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陈珂
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现金为王”的思想已经根植于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脑海中。
在不足1个月的时间里,央行两次降息,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暂免征收,无疑也提醒中小投资者,即使选择储蓄这一机动性最高的理财方式,思路也应有所变化。
同时,投资者还应注意近期利率变化对各类理财产品的影响。
定期存款:储蓄期限有讲究
在“现金为王”思路的指导下,居民部分资金重新回流储蓄几成定局,但在期限及品种的选择上却有讲究。
随着征收了9年的利息税从本月9日起暂免征收,导致教育储蓄这一存款品种优势消失,其收益水平与同期限存款相似。而由于多个档次的定期存款实际利率已经调整,以储蓄1万元为例,其中3个月、6个月、12和24个月存款实际收入分别减少了1.35元、8.10元、6.30元和3.60元。但值得注意的是,3年期实际存款利率没下降,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还略有上涨。其中3年期存款原实际利率为5.13%,调整后仍为5.13%;5年期存款原实际利率为5.5575%,调整后为5.58%。
招商银行理财师认为,降息免税政策对存款的总体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看,降息周期可能来临,此时想要办理定期存款的储户应优先选择长期存款,如再遇降息仍可享受到此前较高的利率。但办理5年期存款由于期限过长,可能也面临未来再度加息的风险。
实际上,此次降息前,银行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为4.14%,目前为3.87%。由于暂免征收利息所得税,实际利率为4.14%×95%=3.933%,相当于实际利率仅降低了0.06%。
同时,由于活期储蓄利率并未调整,仍保持0.72%的水平,如果客户既想享受较高利率,又对流动性有较高需求,活期储蓄也是选择之一。
目前银行基于通知存款开发智能储蓄品种,在保证流动性的同时还提高了收益水平。相比过去客户必须事先约定才可享受“一天通知”或“七天通知”的通知存款,在本次降息后,招行等银行推出了可自动享受“一天通知”或“七天通知”的业务。只要客户选择该产品并保持存款账户余额在人民币5万元(含)以上即可满足业务需求,无需客户进行预设指定。
目前,1天和7天通知存款利率为1.17和1.71%。
债券及货币类理财产品:综合考虑收益率与信用等级
在央行连续2次降息以及下调存款准备金后,随着债券收益走高,投资者也可适度关注债券及货币类理财产品,毕竟其安全性不亚于储蓄。
目前,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以债券为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不过,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报告提醒投资者,信用和利差较高的券种,以及中长期券种涨幅尤其明显,债券市场将有机会持续表现。不过,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债券,要保持谨慎。
对于银行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的理财产品,其投资门槛为5万元,目前在售的产品期限普遍在1~3个月。据统计,今年发行的大约300款银行债券产品中有63款是保证本金的,甚至有11款保证收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限产品的收益率、产品类型却有较大差异 (由于投资债券等级不一,影响产品收益水平及产品是否保本、保证收益甚至固定收益),投资者在购买时应“货比三家”。
信贷票据类理财产品:收益与基准利率挂钩
今年以来,信贷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一度成为国内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流品种,由于这类产品本质是融资类的信托产品,其产品收益与基准利率基本上是呈正相关,贷款利率的下降肯定会影响未来此类产品的收益。
上次降息后,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9月12日至9月18日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有所下降,40款6个月期以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80%,25款6个月至1年期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5.73%,降幅在0.5%以下。
同时,随着央行降息渠道的打开,如果产品在运作期面临降息,类似产品是否会因之调整收益?目前,银行在售产品说明书中均只提到利息上升产品预期收益率并不随着提高,但未设计降息后的变化。
对此,银行理财师认为,如果产品说明书没有提到“产品收益率将随贷款利率调整”,那么就不会进行调整,因此客户投资时要尤其关注说明书中相应条款。另外,在经济下行风险下,投资者更要关注企业违约可能的风险。
目前在售的产品中,中信银行一款产品期限仅为57天,预期收益率达到4%以上,比较值得投资者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