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银行研究

现代银行业品牌建设的历史读本

来源:理财周报
2010年11月04日15:40

    票号是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开端,曾盛极一时。论述票号发展历史的书不少,但将票号的信用与品牌联系起来,并放在历史与现实的平台之上进行深入考量的,在我所目及之内,赵保富所著《票号信用与品牌研究》当是开先河的。

   读毕此书,让我对作者有了更多新的认

识。我想,在银行业内多年从事品牌传播和管理工作的同时,能做到如此有力度的思考,至少说明一点:赵保富的工作具备了难得的自觉状态——自觉工作和自觉思考,由此将通往更高层次的自由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对于正在从事品牌管理工作的业内同仁,还是对于仍然处于“自发”状态的后备新人,此书都值得细读。

   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在于对银行品牌建设规律的探寻。本书对丰富史料的占有和论述,足可见作者所做功课之深。“信用是票号的行业特性与生存之本,也是票号品牌的核心价值与内在支撑,是票号乃至银行品牌区别于其他品牌的关键特征。”基于此逻辑,在之后的层层递进的论述中,一个立体的票号品牌形象跃然纸上。

   在我看来,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对票号信用与品牌发展历史的论述和分析,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其针对当代中国银行业发展所作的反思。

   比如作者对票号道德信用体系的深入思考。作者提出,“中国在清末放弃了以道德为主体的票号信用体系,选择了西方的银行制度。此后100多年,中国基本是以西方为师,全面移植了西方银行的信用与品牌体系,走了一条技术、制度层面日益精细、完备,而道德、人格层面日渐忽略、粗鄙的曲折路径。”

   “面对金融危机的涤荡,对照当代信用体系中道德信用、人格信用失落的困境,促人思考的是,无论银行信用还是品牌建设,都不仅仅只是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的事情,而应该是与作为内在支撑的精神、信仰相关的一件事情。”

   “我们追随、引进了一个多世纪的西方银行技术、制度,也许当它真正根植、融合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土层与积淀中时,我们才会真正拥有金融的自觉、自醒与自信。”

   的确,银行是管理风险的特殊企业。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重视与衡量,不仅需要相应的资本金约束,也需要这种道德信用的重建。

   除了汇兑业务之外,票号放款“信用链”的有效实践说明,目前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中,过分倚重抵押物的贷款思维应该而且可以改变。票号对借款人资信状况的考量和风险防范方法具备参考价值。这也是本书所作的重要思考之一。

   此外,作者还通过对票号兴衰与当时政府关系的考量后提出,“处理好银行与政府关系,对建设稳健的银行信用与品牌体系意义重大。”

   中国银行业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在竞争趋于激烈的同时,如何摆脱“经营同质化”、“品牌建设功利化”、“有口号无品牌”等弊端,本书提供了思路。

   这本只有13万字的书值得反复品味。我期待着作者由票号开始的银行业品牌百年寻根之旅不断产生新的发现和收获。

(责任编辑:聂晶)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