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银行理财
银行 | 保险 | 黄金 | 外汇 | 期货

委外投资渐成趋势 银行精挑细选“白名单”

来源:中国证券网
  • 手机看新闻
  2016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资金委托外部投资(委外)规模增长迅速。在“高性价比”资产相对稀缺、信用风险加速暴露的大背景下,银行正在强化委外投资管理,精挑细选“白名单”,实现从资产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转变。

  委外规模增长快速

  &ldqu o;据推算,2015年末,委外业务规模大致在2万亿元上下。进入2016年,随着业务模式的成熟与推广,越来越多的委托人和管理人进入了委外市场,业务规模继续快速增加,目前估计委外业务规模应该超过3万亿。”天风证券财富管理总部华一分析指出,展望未来,在财富快速增长的大资管时代,银行自营业务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将给委外业务带来更大成长空间。若以银行全行业超过200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测算,预计委外业务市场未来将拥有10万亿元以上的规模,市场发展仍有深度和广度可以挖掘。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资金分配上,大行及股份制银行以理财资金为主,且运作模式基本为产品合作模式,一般会选择旗下的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及外部机构作为委外业务管理人;城商行及农商行的自营和理财资金均有参与委外投资,以产品合作模式为主,投资顾问模式为辅,委托资金均由外部金融机构管理。

  对于商业银行自营类委托资金,以货币市场类及纯债类资产为主;对于理财类委托资金,可增加债券基金、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品;而对于部分针对高端客户的银行理财类委托资金,可扩展至包含混合类基金、股指期货、甚至个股类在内的权益资产。委外业务分散布局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各类资产管理业务中。目前,委外市场以1年期限的委托资金为主,一般到期会有续期条款;可根据委托人的需求定制,一般还有3月、6月及各种非标准期限。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委外业务的快速发展虽然有“资产荒”大背景下的阶段性因素,但委外业务广阔的发展前景空间却是大资管时代来临的必然发展结果。随着国内机构与个人投资者财富的迅速积累,急需更丰富、多元化的资产管理渠道。市场的发展,扩大了投资范围、降低了投资门槛,使资产管理行业进入进一步的竞争、创新、混业经营的大资管时代。

  银行加强委外投资管理

  华创证券债券分析师屈庆指出,银行目前委外业务的焦点从关注委外业务本身可以消化多少理财规模、获取多少收益,向关注委外风险转变,同时希望在与委外合作的过程中,培养银行自身的团队。

  银行正对委外业务精挑细选“白名单”,一位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对记者表示,银行委外业务不是单纯把钱交给投资管理人管理就万事大吉,事中银行对业务的监控和业务交流非常重要。对于投资管理人的选择,会采用多因子分析,如过往历史业绩是否可持续、投研能力、业务规模、机构管理团队合作、团队稳定性及风控效率等因素都会考虑在内。一些具有特长的投资管理人的“精品团队”在细分市场领域做得出色,也会成为考虑的对象。例如,PE股权投资团队及量化团队等,虽然银行资管配置并不会很多,但对于优秀投资团队是有需求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阳光私募各有所长,会根据投资目的及策略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另一位城商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则表示,银行会拟定总的资产配置大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委外资产配置。(来源:上海证券报)

  【】

  千亿级债券投资经理的离职冲动:年薪百万一点不难

  银行委外(银行理财资金委托外部投资)资金正在改变资管圈及圈内的人事动向,不少商业银行固收类投资经理跳槽后薪资翻两番已成大概率事件。

  委外资金汹涌引发债券投资人才离职潮

  银行委外资金的大规模涌入使得基金公司规模迅猛增加,券商不甘心委外资金被基金独享,也摩拳擦掌加入争夺,无奈人才不足,基金债券团队成为他们挖角的对象。

  商业银行发展委外业务的现实转变

  面对委外业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当下需要着力提高商业银行的投研能力,推动银行由信贷文化向投资文化转变,强化委外投资管理,实现从资产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的转变,以发展委外投资等非信贷业务为契机,推动银行从传统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转向表外资产负债表管理。

  千亿级债券投资经理的离职冲动:年薪百万一点不难

  一名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经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现在,随便去一家公募或券商资管,年薪达到100万并不难,如果业绩不错,200万也有可能。”

  银行委外(银行理财资金委托外部投资)资金正在改变资管圈及圈内的人事动向,不少商业银行固收类投资经理跳槽后薪资翻两番已成大概率事件。

  申万宏源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银行投向主动管理类的委外资金为8万亿,这个数字到了今年一季度末迅速增长到了10万亿,季度增速达到了25%。

  委外“躁动”使得银行业的固收人才成了“香饽饽”。“现在,随便去一家公募或券商资管,年薪达到100万并不难,如果业绩不错,200万也有可能。”《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就接触到了一名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经理,他正考虑从多年的银行资管部离职,投身委外市场。尽管手里管理的资金量将由原来的千亿级别缩水到十亿或数亿,但在他看来,委外市场的发展势头已不可逆转。

  决心走出银行

  “如今我手里能调动的资金超过了1000亿元,主投债券,偶尔也会做FOF。”7月5日下午,交易所债市收市后,在北京金融街某商业银行大厅里,该银行的债券投资经理季可(化名)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采访。

  季可是银行旗下资管平台的投资经理。80后的他毕业于西南某知名财经院校,读研期间常在公募固收部实习,毕业后却阴差阳错地留在了银行资管部,一待就是8年,如今已晋升为投资经理。

  说到目前的职业状态,季可颇为自豪:“手下有好几名助理和研究员,但只有我才能下单。”

  1000亿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但在这个流动性异常充裕的时代,似乎又算不了什么。中国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我国流通中的货币M0余额6.32万亿元,同比增长4.9%;同期狭义货币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增速上升至15.2%;广义货币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9.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远超去年初设定的12%左右目标。

  有分析人士表示,M0增速远小于后两者,说明资金大量沉淀在银行体系,使得银行这部分资金的投资需求大幅增长。当然,类似季可所在的大型商业银行资管平台,千亿规模实属正常。

  季可也提到了巨量资金的劣势——没办法创造超额收益。“我基本不怎么调仓,毕竟这么大的体量,不可能做得像几个亿的公募、券商产品那样灵活。”季可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公募固收业务摊子不小,委外定制热情很高涨,券商资管这方面布局得少一些。总体而言,它们比银行资管平台的收益率要求高一点,也更具有挑战。”

  “在银行管再多钱也不能当饭吃。”季可告诉本报记者,过一段时间他就要离职了。尽管在这家商业银行工作了整整8年,已是千亿级别的投资经理,但他觉得自己的收入被严重低估,“银行一年到手30万~40万就算不错了,而且工作强度也很大。”

  当前,银行以外的资管行业招聘数量在增长,尤其对固收方面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用季可的话就是“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银行委外“躁动”

  如果说2015年流行权益类基金经理奔私,那2016年这股换岗潮流便转到了债券基金经理身上。背后的逻辑则是庞大的委外资金对固收产品稳健性的青睐日渐增长。

  申万宏源统计显示,当前银行全部的委外资金规模约为20万亿,其中投向标准化资产的主动管理类的委外资金2015年年底达到了8万亿,今年一季度猛增至了10万亿。短短一个季度,主流的委外产品增速达到了25%。

  委外暴增,对公募市场的改变立竿见影。《第一财经日报》近日在《巨无霸“定制基金”乍现10万亿委外重塑公募生态圈》、《巨额委外情投定制基金银基“捆绑”利益链浮现》两篇文章中描述了委外大潮下公募行业的变化,比如定制产品成风,大量受青睐的定期开放式债券产品密集发行。由此,整个资管市场对于固定收益类基金经理的需求大幅增加,基金经理跳槽率也随之增加。

  “以前是基金挑人,现在我们可以挑公募了。”季可表示,“现在可以选择的机会很多,原来考虑的是去北京一家事业部制搞得不错的公募,但后来知道实际业绩分成比预期差一截,就不考虑去那里了。现在,随便去一家公募或券商资管,年薪达到100万并不难,如果业绩不错,200万也有可能。”

  券商资管“反扑”

  在季可看来,券商资管也可能是一个去处,这个行业对委外和固收业务的重视度也在大幅增长。

  据申万宏源估算,2015年银行全口径委外规模为16.69万亿,其中理财委外规模达到了5.17万亿。从委外机构类型来看,由于保险资管计划规模较小,券商资管计划是银行主要的委外合作对象,占据近半,其次为基金及子公司专户。

  不过,时移世易。2015年,券商承接的大量银行委外资金多数充当了结构化产品中的优先级。但下半年爆发的“股灾”重创了这种业务模式,让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大幅下降,劣后及结构化产品需求大幅萎缩。

  进入2016年,当公募行业的保本、定开债产品大卖时,券商资管仍在以结构化产品撑场面。Wind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券商资管发行了1591只产品,累计募集资金757亿元,平均单只基金的规模为1.95亿元。

  “公募抢占到了制高点。”上海一家本土券商的债券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结构化产品正在萎缩,客户的需求不大,产品也没什么吸引力。而公募定制型债券基金正在爆发式增长,券商资管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也需要在委外的债券型产品有所斩获。他们正在大力招揽人才,以期弥补劣势。

  今年6月15日,公募业内知名的债券大佬饶刚入职东方证券(17.740, 0.63, 3.68%)资管震惊业内。2006年起,饶刚执掌富国基金固定收益部因业绩出众及受到罕见的监管处罚一度名声在外。2015年饶刚离别富国基金之际,还担任着富国基金总经理助理,如今“晋升”至东方证券资管副总经理。

  无独有偶,另一家大型公募的固收负责人也在换岗。6月23日,大成基金公告称,副总经理钟鸣远离职。钟鸣远离职前,负责大成基金固定收益团队。而在加盟大成基金之前,他还在公募巨头易方达基金担任固定收益部门的副总经理。

  大佬出走之际,基金经理们也在奔跑。截至目前,今年以来离职的债券型基金经理人数达到30余人。华南一家大型公募的副总对本报记者表示,委外业务大发展的时代,债券基金经理跳槽随处可见。有的在乎平台,有的在乎薪资,每跳一次槽,基金经理的身价正常会有所提高。

  固收人才身价上涨

  委外业务助长了公募与券商资管对固收业务的重视度,也提升了行业人才的“身价”。

  一家专注金融行业的猎头公司张华(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固定收益投资经理的需求就一直盖过股票型基金人才,目前他手里有好几个债券基金经理的招聘需求,国都证券的资管、摩根士丹利华鑫、第一创业证券资管和大成基金。

  “基金和券商资管现在都想扩大规模,对人才需求还是挺大的。但是也要看人选是不是符合他们的需求,现在固定收益更受欢迎,但即便都是固定收益投资经理,每家公司的偏好还是不一样的。”张华说。

  张华还表示,对于普通的投资经理而言,券商资管的薪资形式一般都是低固薪、高奖金;公募底薪高一些,奖金就稍微低一些,“券商一般投资经理的固定月薪是3万左右,公募可以给到4万~5万了。公募对业绩和人选的要求相对高一些,正常行情下,年终奖也会超过12个月。”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中还得知,固定收益类投资经理走俏的同时,相关配套人才也备受宠爱。比如,一些大型公募为了满足银行的需求,专门配备了10人以上的债券类评级团队,有会计师事务所经历的人才正在成为各家机构挖角的对象。

  委外资金汹涌引发债券投资人才离职潮

  银行委外资金的大规模涌入使得基金公司规模迅猛增加,券商不甘心委外资金被基金独享,也摩拳擦掌加入争夺,无奈人才不足,基金债券团队成为他们挖角的对象。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债券基金经理已有二十余人离职,据业内资深人士透露,这些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人员的主要去处是券商固收团队,新的工作或是负责筹集分公司,或是操盘委外资金投资。该位业内人士称,基金固收投资人员离职虽然不排除人事或个人原因,但如果不是委外大爆发导致固收投资人才走俏,也不会让今年以来的固收离职潮持续发酵。

  公开信息显示,近期深圳一位老十家基金公司主管固定收益投资的副总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该副总2014年进入公司,至今任职刚刚两年多,于上月宣告离任,关于其离职后的具体去向,目前未有进一步的信息。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深圳另外一家老十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的一二把手也都提出了辞职,正在走流程,目前公司层面尚未公告。在华南地区债券投资圈,这两位固收人士资历深厚,从业时间分别长达18年和16年。尽管两人目前对离职保持缄默,但债券投资圈内对其去向已有多种传言,其中一种说法是组建一家券商在深圳的分公司。

  另外,还有几家大中型基金公司近期也有多位从业资历在十年以上的资深债券基金经理提出离职,并打算加入券商固收部门主攻委外投资。

  除了公募基金公司,深圳地区的券商资管固定收益部高管近期也有人员变动。有业内人士透露,深圳一家老牌券商资管部门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近期离职,新的任职单位是深圳另外一家主攻固定收益业务、业绩靠前的券商资管部门,该资管部负责人表示,“另外一家券商资管债券投资总监即将任职我司。”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离职的债券基金经理人数为26位,其中不乏固收投资领域的明星基金经理,如建信基金固收大将彭云峰于6月7日宣告离职。业内人士称,除了已经离职的基金经理,有离职意向的债券基金经理也不在少数。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今年以来银行委外资金持续涌入,各大机构对固收投资人才求贤若渴,券商固收部门也加入到争抢委外大单的行列之中,所以今年离职的债券基金经理特别多。

  “经过连续两年的牛市行情,虽然目前债市收益难做,但银行委外资金规模不断壮大,未来这一趋势势还将延续,债市行情依然可期,趁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有机构高价招募债券高管,今年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招聘固定收益类的投资经理。”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固收投资总监说。

  北京一位打算提交离职的债券基金经理说,公募基金各项流程和规则很严格,限制也比较大,做得再资深也是螺丝钉。所以,在面临职业发展瓶颈时,愿意选择机制更灵活、更有可能成为多面手的券商团队去发展。

  商业银行发展委外业务的现实转变

  面对委外业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当下需要着力提高商业银行的投研能力,推动银行由信贷文化向投资文化转变,强化委外投资管理,实现从资产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的转变,以发展委外投资等非信贷业务为契机,推动银行从传统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转向表外资产负债表管理。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下行叠加金融脱媒、监管趋紧、资产质量承压等诸多挑战,部分国有大行已坠入零利润增速时代,商业银行既往的以信贷扩张为核心的经营模式亟须转型。面对优质信贷资产难觅、投资收益率趋势下滑、经营管理压力持续增大的形势倒逼,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将理财和自营资金委托给市场第三方机构管理,代替原本的非标资产,以获得多元化资产配置和相对较高的收益。与银行相比,券商、基金等资产管理公司可投资的资产品种范围更广,可覆盖证券市场各资产类型,包括公司债、券商次级债等交易所证券以及权益类投资,并且对交易对手的限制较少,投资更加灵活高效。因此,委外投资已成银行拓宽资产配置、提高资产收益率的重要渠道。

  银行开展委外业务,当前一般是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将资金委托给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资产管理机构投资,双方约定固定收益率,受托管理人以“固定管理费”加“超额收益提成”的方式收取管理费。与以往银行与券商、信托、保险等机构合作的通道业务不同,委外业务要求受托资管机构具备较强的投资能力。基于风险偏好、投资理念的差异,各家银行理财资金的委外占比不尽相同,一般在5%至10%之间。照2015年末23.5万亿元的理财存量规模估计,委外规模在万亿左右。依与委外业务合作的主要资管机构数据估算,委外规模已超8万亿元,其中投向债券的规模逼近2万亿元。

  根据央行公布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本币分部门资金运用情况,截至4月末,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规模已突破22.27万亿元,债券及股权投资占全部资金运用的比例快速攀升至28%的历史最高。考虑到去年以来货币政策连续“双降”宽松,短期内银行理财委外及自营资金大规模加仓“债券投资、股权投资及其他投资”,当前金融市场真实的广义杠杆应该会高得多。

  银行有资金和渠道的天然优势,但在投资、尤其是权益类投资方面,缺乏经验和人才储备,固定收益投资能力也相对薄弱。银行资金通过定制化服务委外投资,虽然短期有效弥补了投资交易能力不足、增厚了理财产品的投资回报,实现了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优势互补,但委外投资规模激增也带来了信用风险偏好累积增大、杠杆率被动抬升及监管调控效率弱化等问题。因此,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已成委外投资的当务之急。具体而言,当前委外投资面临三类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理财资金信用违约风险被动增大、“刚性兑付”隐患累积上升;委外投资高杠杆率潜藏流动性风险;短期内委外规模激增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调控效率。

  面对委外业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笔者认为,当下需要着力提高自身投研能力,推动银行由信贷文化向投资文化的转变,强化委外投资管理,实现从资产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的转变,以委外投资等非信贷业务发展为契机,推动银行从传统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向表外资产负债表管理转型。

  国内银行集团的信托、租赁、保险、基金等子公司一般在各自领域都占据相对领先的位置,因而如何发挥银行集团综合性一体化的优势,提升投资和管理水平是银行资管发展转型成功的关键。未来在发展委外投资等资管业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完全可发挥传统的信贷优势,借鉴信贷审批标准对投资的债券和项目进行筛选和审批。同时也应充分发挥综合化集团的资源和经营优势,利用子公司投资平台,建设投研专业团队,自主开发优质资产,推动银行由信贷文化向投资文化的转变。大型国有银行在财务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还需适时深化人力资源和绩效机制改革,提高薪酬和绩效挂钩比例,用有活力的激励机制引进和留住人才。

  资管业务是银行交易型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委外投资拓宽了资管业务的资产配置范围,加强委外投资管理有利于银行实现从资产持有型向交易型银行的转变。在投前,加强行业筛选,对产能过剩等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高风险行业严格准入;通过财务及非财务指标,准确识别企业信用风险,规避风险较高的投资;根据对宏观和市场环境的判断,做好出现流动性风险的应急预案,通过协议存款、质押式回购、同业存款等货币市场工具满足流动性需求。在投中,控制杠杆比例,防范流动性风险;掌握资产配置明细,分散投资风险;对投资债券的品种、久期、信用评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适时调整投资比例和结构。在投后,结合银行授信管理系统情报,对重点关注的投资行业实行精细的名单化管理;通过现场调研或市场消息监测行业及企业个体的负面消息;安排合理的考核周期和方式,按每日、每周、每月等频率汇报估值、交易流水等情况,做好业绩归因分析和绩效评价。

  现阶段,包括委外投资在内的银行非信贷业务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期限错配、客户错配、信用风险累积抬升等问题,亟须规范化、系统性的管理。由于传统的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体系未能充分反映金融创新产品和业务的经营特点,因而无法有效管理非信贷业务;区别于保理、保函等表外业务,既有的表外业务管理体系也不完全适用于委外投资等非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因此,积极探索建立表外资产负债表管理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着力推动非信贷业务平衡发展的已成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应在表外资产负债表管理体系指导下,通过加快银行体制机制建设、调整组织架构、培养投研队伍、创新金融产品、监测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切实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来源中国证券网综合整理)
money.sohu.com false 中国证券网 https://caifu.cnstock.com/fortune/sft_yh/tyh_yhlccpzx/201607/3837918.htm report 10264 2016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资金委托外部投资(委外)规模增长迅速。在“高性价比”资产相对稀缺、信用风险加速暴露的大背景下,银行正在强化委外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