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搜狐理财频道(https://money.sohu.com/)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 >>>
近日20多款银行系基金宝(FOF)产品集中到期,约占总数的70%。一些产品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净值跌幅均超过此前的一倍。
东方早报理财一周报记者/陈珺
顶着“优选基金”的高帽,银行FOF产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得到稳健型投资者的关注。期待基金能够“优中选优”的想法,支撑着一部分投资者坚定长期地持有。然而,伴随着股市的一路下探和基金净值的纷纷跳水,FOF呈现出的快速下跌也让投资者惊愕不已。某银行9月19日开放净值公告的3款基金优选系列人民币理财计划,其理财单位净值仅为0.5974元、0.5669元和0.6615元,对应的收益率则是-40.26%、-43.31%和-33.85%。近乎腰斩的收益率,与同期公布的其他基金收益相比也要差一大截,银行FOF产品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优选基金缘何落到如此下场?FOF标榜的优选概念又从何说起?带着种种疑问,记者作了一番调查,而FOF产品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风险评级错位也令人担忧。
银行FOF收益分化
9月19日至23日的5天内,数十只银行FOF产品集体公布净值,而公布的结果却让数百万投资者傻了眼。据记者调查,在最近一周公布净值的银行FOF理财产品中,某银行的3款基金优选系列人民币理财计划收益最为惨烈,其收益率仅为-40.26%、-43.31%和-33.85%,而对应今年5月31日发布的公告来看,其净值分别为0.8250元、0.7829元和0.9134元,对应的收益率则为-17.5%、-21.71%、-8.66%。对应以上两项数据,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其净值跌幅均超过此前的一倍。
除了以上该银行外,另有三家银行在此间公告了净值及收益率,虽然这三家银行的FOF产品收益率略微跑赢大盘,但总体来说依然是下跌的趋势,其中有一家银行的某款产品三个月跌幅超过8%,即达到年化35%的大跌。自此,关于FOF产品优中选优的概念,更让人难以信赖。
不过,记者也发现,由于此次公布净值的FOF产品基本隶属于中小型银行,其选择基金的范围往往不及大型银行,而且考虑到FOF的收益很大程度取决于管理人对于基金的配置水平,因此其产品收益往往会出现较大分化。
根据券商系和银行系FOF产品公布的2008二季报显示,华夏、易方达两家基金公司最受这些机构投资者信任,华夏红利、易方达价值等基金普遍受欢迎。配置以上基金的FOF,表现也相对较为出色。
统计华泰紫金2号、国泰君安君得益、招商基金宝二期、国信“金理财”经典、广发增强型基金优选4号这5只券商系FOF二季度十大重仓基金情况显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华夏50ETF基金,出现在3只券商系FOF十大重仓基金名单。其次,华夏中小板ETF、内需动力、易方达价值精选、易方达积极成长、易方达50指数、华夏红利、华安宏利、嘉实300、华宝先进成长、嘉实增长、泰达荷银行业精选都被2只券商FOF产品经理看好。
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导致银行FOF产品净值大幅缩水的情况,某种程度上是FOF产品经理的操作与所选基金的表现双重作用的结果。产品经理的选择差异化程度的加大,也决定了产品收益表现上的分化。
近期,在各大理财论坛上均有对银行FOF产品的不满言论。银行将类似产品到期后延期,已成为避免投资巨大亏损的普遍行为。最新的案例是,某银行于今年8月发表公告,称旗下一款已到期的同类产品将延期1年,银行不再另外收取管理费,客户可选择延期或赎回。
遭遇水土不服
那么,只要FOF产品经理操作得当、选择基金无误,FOF产品就能保证得到令人满意的收益吗?
首先来看看FOF产品的操作特点。说起FOF,原文是英文Fund of Fund的缩写,字面意思是“基金中的基金”。FOF并不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它的投资范围仅限于其他基金,通过持有其他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证券资产,它是结合基金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的基金新品种。
追溯FOF的历史,最早出现在美国。而目前,美国的FOF基金数量已达到1万只以上,是美国普通民众投资者投资证券市场的首选。由于美国投资市场的特殊性,其股票和基金没有T+1限制,可以当天买卖,普通投资者几乎无法接参与,因此美国很少有我们市场上真正意义的散户。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美国FOF的资产总额高达480亿美元。
然而,在海外顺风顺水的FOF移植到国内之后,却遭遇到了水土不服。我国由于《基金法》的有关规定,基金财产不得买卖其他基金份额。银行也不得进行直接投资,这也意味着,基金公司、银行都无法直接发行FOF。因此,目前我们身边的FOF都是由券商或者信托直接发起,由银行、券商等作为代销单位,只能算是“准FOF”。
而对于FOF产品来说,T+1的限制是制约其收益表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然从定义上来说,FOF产品可以通过挑选基金减小风险,但实际上投资者一次买入“一篮子基金”的做法同样存在操作风险。专家通过二次精选基金达到有效降低非系统风险的愿望,却有可能因为市场的剧烈波动而难以保证,FOF产品相对来说较为抗跌的特点也就未必能达到预期目标。
风险评级遭质疑
FOF产品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样其抗跌性也饱受质疑。投资者对于自己购买的银行FOF产品是否像银行和券商推荐的那样稳健,表示了担忧。近日,一款被内部风险评级为“r3稳健型”的某银行基金优选“添富增利”一年期产品,在今年8月3日到期时,其实际收益率仅为-10.37%,不仅没有获得可观的回报,甚至还赔去了不少。
既然根据市场表现得到的结论是这款产品存在高风险,为什么当初银行和券商会不约而同地将其定义为稳健产品来愚弄投资者呢?
某国有银行产品经理告诉记者,由于该产品发行的时机是去年A股市场极度火爆的阶段, 在运行的前半年中收益率还曾一直保持在正值,然而从今年3月开始,随着A股市场急转直下的走势,这款产品“扛”不住压力,也随之转为负值,而且更为不凑巧的是,这款产品也没有赶上本月初一轮利好消息带来的快速反弹,其净值价格几乎是定在了股市的历史最低位。
从这款产品的收益变化分析,FOF产品跟随证券市场牛熊转轨的脚步相对具有吻合性,因此直接导致该产品以亏损宣告到期。
其实,证券市场的起伏给相关市场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信托产品、QDII产品和大部分与之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纷纷难逃罗网。在该段时期内未能保本或者重度亏损的产品不在少数,那为什么投资者仍对风险自担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抱有如此怨言呢?
一位购买了该产品的投资者称,“本来投资有风险我很清楚,但是银行不能将损失都归咎于股市,这也是对银行投资风险和理财能力的一种考验,毕竟我买的产品并非进取型,而是所谓的稳健型。现在翻看招行这款产品的说明书中‘预期年收益率有望达到4%~20%,远远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宣传就会觉得很没有依据。”
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和这款FOF产品同期发售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在该行的产品风险评级也是“稳健型”。而据市场普遍认知和该行先前对信贷产品的解释,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虽然不能承诺保本保息,但是即使在没有银行担保的情况下,也是由银行严格审核以保证借款人能够到期及时还款,基本上属于低风险产品。将FOF产品和信贷产品同称为“稳健型”,未免给人带来鱼目混珠、混淆视听的印象。
据该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产品经理解释说:“如今市场行情不佳,FOF已经被列入平衡型或进取型的风险类别中,而银行也的确会根据市场行情而变化具体产品的风险评级。
例如去年市场行情很好时,将FOF列入稳健型产品中也是基于对后市的一种积极判断。”同时,该产品经理也提醒投资者,银行内部所做的产品风险评级、产品适合度评估和投资者风险测试等都是一种定性结论,并没有定量模型分析,也只是提供投资者的一种参考,到底是否适合购买还需要自己衡量。
对于评级的法律效力,律师的意见是虽然产品风险评级是合同中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有“该评级为银行内部评级,仅供参考”的特别说明,故对投资者不构成违约。
【编辑推荐阅读】 理财产品风险系数上升 9月的银行理财产品,较之前的两个月可谓看点多多。在新推出的474款产品中,非保本产品占份额持续增大。这总体上增加了整个理财产品市场的风险系数...... 中信银行9款QDII平均亏41% 截至9月18日,中信银行共有9款QDII产品在运行,而所有9款产品全部处于亏损状态,相比其他银行QDII产品,其亏损幅度也较深,亏损介于30%~40%的有2款,介于40%~50%的有3款,亏损超过50%...... |
进入搜狐理财频道(https://money.sohu.com/)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 >>>
欢迎进入我家理财、基金天下、黄金万两、银行大观园、保险E族、汇市弄潮分享网友理财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