保险产品的保障是较少的。
科学发展、转换增长方式、以人为本”。这在保险行业上的反映就是一定要有长期的考虑,把本业做强之后再考虑其他,假如都做投资型业务,就会变成资产管理公司了,而且效率还不高,杨智呈如是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