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投资宝典

2010年房产和存款或贬值 中产阶级如何理财为妙

来源:华商网-钱经
2010年01月19日06:10

  小概率、大影响与早准备

  文/王雪吟

  在整组文章成型之前,编辑部的同事曾有过数次针锋对决,意见分为两派:左派认为资产价格上涨、物价上涨、税费改革和资本市场回报水平偏低会鲸吞中产阶级加速迈向富有的机会,所以称之为“劫”;右派则认为,中产阶级的财富积累是一个漫长又时时要谨慎的过程,就像电脑的过关游戏,制造财富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只是要学会加速跑才能跳得上去,错过这一次并不是错过所有。

  人生的财富曲线大致有三种,中间个体细微的差别在经过了漫长的半个世纪后,也变得平滑且趋同。然而,同一生的收入曲线一样,大多数人的财富也会经过长短不一的创造阶段、高斜率的增长期最后进入成熟而平稳的富有阶段。用真人举例可能更清晰:比尔•盖茨用了10年的时间成为“Top10Club”的成员,而老牌投资明星巴菲特则用了30年的时间才跟他站在同一高度上,盖因增长期的斜率不同。当然,他们不能成为大众参考目标。

  大众的目标在于不掉队。80年代,万元户就是“财富人群”;今天的城市里,拥有百万资产其实就是有一套普通住宅的老百姓,日子未见得舒坦。中产是大多数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在这个时候拧紧了螺丝往前跑,难道要等着先富起来的小部分捐钱推你进入财富店堂?就像男子100米的比赛,世界纪录天天破,你还在琢磨如何分配体力?人生财富的跑道上,每一步都是为100米而跑。

  小概率事件不是不发生

  就性质而言,我认为2010年不能称之为“劫”,也许转型加速,也许只是温水煮青蛙的又一年而已。目前最为铁口的分析师也只是认为这是中性偏悲观的一年,一贯黑面、黑嘴的谢国忠先生也说2012年房产泡沫才破裂;乐观点的预判觉得一季度会是“小阳春”、全年政策做主、机会闪现。

  然而就是温水,才更容易让财富流失。我把人的一生对财富有影响的要素按照三个维度分类:概率的大小、影响的大小和规避成本的大小。“劫”大约是小概率事件。

  看过葛民勤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说小概率是怎么回事。

  例如,同样是发生里氏5级以上地震,在日本和在山西洪洞的概率就明显不同。日本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至少一次里氏5级以上地震,而山西洪洞发生里氏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大约是200年-300年一遇;又如同样是干旱地区,吐鲁番和南美洲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暴雨概率也大为不同。1958年8月14日,吐鲁番突降36.0毫米的暴雨,引发山洪泛滥,这种级别的暴雨在有记录以来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还从未出现,那里只有1845-1936年间整整91年没有降水的纪录。

  要对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正确的认识, 就必须估计出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先估计出与该事件互不相容(即永远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所有事件的数目,则该事件包括的所有情况的数目与所有这些互不相容事件的数目之比,就是该事件的概率。最直观的例子是掷骰子。骰子共有六面,掷一次骰子得到某一点值就有六种可能,而且是互不相容,掷一次得到1点的概率为1/6,掷一次得到点数为3的倍数的概率(3点和6点)为1/3。

  概率是统计学的基础,前篇经济黑天鹅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多高?缺乏统计数据不敢妄言,但至少会小于一次六个筛子掷出六点的可能性吧?但抱歉,既便如此也有发生的概率。一旦发生或是某一部分成真,就是大影响。避开这种影响的能力,就是走向财富之路的捷径。对于大多数习惯了排排队、齐步走的你我而言,还真是不得不学习啊。

  早准备成本最小

  前面说小概率事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大影响的小概率事件。其实还有一件事要考虑:规避概率的成本高低。

  规避成本如果高于最大损失可能或者与之相去不远,规避就是无效行为了。上期货理论的第一堂课,老师说,期货市场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成本提前锁定的游戏,所以期货交易员靠小的价差、频繁交易、快速买卖获利,一旦方向判断失误就认输平仓,赌自己眼光的人都成了教科书的案例,如整垮了巴林银行的尼克•李森;而实业投资方面,赌自己眼光很可能造就一家可口可乐公司或者一个巴菲特。

  有时候小概率事件给人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如果只停留在个人层面上,必然无力也无心去解决;如果把它看做是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就可以有一定的应对之策了。

  规避风险有很多种方法,比如:

  保持乐观而理智的情绪、投向确定性更高的市场、避免盲从行为……这些都可以帮你清晰理解市场的变化和投资的价值,避开非系统性风险。

  而分散投资、建立对冲头寸、及早投资甚至是远离市场,一定程度可以规避系统性风险。

  所有的这些选择中,远离市场是成本最高的规避方法、而及早开始成本最低:个人离得开投资市场、但必然离不开经济环境,次贷危机这种非系统性的风险并不是不投资、不买房就可以躲得开的,王公贵族、贩夫走卒皆无幸免。早开始的好处却不言而喻,早开始意味着有机会获得更大的规模,而规模就是加速器之一。大象减肥瘦了50%后还是比老鼠大。

  总有些不得不做的事——不为保住“中产阶级”的头衔,只为尽早进入财富之路。

  玩过“富爸爸现金流游戏”的人都知道,这个游戏最初的几轮是非常难熬的,有些人永远无法获得足够的非工资收入的现金流,总是跑不出“老鼠赛跑”车道。

  这个游戏制胜的秘诀一般是:现金过少所以要做些“小生意”,或是首付低的大生意,然后利用银行贷款的杠杆拥有一定量的非工资收入,并且在有机会在卖出房产时出手以获得大量的资金以期再次投资。循环,直到非工资收入(被动收入)现金流大于总支出,然后进入快车道。快车道的游戏无聊的要命,数不尽的赚钱机会、怎么花都花不完的现金,有时分明是花钱的项目偏偏又赚回了一笔收入。

  我从小玩大富翁游戏,对这一流程及其熟悉:少花钱,花的越少越好;多赚钱,只要是生意、能带来收益就尽量做,除非它是所有游戏牌里赚钱最少的那一个而你又已经有了一堆更赚钱的卡;买房子、买地、买公用设施,凡是路过你物业的人都要交钱出来,谁想买你的生意都考虑卖出,除非你只有这一张卡现金还充足到不行,因为有更好的生意在排队……

  为什么我们玩游戏总是第一,真实生活里就难免踏错呢?因为游戏只有几个小时,你可以不考虑不能花钱的郁闷、可以忘记自身价值的诉求(游戏里你可以是个买馄饨起家的小摊贩)、债主借钱给你或是拒绝你时没有恶劣的脸色,最重要的,这是游戏,你可以毫无负担的输掉,再来一局。

  现实为什么不成呢?环境可能有不同,但关键还是你的心态。

  规划中产阶层

  简单划分收入阶层的话,上面的三条财富曲线一一对应的是三个阶层的人生:富有阶层、中产阶层和中低阶层。

  上班族年轻时候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是随着资历增长,地位和收入都会随之上升,最后可望以中上阶层的身份退休。这是大部分上班族都默认的共识。尽管富有阶层只是少数,但保有“中产阶层”的位置不动摇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财富有可能朝着M型和L型发展。

  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一书中提到,进入长期衰退之后,日本的社会结构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收入两极化直接导致了“中产阶级社会的崩溃”——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平均收入都是增加的,但是从1998年起开始转为减少。2003年个人平均收入更下滑至580万日元(厚生劳动省在2004年做的国民生活基础调查)。这10年里,每个人的平均收入减少了15%,也就是80万日元。

  另外,根据国税局的调查,服务于私营企业的上班族的平均薪资,从1998年起连续7年下滑,2004年的平均薪资为438-8万日元,比前一年少了整整51万日元。

  大前研一还列举了一个标准:

  假设以一个人平均年收入600万日元为标准,超过1000万日元的为上层阶层,600万~1000万日元为中上阶层,300万~600万日元为中低阶层,300万日元以下的为低层阶层,日本的中低阶层及低层阶层人数明显增加,上层阶层也微微增加,但是在中段的中上阶层的人数却大为减少。尤其中低阶层以下竟然在所有人口中占了近八成(78.9%)的比例。

  另一种观点认为,常态分配的形状会缩收使整个形状会变成L型,也就是左半边收向中间平均数,右边大部份也是往平均值靠,90%的人拥有的财富仅是L左边最常的那一根直线,少数人往右成一横直线分布。这其实跟M型社会一样,也只是一种社会结构的探讨。但不论向左还是向右,中间部分是最容易被挤压的部分,而中产阶层要在自己少数的拥有中找到晋级的突破口:购置资产还是投资生钱,是谋求职业发展还是自己创造财富,站好队才能跑得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责任编辑:陈彦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