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理财
  • 名校硕士:凑不够首付 租房就很好
  • 北漂六年:七零八落购房记
  • 买房者自白:踏实稳定不愿迁就
  •  北漂还是旅京:寻求两平衡

  小康,这个美好的字眼总能与人们心中的梦想相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让这个穿越苦难与辉煌的执着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北漂,漂泊在北京的外地人,这个简单的名词,寄予着太多人情感上的爱恨悲欢。这一期,从北漂买房的真实故事说起。对于北漂们来说,北京这座自己拼搏筑梦的城市正在变得越加温暖。他们的故事,不仅在北京上演,在上海、广州、深圳,都有他们为自己的幸福奋斗努力的身影,勾勒出一幅迈步小康社会的图景。

  他们都是80后,有毕业于名校的高材生、有供职于知名公司的白领,在真实记录他们关于买房故事的过程时,记者发现,买房不再是他们作为北漂梦的唯一承载,即使都怀揣着梦想努力工作,但距离那套房子究竟还有多远,他们不再纠结丈量,关于房价狂跌或暴涨的言论,他们不再过度关心。

名校硕士:凑不够首付 租房就很好

  晚上6点,郭丽下班后走进金融街的一家茶餐厅,脚踩恨天高的她看起来干练优雅,昂贵修身的职业装像极了将士的盔甲,看似高傲倔强的外壳下掩藏着无奈忧郁等太多复杂的情感。

  提起为什么不早点在北京买房,郭丽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我要把人生和梦想拴在一个房子上呢?这也是几年前热播电视剧《蜗居》中女主人公的一句经典台词。

  不同的是,郭丽把这句体现年轻房奴辛酸苦楚的台词变成了别人劝她早点买房的厌恶回应。

  今年28岁的郭丽,硕士,顺利通过司法考试,2012年夏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走出校门前她觉得自己是天之娇子,有很多职业规划的可能性,毕业后,她发现周围的很多同学在读本科时,父母就帮他们把房子买好了,郭丽发现,她被周围的人远远地甩在身后。

  郭丽签的工作不算很理想但绝对不差,在某知名券商做法务,工作地点金融街,月入1.5万,不完美的是公司不给解决北京户口。没房没车没结婚,用郭丽的话,毕业名校高学历也不过如此,依然是个北漂。

  郭丽和即将结婚的男朋友一个月收入共计3万多,除去房租、日常开销,他们每个月还可以攒下两万元,目前两人有35万元的积蓄,家境一般,父母帮不上什么忙,他们也曾去过通州和昌平看房子,即使是破旧的只有60平米的房子均价都要3万以上,首付款至少准备60万,五环以内、稍微大一点、新一点的房子,他们更是不敢奢望。

  郭丽告诉记者,她只是想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刚毕业时也时常苦恼郁闷,现在倒是想通了,既然房子太贵首付太高买不起,租房子住就很好,“年轻人总不能因为房子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梦想”。

北漂六年:七零八落购房记

  2008年,从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的李志怀着对北京的无限向往来到北京,租房、找工作,都一切稳定下来后,他过着一个人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25岁的李志觉得买房结婚这些事离他都太遥远。

  等李志发现周围的朋友同事都在买房成家结婚,他意识到自己也该有个属于自己的小窝了,当时的北京房价均价3万,而他银行卡的积蓄在五环内买个洗手间都困难。

  经历了08年的金融危机后,李志在09年初感觉房价还能接受,他觉得是个机会,但是东借西准奏还是没有凑够首付钱。

  李志说,他那时每个月都进行强制储蓄,加之收入不算低,他的愿望就是争取能在2010年出手买一套哪怕只有60米平的房子。无奈房价一路扶摇直上,就算五环附近的郊区房价都贵得让人咂舌。

  李志直言,从2009年到2011年,房价直接翻倍,以前还够在通州付首付的钱就连在通州买洗手间都不够了,更何况连买房的资格都没有。

  2011年春,北京出台的限购政策让李志那觉那年的初春格外寒冷。对于非北京市户口的人,需要连续缴纳5年(含)以上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才能买房,否则没有买房资格。

  时间在李志盼着房价能回落的希冀中一路飞奔,而房价更像脱缰之野马,对于像李志这样的北漂,虽然有稳定的工作,但收入的速度与房价物价上涨的速度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他们攒钱速度也永远追不上不断飙升的房价。

  等到2013年,李志缴够五年社保符合在北京买房资格时,他发现北京的房价根本不是他能够承受的,几年来好不容易攒了30万,在北京买不起房的李志在2013年夏选择在河北燕郊买了个窝。

  李志回忆道,当时燕郊很多楼盘广告上写着:“北京给不了你们,在燕郊都能给你”。

  “起码距离北京近点,拼车可以半个小时直接到国贸,起码还有一个北京梦在支撑着他闯下去,可惜算是异地购房,当时不能用公积金贷款,不过我一直在攒钱,随时准备把房子换到北京城去。”李志认真地说道。

买房者自白:稳定踏实不愿迁就

  严格说来,刘静并不算北漂。

  2009年,刘静从东北财经大学毕业后,在北京顺利找到一个能落户的工作,初来北京时,和好朋友通过中介公司租到一间40平米的一居室,月租金2800元,她分担1400元,押一付三,对于初来北京还未开始工作的刘静来说,仅房租就是不小的支出。

  在接下来的3年里,由于工作地点变动等因素,刘静先后搬过两次家,房租也随之增长到3700元。房租的不断上涨,每次搬家折腾,刘静萌生出买房的念头。

  “考虑到当时已工作3年,收入已经相对稳定,由于单位性质属央企,解决了户口问题,我想有个房子的想法也愈发强烈。”刘静告诉记者,在奔走各处看房比较后,2013年年初,最终选择位于东五环的一处较新小区。

  由于楼盘的商住两用性质,50年产权,70平米,均价3.2万,购置房屋时,通过父母的帮助和自己的存款,付了70%的房款,剩余30%选择商业贷款。

  在刘静看来,选择这个小区也她自己的考量。首先,地处东五环边界,相较市区内的房价有较明显优势,且周边购物、饮食等生活商圈已成形,生活较为便捷;

  其次,楼盘地处位置交通便捷,地铁彼时刚刚开通,虽然房价已出现一定上涨,但从该时点来看,未来的上涨空间仍可期;

  最后,小区户型为小型LOFT,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形式。

  刘静说,在购房2年后,小区房价整体走势符合刘静之前的预期,虽然期间有过向下调整,但整体仍有一定幅度的上涨。虽然目前每个月要还金额不少的房贷,但毕竟是属于自己的小窝,心里很踏实。

北漂还是旅京:寻求两平衡

  春节前夕,29岁的王朗从北京回到山西某县城,又在除夕前一天,和父母妻女从县城回到老家,准备一家团圆,大年初一给村里的老人们拜年。

  过年以后返京的次第,也是王朗这几年北漂的轨迹。

  2009年,王郎茶学本科毕业,经过两年的行业试水,三年前,王朗认定自己的梦想,决定留在北京。

  大城市,意味着高回报。在王朗看来,这种回报包括高薪和人生的收获等。大多数人以高薪为最大准绳,而王朗更愿意在学习和收入之间寻找平衡。

  从最初的助理到茶道讲师,从传统文化推广策划到古董收藏,而后旁出他支,每一步都顺其自然的无痕过渡。

  三年里,王朗在山西老家结婚,有一个乖巧的女儿,在县城买了房子,这些钱本可以在北京六环边上交一个首付,孩子本可以晚两年再生。

  王朗新年有一个愿望:说服做高中教师的妻子带着女儿到北京一起生活,他承认,让妻女从老家到北京一起生活,也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王朗在老家的朋友会问他,就这样一直漂下去吗?他回答道,如果你把它当作其中一个目的地呢?那么“北漂”不如叫“旅京”吧?

  在王朗眼里,除去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子女所代表的另一半财富,摆在年青人面前,并非是“To be,or not to be”的选择,而是寻求两相平衡。

  房子买还是不买?房价降还是不降,这不仅仅是北漂关心的问题,也是过去十年困扰了千百万个家庭的问题,有房的人期望价格能够涨下去,至少不能跌破购买价;没房的人祈祷房价赶紧跳水,回归到当初错过的那个时机。

分享到: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