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期货 > 工业品 >

国内外铅锌供需形势

来源:搜狐理财
2011年02月17日11:25

  世界铅资源分布

  世界铅储量比较丰富,资源潜力较大,加上高再生率,能够满足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数据表明,世界铅资源有广阔的勘察前景。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资料显示,1999-2009年间,世界铅的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增加了23.4%和18.9%。世界铅储量和储量基础在2007年分别增加到7900万吨和1.7亿吨,至今维持在该水平。按照2009年世界铅精矿产量380万吨计算,现有世界铅储量和储量基础的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20.8年和44.7年。

  表 1999-2009年世界铅储量及储量基础(万吨 金属)

   储量 储量基础

  1999年 6400 14300

  2000年 6400 13000

  2001年 6400 13000

  2002年 6800 14000

  2003年 6700 14000

  2004年 6700 14000

  2005年 6700 14000

  2006年 6700 14000

  2007年 7900 17000

  2008年 7900 17000

  2009年 7900 17000

  资料来源:USG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全球铅资源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北美、中国、中亚等国家和地区。2009年,前五位资源国的铅储量在世界总储量中占到68%。

  图 2009年主要国家铅储量 (资料来源:USGS)

  世界铅精矿的生产

  1970-2009年,世界铅精矿长期增长率为0.3%,2000-2009年年均递增2.2%,2009年为385.1万吨。西方国家铅精矿产量长期处于下降趋势,中国是世界铅精矿增长的主要力量。

  图 世界铅精矿产量 (资料来源:ILZSG)

  世界铅精矿的主要生产国有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秘鲁和墨西哥,2009年上述国家铅精矿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占到77%。

  表 世界主要国家铅精矿产量(万吨 金属量)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世界合计 342.2 352.5 361.6 382.5 379.3

  中国 114.2 133.1 140.2 147.2 152.4

  澳大利亚 71.5 62.1 58.9 59.4 52.5

  美国 43.6 42.9 43.4 42.2 41.5

  秘鲁 31.9 31.3 32.9 34.5 30.2

  墨西哥 13.5 13.5 13.7 14.6 15.5

  数据来源:ILZSG,安泰科

  世界主要铅精矿生产企业有道朗公司(Doe Run)、必和必拓(BHP Billiton)、超达(Xstrata)、泰克资源公司(Teck Resources)等。2009年,世界前10家生产企业铅精矿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占到33.6%。世界主要铅矿山有美国的韦伯纳姆矿(Viburnum)铅锌矿、澳大利亚的坎宁顿(Cannington) 银铅锌矿和伊萨山(MountIsa) 铅锌矿、加拿大的红狗铅锌矿(Red Dog)等。2009年,世界前10大矿山的铅精矿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占到26.9%。

  世界精铅的生产

  世界精铅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三大地区,2009年,这三大地区的精铅产量达到847.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96.1%;其中亚洲占比达到55.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世界精铅产量在西方产量的增长推动下上扬。1960-1980年间,世界精铅产量的年度增幅为2.7%,其中西方国家精铅产量增幅达到2.6%。九十年代以后,中国铅冶炼产能的迅速扩张,引导中国精铅产量迅猛增长,成为世界精铅产量增长的主力军; 同期,西方国家精铅产量维持在500万吨下方。1990-2009年间,世界精铅产量年度增幅为2.5%,其中西方国家的产量增幅仅为0.2%,而中国达到了13.5%。

  图 精铅产量(资料来源:ILZSG)

  亚洲在精铅生产方面与美洲、欧洲明显不同,前者以原生铅为主,而后两者以再生铅为主。2009年,亚洲再生铅产量占其总产量的比例为41.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6.4%,欧洲、美洲再生铅产量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分别高达76.4%和81.2%。

  分国别来看,精铅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2009年上述两国精铅产量为494.5万吨,占全球总量的56.1%。但两国的生产方式截然不同,中国以原生铅为主,美国以再生铅为主。2009年中国精铅产量为370.8万吨,其中再生铅为123.3万吨,所占比重为33.2%。美国2009年精铅产量为123.7万吨,其中再生铅所占比重高达91.4%。

  图 2009年全球精铅产量分地区(数据来源:ILZSG,安泰科)

  图 2009年全球原生铅产量分地区(数据来源:ILZSG,安泰科)

  图 2009年全球再生铅产量分地区(数据来源:ILZSG,安泰科)

  表 2005-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精铅产量 (单位:万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全球 763.5 792.3 812.3 851.5 882

  欧洲 170.5 165.7 177.3 179.5 166.4

  非洲 13 12.2 11.7 11.4 9.4

  美洲 204.3 207.1 205.9 206.8 192.2

  亚洲 348 382.1 392.5 426.6 489.1

  大洋洲 27.7 25.2 24.9 27.2 24.8

  中国 239.1 271.5 278.8 320.6 370.8

  美国 129.3 130.3 130.3 128.6 123.7

  德国 41.8 37.9 40.5 41.5 39.1

  英国 30.4 29.8 27.5 30.3 31.2

  其他 322.9 322.8 335.2 345.8 317.3

  数据来源:ILZSG,安泰科

  世界铅的消费

  世界铅消费主要集中在铅酸蓄电池、化工、铅板及铅管、焊料和铅弹领域。铅酸蓄电池是铅消费最主要的领域,2009年美国、日本和中国铅酸蓄电池耗铅量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86%、86%和81.4%。基于环保的要求,其他领域中铅的消费都比较低。

  世界铅消费趋势分为两个阶段,1970-1994年间,世界铅消费水平基本维持在500-550万吨,年均增幅仅为0.8%;同期西方铅消费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幅达到1.1%。1995-2009年,中国铅消费异军突起,17.9%的年均消费增幅引领世界铅消费出现2.7%的年均增幅,同期,西方铅消费则以0.4%的速度下降。中国在2004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铅消费国。

  图 精铅消费量 (数据来源:ILZSG,安泰科)

  全球铅消费呈现两级化,中国和美国的消费量都在百万吨以上,2009年上述两国的铅消费量在全球消费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0.4%和17.4%,中国的消费比例在提高,美国的比例低于2008年的18.4%。位居第三的德国,铅消费量只有31万吨。

  表 世界主要铅消费地区和国家

   世界 西方 欧洲 非洲 美洲 亚洲 大洋洲 美国 日本 韩国 中国

  2004年 729.6 543.4 201 11 204 310 4.1 150 29.2 37.1 151

  2005年 780.3 544.2 200 11 213 355 3.1 159 29.1 38.4 199

  2006年 810.5 550.5 197 11 217 388 2.9 162 30.3 33.7 225.5

  2007年 814.8 524 195 11 201 403 2.7 151 27.9 34.2 253.9

  2008年 826.4 509.3 183 11 201 387 2.5 152 26.1 31.2 282.6

  2009年 822.5 458.8 157 8.8 186 470 2.2 143 19 32 332.9

  数据来源:ILZSG,安泰科

  世界铅的贸易

  世界铅精矿年进出口贸易量大约有400万吨实物量。中国是最大的铅精矿进口国,2009年中国铅精矿进口量在世界总的进口量中占到55%的绝对份额。中国铅冶炼产能迅速扩张,国内产量无法弥补需求,精矿进口自2000年以来快速增长。其他进口量在1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韩国、德国和日本。

  澳大利亚、秘鲁和美国是世界主要的铅精矿生产国,也是主要的精矿出口国。上述三个国家的出口量在世界总出口量中占到50%的份额。

  表 世界主要铅精矿进口国,单位:万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比利时 7.8 7.2 6.5 5.8 11.7

  保加利亚 5.0 6.0 5.6 7.2 3.8

  德国 12.2 10.9 12.7 12.7 14.0

  加拿大 6.0 3.8 4.8 6.5 5.4

  中国 56.7 66.2 69.7 79.5 88.4

  日本 10.2 9.4 9.3 11.0 9.9

  韩国 15.6 14.5 15.4 14.1 18.7

  合计 135.0 133.3 143.0 152.2 160.7

  数据来源:ILZSG,安泰科

  表 世界主要铅精矿出口国,单位:万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比利时 5.8 6.6 5.8 7.1 8.9

  爱尔兰 6.5 5.7 5.6 5.3 6.1

  俄罗斯 3.1 3.3 4.5 6.8 7.8

  秘鲁 22.7 20.9 18.7 25.2 27.7

  美国 38.7 30.2 30.3 27.8 27.5

  合计 158.4 149.5 149.1 158.0 171.2

  数据来源:ILZSG,安泰科

  2007年以来,世界精铅的年进出口贸易量出现萎缩;2009年的贸易量为316.4万吨,比2006年峰值的394.1万吨减少了77.7万吨或19.7%。

  全球精铅进口比较集中,美国一直是最大的精铅进口国。2005年以来,前五位进口国中西班牙的进口量持续下降,中国的进口量在2009年异常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国内外价差引导的跨市套利交易。其他主要进口国家集中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精铅消费国。

  精铅的主要出口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一种是冶炼产能较大的国家,如德国和哈萨克斯坦等。中国精铅出口量从2007年开始锐减,原因是中国出口政策的变化,不仅取消了之前15%的出口退税,还增加了10%的出口关税。

  表 世界精铅主要进口国;单位:万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全球总计 183.5 199.2 171.9 167.3 163.1*

  美国 29.8 33.3 26.7 31.3 25.3

  中国 5.9 3.3 2.5 3.1 15.7

  韩国 15.9 12.1 11.0 9.2 13.1

  西班牙 17.1 14.9 13.8 11.3 11.8

  中国台湾 9.8 10.1 7.8 5.4 9.6

  其他 107.2 147.8 125.3 130.2 107.2*

  数据来源:ILZSG,中国海关

  *未包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进口量

  表 世界精铅主要出口国;单位:万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全球 179.2 194.9 167.9 154.7 153.3*

  中国 45.5 53.8 23.6 3.4 2.3

  澳大利亚 24.5 21.8 22.2 21.8 24.6

  德国 11.4 12.2 11.9 13.9 16.3

  加拿大 16.1 18.4 16.8 11.3 13

  英国 5.1 8.7 6.8 8 12.8

  墨西哥 1.8 2.2 4.6 8.1 11.9

  其他 120.3 131.6 105.6 91.6 74.7*

  数据来源:ILZSG,中国海关

  *:未包括哈萨克斯坦和新加坡的出口量

  图 世界铅的供需情况;资料来源:ILZSG,安泰科

  表 2000-2009年铅市场供求平衡

   铅精矿产量 精铅产量 精铅消费量 铅价

  2000年 316.9 666.5 651.5 454

  2001年 300 658.5 648 454

  2002年 282.9 667 663.5 476

  2003年 311.1 678.7 684.4 514

  2004年 312.8 699.8 729.6 886

  2005年 342.3 762.4 778.6 976

  2006年 352.5 793.5 806.3 1289

  2007年 362.6 812.6 818.2 2578

  2008年 374.9 865.3 864.9 2092

  2009年 385.1 882.7 875.6 1721

  资料来源:ILZSG,LME,安泰科

  国内市场

  铅资源分布

  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2007年底,我国已查明铅资源储量为4207万吨,资源量2861万吨,基础储量1346万吨,储量747万吨;矿山数1389座。

  我国铅资源广泛分布于全国28个省市和自治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内蒙古、广东、青海、甘肃、湖南和四川等七个省区,上述地区铅的储量合计在全国总储量中占到84%的绝对份额。

  表 2007年铅储量全国分布表 (万吨 金属量)

  地区 矿区数-个 储量 基础储量 资源量 查明资源储量

  全国 1389 747.29 1345.88 2861.28 4207.16

  云南 110 165.66 295.75 412.78 708.53

  内蒙古 118 104.35 251.02 290.34 541.36

  广东 68 90.64 122.41 263.69 386.1

  青海 31 85.23 96.26 93.73 189.99

  甘肃 56 78.33 106.17 204.77 310.94

  湖南 100 73.11 116.73 158.09 274.82

  四川 92 32.84 71.94 186.76 258.7

  广西 102 18.64 30.85 159.02 189.87

  江西 70 17.17 35.47 92.76 128.23

  福建 106 14.1 21.13 165.51 186.64

  江苏 14 13.53 19.41 50.85 70.26

  河南 40 11.52 26.82 80.51 107.33

  陕西 39 8.52 15.14 194.38 209.52

  吉林 25 8.33 9.96 15.95 25.91

  辽宁 89 8.28 15.54 18.82 34.36

  河北 26 6.39 17.56 30.58 48.14

  重庆 8 2.58 3.94 3.86 7.8

  浙江 46 2.38 41.43 76.18 117.61

  新疆 47 1.44 4.37 84.43 88.8

  山东 29 1.25 7.07 11.89 18.96

  山西 4 1.02 1.46 3.49 4.95

  贵州 58 0.92 5.98 40.65 46.63

  安徽 31 0.55 4.34 37.93 42.27

  海南 4 0.39 0.55 1.41 1.96

  湖北 23 0.12 0.67 32.12 32.79

  北京 5 3.07 3.07

  黑龙江 25 5.45 44.62 50.07

  西藏 23 18.47 103.1 121.57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

  资源特点

  中国铅储量主要集中在大中矿床中,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现有大中型铅矿床99处,探明的资源总量和储量分别占全国的66.9%和84.9%;其中大型铅矿区14处,探明的资源总量和储量分别占全国的31.1%和50.3%。云南兰坪铅锌矿(铅锌保有储量1440万吨,下同)、广东凡口铅锌矿(510万吨)、甘肃厂坝铅锌矿(含李家沟,404万吨)和内蒙古东升庙铅锌矿(454万吨)是中国4座特大型矿,合计保有储量在全国总量中占到22%。

  在中国有色金属矿床中,铅锌密切共生,单一铅矿或锌矿都比较少,而且锌品位高于铅,锌、铅比值平均为2.5:1.0。铅锌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共伴生组分多,尤以白银、黄金、铜、镉、铋、铟、锗等综合利用价值大。其中白银回收量在全国白银总产量中占到65-70%。近年来国内白银产量的增长与铅锌产量的增长密不可分。

  国内铅锌矿贫矿多、富矿少,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复杂的多、简单的少。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对116个中型以上铅锌矿床的统计,中国铅锌矿床的平均品位铅为1.99%,锌为4.49%。其中铅+锌平均品位小于9.5%的矿床占71.6%,铅+锌平均品位在7.5-15%之间的矿床占24.1%,铅+锌平均品位大于15%的矿床仅占4.3%。根据多年经验,铅锌品位小于7.5%的矿床,开采的经济效益不甚理想,生产成本高,只有微利甚至亏损,由此造成国内不少中小型铅锌矿开采过程中吃富弃贫,采大弃小,采易弃难现象普遍存在,资源浪费严重。

  铅精矿的生产和供应

  1990-1994年间,中国铅精矿的产量超过精铅产量,铅精矿少量出口。1995年,精铅产量超过铅精矿。中国从1996年开始净进口铅精矿,从1998年开始进入结构性供应短缺的格局,铅精矿的进口量逐年增加。2009年,进口的铅精矿在全国总需求量中占到40%。

  图 铅精矿产量及净进口、再生铅、精铅产量(资料来源:CNIA)

  2009年,铅精矿年度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省份有内蒙古、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和湖南。上述6省的产量合计在全国的总产量中占到71%。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774家铅锌矿山,铅精矿年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有2家,企业数目最多的是规模在5000吨以下的企业。

  表 2005-2009年国内铅精矿分地区产量 (万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全国 114.20 133.06 140.21 114.54 136.04

  内蒙古 9.90 14.45 19.74 26.26 28.78

  四川 5.23 8.26 10.38 13.86 17.24

  广东 5.73 7.93 9.39 12.32 12.11

  云南 11.38 10.41 13.26 11.50 11.07

  湖南 11.14 9.96 13.84 10.15 14.86

  广西 5.36 5.78 7.37 6.91 12.6

  青海 7.51 7.63 7.48 6.03 5.98

  甘肃 6.78 6.83 6.00 4.38 3.47

  福建 2.62 3.38 4.47 4.34 5.3

  河南 1.52 1.99 3.56 3.58 6.82

  陕西 2.29 2.41 3.15 3.19 3.94

  江西 1.06 1.04 2.28 2.50 4.12

  新疆 0.49 0.85 1.54 2.38 0.37

  吉林 0.02 - 0.63 1.34 2.45

  辽宁 2.54 1.67 1.77 1.27 1.09

  江苏 1.38 2.51 1.76 1.22 1.06

  西藏 0.00 4.50 1.76 0.95 1.82

  浙江 0.76 0.50 0.49 0.23 2.11

  河北 0.17 0.16 0.09 0.12 0.59

  贵州 0.13 0.11 0.09 0.02 0.15

  重庆 0.01 0.16 0.60 0.00 -

  山西 0.01 - - - -

  安徽 0.37 0.53 0.57 - 0.12

  数据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精铅的生产

  建国以来,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中国铅锌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铅锌冶炼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

  中国铅冶炼产能从2000年开始步入快速增长通道。2000-2009年,铅冶炼产能的年均增速达到16.4%。精铅产量亦从2000年开始增长,2003年开始加速。2003-2009年间,精铅产量的年均增速达到11.2%,低于产能的增长速度。

  中国自2003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精铅生产国,此后一直维持绝对优势。西方国家因铅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产量呈下降的趋势。

  图 中国精铅产量及其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重(资料来源:ILZSG,CNIA,安泰科)

  国内精铅的产能、产量分布非常集中。

  2009年产能前五位的省份是河南、湖南、云南、安徽和广西,其产能之和在全国总产能中占到65.8%;其中河南是第一大省,也是唯一一个产能达到100万吨以上的省份,产能占到全国总产能的25.9%。上述五个省份中,除安徽主要以再生铅为主外,其他省份都以原生铅为主。河南的铅锌资源比较贫乏,原料主要从其它省份和海外采购,湖南、云南和广西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2009年我国精铅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有7个省份,其中前五位的分别是河南、湖南、安徽、云南和广西。其中,安徽以再生铅为主,再生铅产量占其总产量中的比重高达85.5%。

  表 中国各地区精铅生产能力 单位:万吨/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全国 300.3 342.8 373.6 393.6 443.6

  河南 107.1 107.1 107.1 115.1 115.1

  湖南 44.3 51.1 51.1 59.1 59.1

  云南 27.2 39.2 49.5 49.5 49.5

  安徽 22.9 32.9 31.9 35.9 45

  广西 22.8 22.8 23.1 23.1 23.1

  山东 10 15 18 18 25

  江苏 14 14 14.5 14.5 14.5

  内蒙古 1.9 3.8 4 4 12

  江西 3.5 3.5 3.6 3.6 11.6

  陕西 4.1 4.1 9.5 9.5 17.5

  甘肃 7.3 6.6 8.9 8.9 8.9

  宁夏 3 8 8 8 8

  广东 6.8 6.8 7.5 7.5 7.5

  福建 0.5 0.5 6.5 6.5 1.5

  河北 8 5 5 5 10

  辽宁 2 5 5 5 5

  湖北 5 5 5 5 10

  青海 3 3 4 4 4

  重庆 1 2.5 3.5 3.5 3.5

  天津 2 2 2 2 2

  其他省 3.9 4.9 5.9 5.9 10.8

  表 中国分省份精铅产量 单位:万吨/年

  地区名称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全国合计 233.4 273.5 275.7 320.6 370.8

  河北 4.50 0 0 0 0

  山西 0.16 0.77 0.955 0 0

  内蒙古 3.71 6.00 1.777 3.871 1.918

  辽宁 0.71 0.86 2.147 3.054 2.19

  黑龙江 0.07 0.06 0.117 0.052 0.049

  上海 0.56 0.62 0.851 0.56 1.866

  江苏 13.21 7.76 11.53 12.83 17.28

  浙江 0.30 0.24 1.276 2.074 0.502

  安徽 20.43 33.89 30.85 39.6 61.7

  福建 0.22 0.29 0.175 1.55 1.599

  江西 2.42 2.83 2.086 7.736 7.541

  山东 0 0 0 0 4.228

  河南 86.05 95.33 91.19 110.8 119.2

  湖北 0.00 48.60 4.991 5.154 7.764

  湖南 39.90 8.49 48.92 54.14 63.63

  广东 8.56 16.90 10.18 13 13.31

  广西 17.37 0 15.04 14.75 13.81

  重庆 0.76 2.12 3.069 3.506 6.988

  四川 0.00 0 0 0.167 0.196

  贵州 0.68 0.31 0.11 0.312 0.737

  云南 20.59 32.23 37.19 36.35 31.87

  陕西 1.47 1.43 0.829 4.812 7.286

  甘肃 6.07 5.13 2.86 2.085 3.023

  青海 2.58 3.44 2.572 0.597 0.575

  宁夏 3.10 5.27 6.017 3.144 3.423

  新疆 0 0.92 1.01 0.485 0.139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精铅的消费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积极带动了铅的消费。中国在2004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铅消费国。

  2000-2009年,中国铅表观消费年均增速14.4%,2009年达到368万吨。期间实际消费年均增速为21%,2009年为333万吨。中国汽车、通信、金融、电力、交通、电动自行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铅酸电池产业的迅速成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

  图 中国铅消费及其在世界总消费中的比重(资料来源:ILZSG,安泰科)

  中国铅的主要用途是生产铅酸蓄电池,其次是氧化铅,其他还包括铅材和铅合金、铅盐、电缆等。2005-2009年间,铅酸蓄电池中铅的消费一枝独秀,贡献了最大的增幅。在2009年铅的总消费中,铅酸蓄电池中铅的消费量在总消费量中的比例从2005年的71.3%提高到81.5%。

  图 中国铅消费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安泰科)

  铅的进出口贸易

  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铅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9亿美元,同比增长5.2%,比2005年的11.8亿美元增长了85.7%。其中进口额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与2005年比较,2009年的进口额增长了204.5%,主要体现在铅精矿的进口上;出口额在2006年达到峰值,2008年以后大幅萎缩,主要是由于精铅出口量的锐减所致。2009年,铅贸易逆差达到19.4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0倍。

  表 2005-2009年中国铅贸易额情况 单位:万美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进出口额 117,911 178,224 245,900 208,195 218,946

  进口额 67,729 103,885 173,951 178,028 206,243

  出口额 50,182 74,339 71,949 30,167 12,703

  顺差 -17,547 -29,546 -102,003 -147,861 -193,540

  表 2005-2009年中国铅产品进出口情况 单位:万吨

   进口 出口

   铅精矿-实物量 精铅 铅合金 铅材 精铅 铅合金 铅材

  2005年 103.02 3.58 2.14 0.43 45.5 0.99 0.64

  2006年 118.87 3.34 1.99 0.26 53.71 1.38 0.37

  2007年 126.61 2.5 1.5 0.41 23.58 1.99 2.56

  2008年 144.5 3.09 1.96 0.28 3.36 1.04 5.57

  2009年 160.48 15.73 2.82 0.66 2.3 0.12 4.07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铅精矿为实物量

  我国对矿产品长期实施鼓励进口限制出口的政策。

  1995年以前,中国铅精矿的进出口量很小,出口量超过进口量。1995-1999年间,铅精矿出口量维持在1-3万吨的水平。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铅冶炼产能的迅速扩张,精矿出口微乎其微,而进口量快速增长。进口精矿在精铅总产量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从1999年的10%提高到2009年的25%。2003年至今,上述比重基本维持在25%左右。中国回收工业的发展促使再生铅的产量迅速增长,在总产量中的比重稳步攀升。

  图 中国铅精矿进口及其在精铅总产量中的比重(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安泰科)

  从进口国别来看,美国、秘鲁和澳大利亚是中国最大的铅精矿进口国,2009年,中国从上述三国进口的铅精矿达到75万吨,在总进口量中占到46.7%;与2005年比较,上述三国的进口量增长了23.6%,在总进口量中的比重下降了12.2%。2005年,中国从42个国家进口铅精矿,到2009年,中国铅精矿的进口国家达到了59个。

  图 2005年前10位铅精矿进口国(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图 2009年前10位铅精矿进口国(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影响铅冶炼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是国家政策、国内外市场供求状况和汇率。

  由于国内需求快速增长,资源瓶颈日益突出,国家不鼓励出口耗能多的冶炼产品。从2006年开始,我国陆续降低、取消了许多产品的出口退税,甚至增加了出口关税,并取消了来料加工优惠政策。出口成本的提高有效抑制了出口。

  2003年10月13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规定,从2004年1月1日,精铅的出口退税从15%降到13%;

  2006年5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通知》规定,从2006年6月1日起,对精炼铅、未锻轧锌实施10%的出口暂定税率;

  2006年9月14日,《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规定从2006年9月15日起,取消精铅及其合金和废料的出口退税,铅材的出口退税下调到8%;

  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2007年7月1日起,铅材、铅制品的出口退税下调到5%;

  2010年6月22日,《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规定,从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铅材、铅制品的出口退税。

  中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在精铅的出口上有显著体现。2006年的贸易政策规定,取消精铅的出口退税,实施前“抢出口”集中出口了大量精铅,使得当年的出口量创下历史最高。2007年的出口量锐减。2009年,在国内外比价的支持下,精铅进口量大幅增长,超过出口量,中国首次成为精铅的净进口国。

  图 中国精铅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表 2005-2009年铅锌金属及合金进、出口量 单位: 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精铅 进口 35782 33406 25048 30913 157269

   出口 455041 537092 235758 33608 23029

  铅合金 进口 22863 23414 19918 27777 46840

   出口 9993 15000 28574 11356 1797

  精锌 进口 392221 318177 149490 183384 669549

   出口 123253 325405 275649 71318 29271

  锌合金 进口 228595 213924 168373 147503 13391

   出口 23592 16060 1065 1966 16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在可预期的未来,中国对铅的需求将继续维持增长态势。再生铅产量的增长将弥补矿产铅产量的不足,而各冶炼厂产能的持续扩张将使得铅精矿的进口模式继续维持。国内外价差将是精铅进、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前期的高出口量未来不会再出现。

  表 2000-2009年中国铅市场平衡; 单位:万吨

   产量 消费量 精铅进口量 精铅出口量

  2000年 109.99 59 0.77 44.1859

  2001年 119.54 75 1.2 43.8124

  2002年 132.47 95 3.1 39.37

  2003年 156.4 122.9 2.5 43.5655

  2004年 193.45 155.9 4.3 44.6681

  2005年 239.11 183.4 5.9 45.5

  2006年 271.49 219.4 3.3 53.71

  2007年 278.8 253.9 2.5 23.6

  2008年 315.3 282.6 3.1 3.361

  2009年 355 332.9 15.7 2.3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安泰科,中国海关

  

(责任编辑:贾海滨)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